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決(jue) 勝階段。五年來,我國全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脫貧攻堅成果舉(ju) 世矚目,環境更加優(you) 美,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這是奮鬥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從(cong) 今天起,《新聞聯播》推出係列報道《“十三五”成就巡禮》,報道“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我國製度優(you) 勢不斷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的成功實踐。

  今天(9月28日),首先來看“八縱八橫”高鐵網基本成型,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提供先行保障。

  9月27日,連接浙江衢州和福建寧德的衢寧鐵路開通運營。首發列車“複興(xing) 號”動車組D9558次正點駛離站台,這標誌著浙江遂昌、鬆陽、龍泉、慶元和福建鬆溪、政和、屏南、周寧8個(ge) 縣市結束了不通火車的曆史。

  全長379公裏的衢寧鐵路在起點站衢州和經停的鬆溪、政和兩(liang) 站所在的南平市分別與(yu) 作為(wei) “八縱八橫”高鐵通道的滬昆高鐵及“八縱八橫”高鐵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合福高鐵相連,進一步完善了地區路網結構,方便了群眾(zhong) 出行和貨物流通。

  今年7月,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滬蘇通鐵路的開通運營,不僅(jin) 大大縮短上海與(yu) 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極大便利沿線群眾(zhong) 出行,也對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2015年底,中國高鐵營運裏程為(wei) 1.9萬(wan) 公裏,“十三五”以來,鐵路建設科學有序推進。預計到“十三五”末,高鐵營運裏程將達到3.8萬(wan) 公裏,比“十二五”末增加一倍。

  今年年底,京哈—京港澳通道北京到承德段,陸橋通道徐州到連雲(yun) 港段開通運營;沿江高鐵、成渝中線高鐵等開工建設,逐步構建起連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的高質量綜合立體(ti) 交通走廊。

  “十三五”以來,我國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連續保持在每年8000億(yi) 元以上,已基本建成連接主要城市群,以特大城市為(wei) 中心覆蓋全國、以省會(hui) 城市為(wei) 支點覆蓋周邊的高速鐵路網,對省會(hui) 城市和50萬(wan) 人口以上大中城市的聯通能力、聯通時效大幅提升,初步實現了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nei) 0.5—2小時交通圈,“八縱八橫”高鐵網基本成型,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三五”以來,中歐班列國際化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國內(nei) 開行城市已經達到20個(ge) ,通達歐洲18個(ge) 國家57座城市,貨運量年均增長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