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引用的三個(ge) 關(guan) 於(yu) “綠色發展”的典故展開,從(cong) 三個(ge) 層麵解讀:什麽(me) 是綠色發展,為(wei) 什麽(me) 要綠色發展,如何實現綠色發展?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

——賈思勰·《齊民要術》

△主持人康輝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18年5月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引用了“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這次大會(hui) 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國家召開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也是意義(yi) 最為(wei) 深遠的關(guan) 於(yu)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大會(hui) 。大會(hui) 的最大亮點,也是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就是確立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本期經典釋義(yi) 人中南大學楊雨教授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這一句典出何處,又有怎樣的含義(yi) 呢?本期經典釋義(yi) 人中南大學楊雨教授進行了解讀。

  楊雨教授說,這句古語出自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賈思勰以種穀為(wei) 例子來說明其中的含義(yi) 。比如說,“地勢有良薄”,土地的肥力有高低之分。那如果是良田,宜於(yu) 晚一點種;如果是薄田,就宜於(yu) 早一點種,因為(wei) 薄田種晚了就不會(hui) 有豐(feng) 厚的收獲。根據天時地利來安排農(nong) 作物的種植,就會(hui) “用力少而成功多”。反之,如果任性妄為(wei) ,違背自然規律,那一定會(hui) 勞而無功,一無所獲。

△本期思想解讀人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教授

  本期思想解讀人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教授,講述了什麽(me) 是綠色發展?所謂綠色發展,就是要堅持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努力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美麗(li) 中國,為(wei) 全球的生態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

——《荀子·天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18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的一段講話中,引用了這個(ge) 典故。

  楊雨教授說,大自然的運行是有一定的客觀規律的,不以人的意誌為(wei) 轉移。人類的活動如果適應了自然規律就會(hui) 吉祥如意,反之,如果人類的活動違背自然規律就會(hui) 遭遇凶險。直到今天,古人的思想運用到我們(men) 的綠色生態的環保意識和實踐活動上,仍然極具現實性的指導意義(yi) 。

  王炳林教授講述了為(wei) 什麽(me) 要綠色發展?因為(wei) 綠色發展是千年大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是自然風景,金山銀山是財富的象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兩(liang) 者生動而又深刻地聯係在一起,實際上是揭示了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辯證關(guan) 係。

  聽完兩(liang) 位教授的講解,主持人康輝采訪了現任浙江省安吉縣餘(yu)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

△主持人康輝采訪浙江省安吉縣餘(yu)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

  汪玉成說:“餘(yu) 村從(cong)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炸山、開礦、辦水泥廠。那時候雖然富,但是生態環境特別地差。在2000年初,我們(men) 關(guan) 停了礦山、水泥廠,但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從(cong) 300多萬(wan) 元直接下滑到20多萬(wan) 元,老百姓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就在幹部彷徨、百姓迷茫之時,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來到餘(yu) 村調研,在聽取我們(men) 關(guan) 停礦山想發展綠色經濟的這個(ge) 匯報之後,他覺得這是高明之舉(ju) ,要求我們(men) 要堅定地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走下去。”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

——司馬光·《資治通鑒》

  2019年4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開幕式上,引用了這個(ge) 典故。

  楊雨教授說,這句名言出自於(yu) 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生態文明的真諦。自覺主動地為(wei) 自然創造休養(yang) 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其實也是為(wei) 我們(men) 人類自己創造更加寬裕、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

  王炳林教授講述了如何實現綠色發展?實現綠色發展首先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還要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他說,現在我們(men) 通過努力,綠色發展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就,已經使庫布其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塞罕壩不再是“飛鳥無棲樹”,九曲黃河也不再是“萬(wan) 裏沙”。現在,綠色發展越來越深入人心。隻要我們(men)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我們(men) 就能夠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環境,就能夠更好地贏得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的光明未來。

  延伸閱讀

  《平“語”近人——習(xi) 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解說詞(第八集)萬(wan) 物並育而不相害

  《典故後麵有故事》第八集:堅強的郎平為(wei) 誰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