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解讀:《奮鬥 新的偉(wei) 業(ye) 》係列節目
在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向大會(hui) 作了題為(wei) 《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 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的報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新征程上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以什麽(me) 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麽(me) 樣的目標繼續前進,舉(ju) 國關(guan) 注、舉(ju) 世矚目。《奮鬥 新的偉(wei) 業(ye) 》係列節目深入解讀、闡釋二十大報告。
“立善法於(yu) 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yu) 一國,則一國治。”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全麵依法治國高度重視,從(cong) 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麵依法治國放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來謀劃,來推進。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全麵依法治國作出了新部署。《奮鬥 新的偉(wei) 業(ye) 》第十一期節目,共同聚焦“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二十大報告的第七部分,聚焦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主題進行論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先在報告中指出了全麵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yi) :全麵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guan) 係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關(guan) 係人民幸福安康,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
中央政法委秘書(shu) 長陳一新:“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將法治建設單獨作為(wei) 一個(ge) 部分進行專(zhuan) 章論述、專(zhuan) 門部署,這在我們(men) 黨(dang) 代表大會(hui) 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這充分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充分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不僅(jin) 是敢於(yu) 革命、善於(yu) 建設、勇於(yu) 改革的黨(dang) ,更是信仰法治、堅守法治、建設法治的黨(dang) 。”
最高人民法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報告專(zhuan) 章部署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凝聚著全黨(dang) 全國的高度共識,充分彰顯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建設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麵依法治國的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十年法治建設最重要的標誌性成果。
中央政法委秘書(shu) 長陳一新:“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們(men) 黨(dang) 百年來提出的最全麵、最係統、最科學的法治思想體(ti) 係。這一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法治理論新境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新道路,賦予了中華法治文明新內(nei) 涵,貢獻了維護國際法治秩序新智慧,是最具原創性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法治理論。”
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麵,為(wei) 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報告進一步指出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標:我們(men)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沈春耀:“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這是我們(men) 的一個(ge) 奮鬥目標,很關(guan) 鍵的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這是我們(men) 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具體(ti) 包括五個(ge) 子體(ti) 係,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ti) 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ti) 係、嚴(yan) 密的法治監督體(ti) 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ti) 係和完善的黨(dang) 內(nei) 法規體(ti) 係,把法治領域從(cong) 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麵都概括進去。”
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全麵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一體(ti) 建設,全麵推進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二十大報告中還具體(ti) 部署了四個(ge) 方麵的工作:完善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嚴(yan) 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hui) 。
中央政法委秘書(shu) 長陳一新:“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第七部分圍繞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形勢、新任務,對新時代法治建設作出許多新部署,特別是針對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領域重點環節,又提出了許多新論斷、新要求,是新時代法治建設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
報告提出,要完善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各方麵總體(ti) 上實現了有法可依。新時代十年來,一批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相繼出台或修改完善,編纂民法典;製定和修改國家安全法、反外國製裁法等20多部法律;製定和修改疫苗管理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從(cong) 法律製度上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突出問題。應該如何更好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報告指出,我們(men) 要加強重點領域、新興(xing) 領域、涉外領域的立法工作。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沈春耀:“這是立法修法工作的重要方向、重點領域,跟我們(men)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這樣一個(ge) 偉(wei) 大事業(ye) 相匹配相配合,哪些需要重點加強的、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各方麵工作急需的重點領域。新興(xing) 領域也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變化,有很多新的領域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課題。第三個(ge) 是涉外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對外交往日益密切,‘一帶一路’建設、對外經濟貿易投資等,關(guan) 係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切,因此涉外領域立法是我們(men) 需要重點加強的方向。”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麵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ti) 工程。隻有政府帶頭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國家才能在法治軌道上有序發展,報告中指出要深化行政執法體(ti) 製改革,全麵推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沈春耀:“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的重點任務或者是主體(ti) 工程。因為(wei) 在各級國家機關(guan) 中,政府機構是最龐大的,人員也是最多的,它行使的各種職權、公權力也是最多的,因此它能不能實現依法行政,能不能建設一個(ge) 法治政府,對於(yu) 全麵依法治國,對於(yu)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有至關(guan) 重要的意義(yi) 。”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最後一道防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批曆史形成的冤錯案件相繼得到糾正,一係列頂層設計織密公平正義(yi) 的製度機製體(ti) 係,員額製改革讓司法力量集中到辦案一線,司法責任製改革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司法製度正變得更加公正高效權威。報告進一步強調,深化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全麵準確落實司法責任製,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hui) 主義(yi) 司法製度,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最高人民法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人民法院要持續深化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在這個(ge) 問題上要在全麵準確落實司法責任製上下功夫,加快構建科學合理、規範有序、權責一致的司法權運行新機製,強化對司法活動的製約監督,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全麵推進審判體(ti) 係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黨(dang) 的根本執政理念,在司法工作中則體(ti) 現為(wei) “司法為(wei) 民”。二十大代表、湖南湘潭縣的一位法官崔贛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2016年,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起訴兒(er) 子不盡贍養(yang) 義(yi) 務,雖然通過審判,兒(er) 子已經支付贍養(yang) 費並結案。但崔贛發現,母子之間仍有矛盾,他先後上門調解六次,最終化解了矛盾。
湖南湘潭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崔贛:“我覺得法庭作為(wei) 法院最小的一個(ge) 單元,也是離人民群眾(zhong) 最近的一個(ge) 單元,我們(men) 要用好法庭法治保障的武器,用更真摯的感情去為(wei) 老百姓服務。”
最高人民法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作為(wei) 人民法院,我們(men) 將依法審理教育、醫療、養(yang) 老、育幼、社會(hui) 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案件。加強婦女、兒(er) 童、老年人、殘疾人權益保護,健全解決(jue) 執行難長效機製,加強糾紛的實質性化解,服務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同時,拓展深化‘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jue) 和訴訟服務體(ti) 係建設成果,保障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和人民權利。”
法治社會(hui) 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如何做到全體(ti) 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是一項長期基礎性工程。報告指出,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引導全體(ti) 人民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中央政法委秘書(shu) 長陳一新:“當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是保證法律嚴(yan) 格實施,通過執法司法把紙麵上的法律變為(wei) 行動中的法律。政法機關(guan) 作為(wei) 法律實施的重要職能部門,要全麵推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依法嚴(yan) 厲打擊突出的違法犯罪,讓城鄉(xiang) 更安寧、群眾(zhong) 更安樂(le) 。”
法治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法治衰則國家亂(luan)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法治是一個(ge) 動態的概念,不僅(jin) 包括法律的製定,也包括法律的實施、法律的監督和法律的信仰,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有機統一。全麵推進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密織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才能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製度保障,確保我國社會(hui) 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