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國加快完善綜合氣象觀測係統,氣象預報、預測、預警能力全麵提升,初步具備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業(ye) 務能力。
2016年,“十三五”開局第一年,“風雲(yun) 四號”A星發射升空,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在全球首次實現三維大氣的立體(ti) 監測。
五年來,繼“風雲(yun) 四號”A星之後,“風雲(yun) 三號”D星、“風雲(yun) 二號”H星陸續成功發射。7顆在軌氣象衛星、200多部新一代多普勒雷達、6萬(wan) 多個(ge) 自動氣象站構成我國嚴(yan) 密的氣象觀測網,地麵氣象觀測頻次比過去提高了4到8倍。
在四川南充嘉陵區大興(xing) 鄉(xiang) ,我國最後一批鄉(xiang) 鎮自動氣象站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安裝與(yu) 調試,這批自動氣象站大都位於(yu) 高原、山區,為(wei) 暴雨、雷電、冰雹、大風等氣象災害多發、頻發地區。
“十三五”期間,我國累計建設各類自動氣象站6萬(wan) 多個(ge) ,標誌著我國正式邁入地麵氣象觀測全麵自動化時代。
不斷織就的精密監測網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讓氣象預報越來越精準。目前,全國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鍾,可提前3到4天對台風路徑做出較為(wei) 準確的預報。“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係統,氣象災害預警1分鍾內(nei) 直達受影響地區,10分鍾內(nei) 有效覆蓋公眾(zhong) 和社會(hui) 媒體(ti) 。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