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國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麵實施的關(guan) 鍵戰役,五年來,我國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到清潔能源替代,一係列舉(ju) 措不斷推進,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汙染物的削減目標提前完成,全國空氣質量顯著改善,百姓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江蘇省泰州市,生態環境部衛星中心建設的天地空大氣環境指揮中心近日啟用,這是目前國內(nei) 最先進的大數據監控平台。
接到指令,無人機、走航車迅速進入指定區域,通過大數據分析鎖定排汙企業(ye) 。
高科技手段的引入讓泰州市連續三個(ge) 月收獲了空氣質量優(you) 良的好成績。“十三五”以來,我國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累計下降21.7%。“藍天越來越多,生態越來越好。”是近五年來老百姓對身邊環境改變的明顯感受。
位於(yu) 福建省福清市的我國首台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不久前順利投運。這台世界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目前已穩定運行了五個(ge) 月,累計發電1300萬(wan) 千瓦時。
“十三五”以來,通過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能源結構、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等一係列具體(ti) 措施,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初步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局麵。截至2019年底,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2%,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任務。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投資連續五年超過1000億(yi) 美元,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約占全球的30%。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