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幾乎在所有提及黨(dang) 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黨(dang) 員幹部隊伍建設時,都要談到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信仰、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
本集節目從(cong) 三個(ge) 層麵解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信仰”的論述:
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明·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總書(shu) 記引用了一句古文,“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句話是哪位古人說的?對於(yu) 今天的我們(men) 來說,又會(hui) 有著怎樣的啟迪和教益呢?本期經典釋義(yi) 人——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進行了解讀。
△本期經典釋義(yi) 人——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
王立群教授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句話出自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的《教條示龍場諸生》。王陽明認為(wei) ,天下第一等要緊的事是做聖賢。所以王陽明從(cong) 12歲就立下做聖賢的壯誌,他一生無論是在困境或者是在順境之中,他始終堅守這個(ge) 理想、堅守這個(ge) 信念、堅守這個(ge) 誌向。
△本期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黃一兵
本期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黃一兵在這裏講述了一個(ge) 留學生的故事。這個(ge) 人家鄉(xiang) 的老百姓稱他為(wei) “菩薩”、毛澤東(dong) 同誌稱他為(wei) “農(nong) 民運動大王”。他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早期著名革命家彭湃同誌。大革命失敗以後,彭湃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入獄,但是他堅貞不屈,最後他為(wei) 了信仰而從(cong) 容就義(yi) 。犧牲的那一年,他僅(jin) 33歲。彭湃用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完美闡釋了什麽(me) 叫作信仰。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2013年3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黨(dang) 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hui) 的講話中,引用了這句古文。
王立群教授解讀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諸葛亮的這個(ge) 話,表達了一代賢相為(wei) 了國家奮不顧身的獻身精神,而為(wei) 了國家利益英勇獻身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一。我們(men) 要學習(xi) 中華民族曆史上無數誌士仁人的獻身精神。同時還要從(cong) 中華民族的曆史上,汲取我們(men) 今天所需要的正能量。
△本期經典釋義(yi) 人——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靈魂。信仰認定了,就要信上一輩子。
黃一兵研究員說,古往今來,在關(guan) 於(yu) 信仰的追問中,“為(wei) 什麽(me) 要有信仰”總是躲不過去的問題。為(wei) 什麽(me) 要有信仰?說白了,就是在問“信仰‘看不見’、‘摸不著’有什麽(me) 用?”實際上,“看不見”、“摸不著”的東(dong) 西,並不是沒有用的東(dong) 西,信仰就是滋養(yang) 人生的陽光和空氣。
為(wei) 什麽(me) 要有信仰?因為(wei) 信仰是安身立命之本;信仰是經受考驗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奪取勝利的動力源泉。
△本期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黃一兵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
——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shu) 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
2016年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的講話中,引用了這句古文。
王立群教授說,“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出自龔自珍的《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shu) 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寸心”是指心之小,“蒼穹”的本義(yi) 是指天空,是指天之大。那麽(me) 大的一個(ge) 客觀世界,靠什麽(me) 去戰勝它?去掌握它?靠心。隻有能夠戰勝自己心中的欲望,隻有能夠正心養(yang) 性,才能夠戰勝客觀世界。隻有你的心正了,百毒才不會(hui) 侵身附體(ti) 。
△本期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黃一兵
黃一兵研究員說如何才能堅守信仰?首先,堅守信仰離不開理論武裝和理論堅定。從(cong) 青年時代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酷愛讀書(shu) ,特別是馬列經典著作以及各個(ge) 時期、各個(ge) 種類國內(nei) 外名著。不管是在怎樣的境遇下,不管是在什麽(me) 樣的崗位上,習(xi) 近平同誌始終把讀書(shu) 學習(xi) 作為(wei) 了解中國社會(hui) ,培養(yang) 理想信念的一個(ge) 重要的途徑和方法。
堅守信仰還要做到忠於(yu) 信仰,矢誌不渝。追求信仰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艱難困苦,越能夠檢驗信仰的韌性和純度。100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行的足跡,構成了我們(men) 這個(ge) 國家為(wei) 強大而探索的心靈史,也構成了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為(wei) 複興(xing) 而奮鬥的信仰史。100年來,真理之光和信仰的光芒交相輝映,讓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程群星璀璨,照亮了中國曆史的天空,也照亮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