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作為(wei) 鐵路係統控製裝置的“神經元”,大到車站的控製中心,小到一個(ge) 信號燈,每一個(ge) 電路的切換都離不開它。在中國最大的鐵路信號繼電器的生產(chan) 基地,時任中國通號西安工業(ye) 集團沈信公司調整三班班長的柯曉賓,每天帶領班組成員們(men) 完成著鐵路信號繼電器出廠的核心步驟。由於(yu) 這項工作對生產(chan) 精度的要求極高,必須經過人工調試,他們(men) 也被親(qin) 切的稱為(wei) “高鐵琴師”。
調整工崗位看似普通,卻需要極大的細心、耐心、恒心、責任心,最終心手合一,需要長時間的刻苦練習(xi) 。
剛入職時,柯曉賓在操作台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個(ge) 簡單操作她都堅持練習(xi) 數百遍。她還常常用頭發,在指尖練習(xi) 、對著微風感受幾克的重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僅(jin) 半年時間柯曉賓就成為(wei) 同期第一個(ge) 獨立生產(chan) 的信號調整工,一眼就能準確判斷出調整點位並一次調整到位。
2010年,柯曉賓代表集團參加了職業(ye) 技能大賽。
每天下班,她都要去師傅那請教實操技術,之後她還要抓緊時間多練一會(hui) 。晚上回家,她先哄睡3歲的兒(er) 子,再複習(xi) 理論知識,常常直到深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最終她通過比賽獲得“中央企業(ye) 技術能手”稱號,之後她的榮譽不斷增加。
2012年,柯曉賓成為(wei) 調整三班班長,這使她又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何讓大家夥(huo) 工作更有勁頭兒(er) ,柯曉賓想出了一個(ge) 好辦法。她提出了“AB崗”班組建設措施,當自己或者某個(ge) 員工不在,班組其他成員按照AB崗的設置迅速“插上”負責補位,形成了一個(ge) 人人都是班組長、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氛圍,都把這個(ge) 班組的責任看成自己的責任。同時,柯曉賓在班組工人遇到棘手的難題時,她總是第一時間施以援手,精準、快速地解決(jue) 好。先後帶出了50名徒弟,其中3人獲全國技術能手、7人獲央企技術能手。
她帶領的柯曉賓勞模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共攻克生產(chan) 疑難問題項目29個(ge) ,取得創新成果43個(ge) ,申請國家專(zhuan) 利8項,已成長為(wei) 打造“中國高鐵”國家名片的“火車頭勞模創新工作室”。以青春為(wei) 譜,為(wei) 祖國賦能,柯曉賓紮根一線,用對超群技藝的傳(chuan) 承與(yu) 創新,詮釋了“大國工匠”的擔當精神。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