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霈,曾任吉化集團公司經理,吉林市市長、市委書(shu) 記,吉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2022年11月主動投案,接受審查調查。
經查,向張曉霈送錢送物金額最大的行賄人,是一個(ge) 叫劉有才的老板。他和張曉霈密切交往近40年,“交情”在吉林市廣為(wei) 人知,他們(men) 之間的交往過程,也恰是張曉霈個(ge) 人蛻變過程的生動縮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張曉霈和劉有才都在吉化集團下屬的機械廠工作。當時兩(liang) 人都才20來歲,張曉霈是一名基層技術工人,劉有才是食堂的廚師。
那時的張曉霈,懂業(ye) 務、能吃苦,很快成為(wei) 全廠最年輕的車間主任,三十出頭就當上了廠長。此時,適逢國有企業(ye) 改製,劉有才承包了食堂。也是從(cong) 這時起,原本單純的朋友關(guan) 係,開始摻雜進了其它東(dong) 西。
後來,張曉霈被提拔為(wei) 吉化集團經理。當時,這家國有企業(ye) 已近破產(chan) 邊緣,他到任後銳意改革,扭虧(kui) 為(wei) 盈。一時間,掌聲讚譽紛至遝來,也成為(wei) 他事業(ye) 道路上的高光點,然而現在回頭看,卻也成了他人生道路的轉折點。
幹事擔事,是幹部的職責所在、價(jia) 值所在。黨(dang) 把幹部放在各個(ge) 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幹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張曉霈卻開始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漸漸產(chan) 生了麻痹心理,變得誌得意滿、精神懈怠。
思想一放鬆、精神一懈怠,整個(ge) 人就會(hui) 變得無精打采、不思進取,就會(hui) 在各種拉攏腐蝕麵前敗下陣來。而其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正是劉有才。在張曉霈關(guan) 照下,劉有才的食堂搞得非常紅火,劉有才也把生意延伸到了吉化集團之外,在市裏承包了兩(liang) 家飯店,他對張曉霈開始有了不同以往的“表示”。
走向違紀違法的幹部,幾乎都是從(cong) 半推半就地收下第一個(ge) 紅包開始的。幾年後,張曉霈又被提任為(wei) 吉林市主要領導,拒腐防變的閘門已經有了裂縫,勢必難以抵擋洶湧而至的腐蝕“圍獵”。
看到張曉霈當上了市領導,劉有才的欲望也隨之膨脹,開始請托他拿項目。短短幾年裏,劉有才的生意版圖急劇擴張,成為(wei) 涉足餐飲、物流運輸、消防設備供應等多個(ge) 領域的“大老板”。張曉霈在多方麵為(wei) 他直接打招呼幫忙,使得劉有才在吉林市成為(wei) 人所共知的張曉霈代言人。而張曉霈從(cong) 劉有才那裏收受的財物,也從(cong) 小紅包變成了大額分成。
倚仗張曉霈崛起後,劉有才對張曉霈的服務可謂無微不至。為(wei) 方便張曉霈用餐,他專(zhuan) 門在離張家步行隻有5分鍾的地方開了家餐廳;錢款、金條源源不斷地送上,又為(wei) 張家的複式住房進行高檔裝修。到案發時,劉有才送給張曉霈的財物累計達數千萬(wan) 元。
張曉霈不僅(jin) 自己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後收錢斂財。在吉林市黃金地段的一座過街天橋上,鑲嵌著一塊橫跨馬路的LED廣告巨幕。張曉霈利用權力、協調關(guan) 係,幫助其兒(er) 子的廣告公司得以在此處經營廣告屏,實際這塊廣告屏也成了他權錢交易的一塊招牌,廣而告之,肆無忌憚。
廣告客戶來自各行各業(ye) ,卻有一個(ge) 共性:給了巨額的“廣告費”,但廣告怎麽(me) 做,甚至做沒做,都從(cong) 不過問。顯然,這廣告不是衝(chong) 著市場投放,而是對權力的“投喂”。這塊廣告屏,成了一些商人老板心目中絕佳的“過街天橋”,是可以直達張曉霈權力的便捷通道。
回顧張曉霈的人生軌跡,前半程春風得意、穩步上升,但在到達權力的頂峰後,又迅速墜落。與(yu) 他緊密捆綁的劉有才,同樣如此。張曉霈調離吉林市到省政協就職後,劉有才曾經迅速擴大的生意規模急劇收縮。
2023年6月,張曉霈嚴(yan) 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dang) 籍,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guan) 審查起訴。案發前,劉有才給張曉霈裝修的房子還沒有完工,張曉霈就已經落馬。這套價(jia) 值不菲的江景房許久無人打理,已經處處蒙塵,正如張曉霈的人生一樣,早已蒙上利益的灰塵,最終走向“爛尾”的結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