朝鮮半島中西部的板門店被稱為(wei) “停戰村”,聞名世界。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就是在這裏落筆簽訂的。

  今天的我們(men) 很難想象,板門店談判究竟蘊藏著怎樣的鬥智鬥勇與(yu) 傳(chuan) 奇往事……

  1953年1月20日,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入主白宮,就任美國第34屆總統。當選總統後,他親(qin) 自到朝鮮半島視察一番,以謀求所謂“光榮停戰”。

  2月2日,艾森豪威爾發表了他就任美國總統後的第一篇國情谘文,全麵闡述了美國新政府的內(nei) 外政策。艾森豪威爾說:“朝鮮戰爭(zheng) 或結束,或者擴大到朝鮮以外。”美國當局還通過印度方麵警告中國,如果再不讓步就要大打,甚至使用原子彈。

圖: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2月4日,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政協第四次會(hui) 議上的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並不懼怕戰爭(zheng) ……如果美國新政府仍然執行杜魯門政府的政策,仍然無意於(yu) 恢複板門店談判而繼續擴大朝鮮戰爭(zheng) ,那麽(me) ,中朝人民在這方麵也將繼續鬥爭(zheng) 下去,並且是有了充分準備的。”

  毛澤東(dong) 在第一屆全國政協第四次會(hui) 議閉幕會(hui) 上,鏗鏘有力地指出,“他們(men)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

  毛澤東(dong) 、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一再表明的立場和態度,不能不引起美國當局的考慮。

  1953年2月22日,“聯合國軍(jun) ”總司令克拉克奉命致函朝中方麵,建議按照日內(nei) 瓦公約的規定,立即遣返那些身體(ti) 適於(yu) 旅行的重病重傷(shang) 被俘人員。

  這顯然是一個(ge) 重要信號,表明他們(men) 希望再次回到談判桌上來。

  4月26日,中斷了6個(ge) 月零18天的朝鮮停戰談判雙方代表團會(hui) 議正式複會(hui) 。

  然而,就在準備恢複停戰談判期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hui) 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還在討論和製訂在朝鮮采取軍(jun) 事行動的方案,其中包括把戰爭(zheng) 擴大到中國境內(nei) ,使用原子武器等。

  為(wei) 促進朝鮮停戰早日實現,1953年4月,誌願軍(jun) 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鄧華報請中央軍(jun) 委,決(jue) 定發起夏季反擊戰役,以打促談,得到中央軍(jun) 委批準。

  5月13日當天晚上,誌願軍(jun) 夏季反擊作戰率先由東(dong) 線的第20兵團發起,接著位於(yu) 中線的誌願軍(jun) 第9兵團部隊於(yu) 兩(liang) 天後也發起了反擊。

  至5月25日,誌願軍(jun) 和人民軍(jun) 夏季反擊戰役第一階段進攻作戰結束。

  經過13天的激烈戰鬥,誌願軍(jun) 先後對“聯合國軍(jun) ”連以下兵力防守的20個(ge) 目標攻擊29次,共殲敵4100餘(yu) 人。

  軍(jun) 事科學院原軍(jun) 事曆史研究部副部長 齊德學:

  1953年的5月25日,美方接受了朝中方麵提出的戰俘遣返方案。這天談判複會(hui) 時間是上午11點,克拉克到了10點鍾才通報給李承晚,李承晚一氣之下就把他參加朝鮮停戰談判的代表撤出了停戰談判。

  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阻撓、破壞停戰談判的活動加劇,他們(men) 叫囂“反對任何妥協”,要“進軍(jun) 鴨綠江”,“單獨打下去”,還在漢城等地導演了反對停戰的所謂“群眾(zhong) 遊行”。

  鑒於(yu) 李承晚的態度,鄧華和誌願軍(jun) 副司令員楊得誌決(jue) 定調整重點打擊對象,指示各部重點打擊南朝鮮軍(jun) ,求得大量殲滅其有生力量。

  在戰場上討不到便宜的“聯合國軍(jun) ”,不得不推進談判。6月8日,雙方達成了關(guan) 於(yu) 戰俘遣返的協議,至此,停戰談判各項議程全部達成了協議,停戰協定簽字在即。

  然而,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卻公然破壞剛剛達成的戰俘遣返問題的協議。6月17日至6月底,李承晚集團以“釋放”為(wei) 名,強迫扣留朝鮮人民軍(jun) 戰俘共2.7萬(wan) 餘(yu) 人。

  剛剛看到的朝鮮和平曙光,又被罩上了陰影。

  時任誌願軍(jun) 司令部電台隊隊長 楊雨田:

  李承晚這個(ge) 行為(wei) ,不僅(jin) 僅(jin) 是引起我們(men) 的憤怒,而且引起了所謂“聯合國軍(jun) ”的西方國家的憤怒。因為(wei) 那些國家的兵啊,早已不想打了,厭戰了,他們(men) 都早想撤回去。

  麵對頑固的李承晚集團,6月19日,毛澤東(dong) 致電誌願軍(jun) 司令部和談判代表團,要求他們(men) “給敵方以充分壓力,使類似事件不敢再度發生,並便於(yu) 我方掌握主動。”

  6月20日,準備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簽字的彭德懷剛到平壤,即致電毛澤東(dong) 建議再給李承晚以打擊。

  21日,毛澤東(dong) 複電指示:“停戰簽字必須推遲……再殲滅偽(wei) 軍(jun) 萬(wan) 餘(yu) 人極為(wei) 必要。”

  7月13日晚,誌願軍(jun) 第20兵團五個(ge) 軍(jun) 又一個(ge) 師組成東(dong) 、中、西三個(ge) 突擊集團,和第9兵團第24軍(jun) 發起金城戰役,對金城以南南朝鮮軍(jun) 四個(ge) 師防守的正麵25公裏的堅固陣地發起攻擊。

  戰鬥打響後,誌願軍(jun) 1100多門火炮,密集發射炮彈1900多噸,敵軍(jun) 的主要工事瞬間灰飛煙滅。這是誌願軍(jun) 入朝以來,集中火炮數量最多、火力最強的一次戰役。

  至14日6時,誌願軍(jun) 第68軍(jun) 第203師全部占領了間榛峴、北亭嶺、梨實洞、楊穀一線以北地區,完成了第一步作戰任務。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最後一仗,也是誌願軍(jun) 對堅固設防之敵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

  時任彭德懷軍(jun) 事秘書(shu) 楊鳳安:

  這一下子,李承晚也老實了,他也再不叫囂他要單獨幹了。我們(men) 提出分界線在哪兒(er) ,提出什麽(me) 來他都同意。

  1953年7月27日上午,朝鮮停戰談判戰爭(zheng) 雙方代表團在板門店新建起的凸字形大廳內(nei) ,舉(ju) 行莊嚴(yan) 的停戰協定簽字儀(yi) 式。

  10點整,大廳裏一片安靜,朝中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和“聯合國軍(jun) ”代表團首席代表哈裏遜中將分別在9本停戰協定上簽字,簽字的全過程僅(jin) 用10分鍾。這短暫的片刻,宣告這場共舉(ju) 行了158輪的會(hui) 談,曆時兩(liang) 年多馬拉鬆式的談判,終於(yu) 走到了盡頭。

  下午1時,“聯合國軍(jun) ”總司令,美國陸軍(jun) 上將馬克·韋恩·克拉克在汶山的帳篷裏,簽上他的名字。當晚10時,朝鮮人民軍(jun) 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帥於(yu) 平壤首相府簽字。次日上午9時30分,彭德懷在開城簽下了《關(guan) 於(yu) 朝鮮軍(jun) 事停戰的協定》和《關(guan) 於(yu) 停戰協定的臨(lin) 時補充協議》。雙方於(yu) 7月29日下午在板門店交換了簽字文本。

  這來之不易的停戰協定,為(wei) 曆時兩(liang) 年零九個(ge) 月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按下了停止鍵,中國人民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鬥爭(zheng) 勝利結束。

  9月12日,毛澤東(dong) 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hui) 第24次會(hui) 議,聽取誌願軍(jun) 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關(guan) 於(yu)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有這樣一段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經典話語,朝鮮戰爭(zheng) “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dong) 方一個(ge) 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ge) 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