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們這五年】農民老董種地記

微信掃一掃 ×

  在浙江嘉興(xing) 桐鄉(xiang) 市,如今,科技感十足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紅火,不僅(jin) 生產(chan) 效率高了,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高了,而且農(nong) 民收入也不斷增加。接下來就來看看桐鄉(xiang) 農(nong) 民老董這五年的種地故事。

  在桐鄉(xiang) 現代農(nong) 業(ye) 園裏,“雲(yun) 雀”機器人來回穿梭,采集室內(nei) 環境數據;“龍犬”機器狗正在檢查番茄的品質;“熊貓”無人車正在運輸。在電腦和機器的管理下,番茄長勢好、品質高,一年四季都有收獲。

  52歲的桐鄉(xiang) 人董永澤種了12年的番茄,如今卻怎麽(me) 也想不到,自己的番茄地會(hui) 成為(wei) 機器人的主場。5年前,他還擔心缺人手種田,擔心遇到自然災害就白忙活一場。

  改變發生在5年前,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每年在桐鄉(xiang) 烏(wu) 鎮召開,前沿的互聯網科技激活著桐鄉(xiang) 產(chan) 業(ye) 的方方麵麵。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種植和現代的農(nong) 業(ye) 科技碰撞出火花。老董開始嚐試著擁抱新技術,短短5年時間,5G、大數據、物聯網等一批智能設備在老董的番茄地裏亮相。

  嚐到農(nong) 業(ye) 科技管理的甜頭,老董又琢磨著能不能用科技手段提高番茄的口感。在農(nong) 技人員的指導下,他發現在番茄不同生長階段,精準地調整溫度、濕度等指標,番茄會(hui) 更有營養(yang) 也更好吃。通過摸索,今年他培育的新品種“黑珍珠”上市了,一上市就供不應求。

  其實不僅(jin) 是老董的番茄地,如今在桐鄉(xiang) ,像這樣的現代農(nong) 業(ye) 園已有65家,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農(nong) 業(ye) 科技,他們(men) 培育的葡萄、茭白等各類新品種也受到市場歡迎。農(nong) 業(ye) 科技感已成為(wei) 桐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的標簽,有越來越多像老董一樣的農(nong) 民捧上了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的飯碗。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9日 11:10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