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下旬,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之中,與(yu) 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株天然雜交稻相遇,這株“希望之稻”的出現以雕塑的形式載入了雜交水稻的史冊(ce) 。
隨後,袁隆平根據對天然雜交稻的推想,決(jue) 定鎖定目標,尋找雄蕊退化,雌蕊正常,要靠外來的花粉繁殖後代的水稻。在他的堅持之下,屬於(yu) 袁隆平生命中的第二株神奇的水稻,即將被他發現。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跟往常一樣在洞庭早秈試驗田中逐行逐穗地勘察尋覓。下午兩(liang) 點多,突然,一株稻穗吸引了袁隆平的目光,這株稻穗的雄花花藥不開裂,即使經過人力搖動,也沒有花粉飛出。袁隆平欣喜若狂,這意味著他在14萬(wan) 株的稻穗中選到了他想要的雄性不育株,這一發現,被認為(wei) 是袁隆平“中國首創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開端。
兩(liang) 年時間裏,袁隆平先後檢查了幾十萬(wan) 株稻穗,在四個(ge) 品種中找到了6株水稻不孕植株,對這些不育材料進行了兩(liang) 年的試驗和觀察,袁隆平取得了大量真實可靠的第一手數據,並寫(xie) 下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是國內(nei) 第一次詳盡地論述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特征。
圖:論文手稿
由於(yu) 醉心科研,每次洗衣服,袁隆平隻揀髒的領口和袖口洗洗,久而久之,他在安江農(nong) 校得到了一個(ge) 很土的綽號——油榨鬼。這樣的單身形象,也讓他在無數次的相親(qin) 中都遭到了拒絕。直到1963年底,袁隆平的學生謝萬(wan) 安為(wei) 他介紹了鄧則,鄧則沒有嫌棄袁隆平的平凡,反而對非常執著鑽研雜交水稻的袁隆平心生敬意,為(wei) 之心動。1964年,安江農(nong) 校籃球比賽的休息時間,袁隆平拉著鄧則去領了結婚證。
圖:袁隆平與(yu) 鄧則的結婚照
沒有給妻子一個(ge) 隆重的婚禮,令袁隆平很是內(nei) 疚。25年後,袁隆平和鄧則的銀婚紀念日,他特意讓妻子換上了婚紗,兩(liang) 人補拍了這張銀婚的婚紗照。
圖:銀婚紀念照
1966年夏天,一場風暴即將席卷安江農(nong) 校。袁隆平被黔陽地委派來的工作組列為(wei) 批鬥打倒的對象,他辛苦培育的水稻秧苗也被收走,雜交水稻試驗麵臨(lin) 夭折。
批鬥前的深夜,袁隆平的學生李必湖與(yu) 尹華奇找到了袁隆平,帶袁隆平來到一條臭水溝,在荒草叢(cong) 生的臭水溝裏,袁隆平發現了絕處逢生的秧苗。這三株秧苗是李必湖與(yu) 尹華奇偷偷藏起來的,這三盆秧苗,在危急關(guan) 頭保住了水稻不育株的一代血脈。
然而,預想中的狂風暴雨並沒有出現,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nong) 校收到了來自國家科委發出的便函。
圖:國家科委便函
函中肯定了袁隆平的研究。這個(ge) 便函改變了袁隆平的命運,也讓剛剛起步的雜交水稻試驗轉危為(wei) 安。1967年7月,在安江農(nong) 校,袁隆平和他的兩(liang) 個(ge) 學生李必湖、尹華奇三人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正式成立。
圖:袁隆平與(yu) 助手尹華奇(左一)、李必湖(右一)在安江農(nong) 校試驗田
1968年的一天清晨,袁隆平來到試驗田裏勘查秧苗,可此時眼前的情景讓他頓時傻了眼,試驗田裏的秧苗被人為(wei) 地毀掉了。看著眼前的情景,袁隆平渾身直打寒顫,他在泥地裏呆坐了許久。強忍悲憤的袁隆平,開始在學校裏四處奔走,他又像當年尋找水稻的勁頭,執著地尋找起來。直到事發後的第四天,在找遍了學校的每一個(ge) 角落後,他終於(yu) 在一口井裏發現了自己的試驗秧苗。這五棵劫後餘(yu) 生的秧苗,挽回了袁隆平四年的心血,也再次挽救了雜交水稻。
1970年5月初,試驗田中培育的不育係種子終於(yu) 成熟了。袁隆平和助手們(men) 馬上把這些種子帶回湖南,用這些種子做了三千多個(ge) 雜交組合的試驗,然而結果卻都以失敗告終。經曆過太多波折的袁隆平已經愈挫愈勇,他開始翻閱資料,希望找到突破口。袁隆平發現雜交高粱的培育試驗中,用的是南非和北非兩(liang) 個(ge) 距離非常遙遠的品種,這讓他豁然開朗,雜交優(you) 勢可能是在地緣越遠的品種之間表現得更加明顯。他大膽預測,想要培育出合格的不育係,必須找到遠緣地水稻品種,他把目光投向了野生稻,袁隆平決(jue) 定利用野生稻做一次試驗,最南邊的海南島成了他的首選,袁隆平的南繁育種之旅正式開啟。
在尋找不育株這條路上,袁隆平已經走過了六年的時間,他相信隻要自己繼續尋找下去,屬於(yu) 自己的那棵希望之稻必將出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