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中國——70年中國麵貌變遷述評之六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中國選手、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職工趙脯菠獲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金牌(8月27日攝)。

  “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古老哲學,人類文明孜孜以求的社會(hui) 理想。

  政通人和、內(nei) 和外順、協和萬(wan) 邦……“和”,蘊藏著深刻哲理,從(cong) 曆史深處走來,在新時代閃耀光芒。

  70年來,新中國在發展中實現和諧。56個(ge) 民族、億(yi) 萬(wan) 中華兒(er) 女同心築夢,奏響了百姓和順、城鄉(xiang) 和美、社會(hui) 和諧的美妙樂(le) 章。

  “和”的精彩——“個(ge) 人夢”融入“中國夢”

  8月27日,俄羅斯喀山,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

  總時長18個(ge) 小時、4個(ge) 模塊的焊接,在近乎微米之爭(zheng) 的精度中,趙脯菠用堪稱完美的表現一舉(ju) 奪得焊接項目金牌。

  閃耀的弧光,點亮了趙脯菠的人生。這個(ge) 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95後”小夥(huo) ,初中畢業(ye) 後進入攀枝花技師學院學習(xi) ,如今站上了世界級最高領獎台。

  知識改變命運。從(cong) 新中國成立初期,4.5億(yi) 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到今天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ye) 人數居世界首位。70年來,億(yi) 萬(wan) 人民通過受教育實現了人生理想。

  和諧,是各展其能、各得其所。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每一個(ge) 夢想都可以拔節生長,每個(ge) 人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和諧中國,就有了最具活力的底色。

  構建和諧,不僅(jin) 要促進個(ge) 人的全麵發展,還要讓全體(ti) 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的“加法”——改革開放以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82萬(wan) 元;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征程,這是一個(ge) 也不能少的“減法”——貧困人口從(cong) 1978年的7.7億(yi) 人減少到2018年1660萬(wan) 人。

  卓達·天津市武清區養(yang) 老護理中心工作人員在給老人端飯(1月24日攝)。該中心占地麵積約80畝(mu) ,是一所集收養(yang) 、康複、照護等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養(yang) 老服務機構。

  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超過9.42億(yi) 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44億(yi) 人……全體(ti) 人民老有所養(yang) 、病有所醫、勞有所得、住有所居,一張張民生基礎保障網,將一個(ge) 個(ge) 家庭的“小幸福”,聯結成整個(ge) 社會(hui) 的“大和諧”。

  和諧,更要人人為(wei) 我、我為(wei) 人人。

9月1日,在北京市西城區廣內(nei) 街道為(wei) 老服務中心,誌願者為(wei) 轄區內(nei) 老人義(yi) 務理發。

  發源於(yu) 上世紀60年代的“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如今,全國誌願服務信息係統注冊(ce) 誌願者超過1億(yi) 人,記錄誌願服務時間超過12億(yi) 小時。

  鄰裏守望、交通引導、關(guan) 愛農(nong) 民工、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誌願服務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經常,惠及人們(men) 的衣食住行。

  70年來,從(cong) “學習(xi) 雷鋒好榜樣”到“孝老愛親(qin) ”“鄉(xiang) 賢文化”,以和善居民、和美家庭促和睦鄰裏、和諧村居。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熔鑄成向上向善的精神氣質,成為(wei) 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優(you) 良“家風”。

4月1日,在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聯合調解中心,工作人員在調解一起合資糾紛。

  “和”的智慧——“崇德尚法”推動“共治共享”

  浙江諸暨楓橋鎮,“老楊調解中心”裏的一百多本日記,訴說著調解員楊光照三十多年來的一萬(wan) 多個(ge) 調解故事。

  成立9年來,“老楊調解中心”累計受理各類糾紛近2000起,群眾(zhong) 滿意率100%,“有事找老楊”成了當地群眾(zhong) 的口頭禪。

  1963年,正是這裏的幹部群眾(zhong) 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jue) ,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

  走過半個(ge) 多世紀,“楓橋經驗”從(cong) 浙江諸暨發源,從(cong) 之江兩(liang) 岸向全國發展。

  作為(wei) 一個(ge) 有著近14億(yi) 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世人驚歎,中國如何在深刻變革中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hui) 長期和諧穩定?

  ——70年來,法治與(yu) 德治相互融合。社會(hui) 在變革中和諧穩定,在和諧中生生不息。

  從(cong) 無法可依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建成,法治在調節社會(hui) 關(guan) 係、促進社會(hui) 和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靠法成為(wei) 全體(ti) 公民的共同遵循。

  被廣泛認同的道德及時上升為(wei) 法律;運用法治手段解決(jue) 道德領域突出問題;違法失信懲戒機製不斷完善……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與(yu) 德治的光熱,共同照亮社會(hui) 的每個(ge) 角落。

  ——70年來,從(cong) 社會(hui) 管控到社會(hui) 管理再到社會(hui) 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hui) 治理格局不斷顯現新氣象。

7月13日,在山西省長子縣常張鄉(xiang) 莫村,調解員郭秀芳(戴帽者)在村民家裏調解矛盾。

  從(cong) “小腳偵(zhen) 緝隊”到“朝陽群眾(zhong) ”,從(cong) “刷牆貼通知”到“互聯網+”,變化的是群防群治力量不斷增強、現實世界向虛擬空間不斷擴展,不變的是充分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的積極性,共同助推社會(hui) 和諧。

  如今,促進和諧的“填充劑”越來越多。我國約40萬(wan) 個(ge) 覆蓋廣泛社區社會(hui) 組織,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成為(wei) 維護社會(hui) 和諧有序的最活躍“細胞”。

  如今,化解矛盾的“減壓閥”更加有效。全國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75萬(wan) 多個(ge) ,每年調解各類矛盾糾紛上千萬(wan) 件,發揮了在協調社會(hui) 關(guan) 係中不可或缺的“減震”“彌合”功能。

  不懈的實踐探索,中華傳(chuan) 統治理智慧和現代治理理念相結合的和諧中國實現路徑愈發清晰。自治法治德治、共建共治共享,正將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向新的高度。

  “和”的發展——從(cong) “和諧共生”到“天下一家”

  4月28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如約而至。

  步入園區,中國館映入眼簾。海坨山下,媯水河畔,一座外形如一柄如意的半環形建築舒展於(yu) 青山綠水間。這是一座會(hui) “呼吸”、有“生命”的綠色建築。

  “部分展廳覆蓋於(yu) 梯田之下,以提高建築的保濕隔熱性能,降低采暖能耗。同時在屋頂設置雨水收集係統,用以灌溉梯田,實現生態微循環。”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一院院長景泉說。

  北京世園會(hui) ,讓大自然的交響樂(le) 與(yu) 人類和諧相融,折射出的,是對人與(yu) 自然規律的尊重和遵循。

參觀者在北京世園會(hui) 中國館參觀(6月3日攝)。

  以最嚴(yan) 格的製度守護生態、發揮環保督察“利劍”威力、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今日中國,與(yu) 經濟發展同步的是,綠色不斷拓展、藍天越來越多、河湖更加清澈。

  發展,不僅(jin) 要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更進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統籌推進的更高境界。

  立己達人,在實現自身發展同時,推動構建和諧世界,更是今日中國的責任與(yu) 擔當。

  從(cong) 應對氣候變化到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從(cong) 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更好發展到促進國際反恐合作……在諸多需要擔當責任的國際領域,中國懷著“天下一家”的情懷,盡己之力,貢獻世界。

  “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敞開胸懷歡迎各國搭乘中國“快車”,以實際行動提供中國智慧,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

  和諧的目光,總是兼及兩(liang) 邊,既提倡以和為(wei) 貴,又堅持和而不同。

  2019年5月,北京。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盛大開幕。亞(ya) 洲47個(ge) 國家代表,拉美、歐洲等其他地區代表就文明交流展開廣泛探討。世界各國文明平等對話、交流互鑒、相互啟迪。

  “和”的力量,將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把點點纖塵積築成山。

  和諧,讓人和自然更親(qin) 密地貼近、讓不同文明在腳步間交融、讓陌生的笑臉出現尋常的街頭,和諧中國的生動畫麵,成為(wei) 中華民族逐夢路上美麗(li) 的風景。

  延伸閱讀

  奇跡中國——70年中國麵貌變遷述評之一

  創新中國——70年中國麵貌變遷述評之二

  民主中國——70年中國麵貌變遷述評之三

  法治中國——70年中國麵貌變遷述評之四

  文明中國——70年中國麵貌變遷述評之五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6日 13:32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