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信息
  •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新境界,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注入不竭動力。係列報道《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展現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探索、新舉(ju) 措、新成效。

主要內容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局上謀勢,在關(guan) 鍵處落子,對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作出更加長遠、係統的戰略部署和總體(ti) 安排。全國各地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結構逐步優(you) 化,城鄉(xiang) 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不斷開辟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廣闊新空間。

  今天的中國大地,一幅覆蓋東(dong) 中西、協調南北方的區域協調發展的恢宏畫卷正徐徐展開。

  區域重大戰略向縱深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動力源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已超過40%,成為(wei) 發展強大引擎。

  區域發展差距不斷縮小。2023年,中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53.9萬(wan) 億(yi) 元,十年間年均增速達到7%,占全國比重比2013年提高2.2個(ge) 百分點。

  城鄉(xiang) 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如今,超過1.5億(yi) 的農(nong) 村人口進城。2023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66.2%,比2013年提升12.5個(ge) 百分點。

  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然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如何才能夠更好地協調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觀大勢、謀長遠、布全局,提出新發展理念,把協調發展放在我國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他強調,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jia) 發展的標準和尺度。隻有實現了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國內(nei) 大循環的空間才能更廣闊、成色才能更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不斷思考謀劃,以協調理念破解發展不平衡難題。在京津冀,他強調,要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nei) 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you) 化開發的模式,形成新增長極。在粵港澳大灣區,他強調,要把香港和澳門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wei)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在長三角,他強調,要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

  從(cong) 三江源到崇明島,總書(shu) 記的調研足跡遍布長江流域,為(wei)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開出“藥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遍黃河上中下遊9省區,他指出,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17次召開區域發展座談會(hui) ,從(cong) 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到深入推進東(dong) 北振興(xing) 、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為(wei) 不同區域因地製宜發揮比較優(you) 勢、走差異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指明方向。

  協調是發展問題,本質也是改革問題。以全麵深化改革增強發展的整體(ti) 性協調性,通過改革構建優(you) 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通過改革打破地區分割,實現要素和商品自由充分流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始終貫穿在推進協調發展的全過程: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成立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從(cong) 戰略、全局上統一謀劃區域重大戰略;加快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硬聯通”,打破行政“壁壘”,推進規則製度“軟聯通”,不斷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範圍。

  全局上謀勢,關(guan) 鍵處落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京津冀三地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支持北京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在交通、生態、產(chan) 業(ye) 、公共服務等領域推出18項改革措施。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藍圖到實景,雄安這座千年之城、未來之城正在拔地而起。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布局26個(ge) 重點創新平台,促進大灣區科技創新高水平協同發展,一個(ge) 宜居、宜業(ye) 、宜遊的優(you) 質生活圈正在加速形成。

  十年間,我國已搭建起區域協調發展新機製的“四梁八柱”。如今,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四大板塊發展更加平衡,區域經濟布局不斷優(you) 化。

  麵對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這個(ge) 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實施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

  如今,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戶口遷移政策全麵放開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wan) 以下城市的落戶限製基本取消,居住證發放超過1.4億(yi) 張,我國戶籍製度改革取得曆史性突破。19個(ge) 城市群加快建設,已承載全國75%以上的人口,成為(wei) 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主體(ti) 形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2萬(wan) 元,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從(cong) 十年前的2.81下降到現在的2.39,城鄉(xiang) 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

  奮進正當時。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紮實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必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