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誌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wei) 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shu) 寫(xie) 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jun) 人學習(xi) 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wan) 眾(zhong) 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詳細報道】
讓我們(men) 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戰鬥英雄”的精彩人生故事。
張富清敬軍(jun) 禮
2018年11月,湖北省來鳳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在進行退役軍(jun) 人信息采集時,發現了一枚不尋常的軍(jun) 功章,紅底金字鐫刻著“人民功臣”四個(ge) 字,而這枚軍(jun) 功章的主人就是看似普通的95歲老人張富清。至此,張富清的事跡才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也重現在人們(men) 麵前。
在部隊 他浴血疆場、保家衛國
張富清出生於(yu) 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3月參加西北野戰軍(jun) ,在二縱隊359旅718團二營六連當戰士。
1948年6月,張富清在壺梯山戰役中任突擊組長,攻下敵人碉堡一個(ge) 、打死敵人兩(liang) 個(ge) 、繳獲繳機槍一挺,並鞏固了陣地,使後邊部隊順利前進。
7月,他在東(dong) 馬村帶突擊組6人,掃清敵人外圍,消滅了少數敵人,占領敵人一個(ge) 碉堡,給後續部隊打下缺口,自己負傷(shang) 不下火線,繼續戰鬥。
9月,已經是班長的張富清,在臨(lin) 皋負責搜索,發現敵人後,迅即占領敵人外圍最高點,壓製了敵人封鎖火力,完成了截擊敵人任務,迅速消滅了敵人。
張富清年輕時的照片
發生在陝西蒲城的永豐(feng) 之戰,是配合淮海戰役的一次重要戰役。戰況異常慘烈,“一夜之間換了八個(ge) 連長”。對那場艱苦卓絕的戰鬥,張富清仍曆曆在目。
張富清回憶,永豐(feng) 戰役時,他和兩(liang) 名戰友組成突擊組,率先翻越永豐(feng) 城牆,和敵人展開激戰。戰鬥中,張富清頭部負傷(shang) ,但炸毀了兩(liang) 座碉堡,繳獲兩(liang) 挺機槍,隻身打退了敵人的多次反撲,為(wei) 戰役取得最終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張富清因為(wei) 作戰英勇,榮立軍(jun) 功,並贏得戰鬥英雄稱號。1948年12月,一封落款是西北野戰軍(jun) 兼政委彭德懷的報功書(shu) 被送到張富清的家裏。
永豐(feng) 戰役後部隊寄給張富清家人的報功書(shu)
報功書(shu) 上說,“貴府張富清同誌為(wei) 民族與(yu) 人民解放事業(ye) ,光榮參加我西北野戰軍(jun) 第二縱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任副排長。因在陝西永豐(feng) 城戰鬥中勇敢殺敵,榮獲特等功,實為(wei) 貴府之光我軍(jun) 之榮。特此馳報鴻禧。”
戰鬥留給張富清的,除了光榮,還有傷(shang) 痕。在他看來,這些傷(shang) 痕是另一種獎章。“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革命軍(jun) 人,入黨(dang) 時就宣誓要永遠聽黨(dang) 的話,黨(dang) 指到哪裏我就堅決(jue) 打到哪裏。”張富清說。
後來,張富清一直跟隨部隊南征北戰,先後兩(liang) 次榮獲“戰鬥英雄”榮譽稱號,除了特等功,還3次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
到地方 他深藏功名、為(wei) 民造福
1955年,張富清已是359旅的正連職軍(jun) 官,他所在部隊麵臨(lin) 調整,要去地方支援經濟建設。多次立功、身體(ti) 有傷(shang) 的張富清,原本可以選擇回老家陝西,但當聽到“在湖北,恩施地區最艱苦,最缺乏人去建設”時,張富清當即決(jue) 定要到艱苦、困難的地區為(wei) 黨(dang) 工作,為(wei) 人民做事。在恩施,來鳳最艱苦。於(yu) 是,張富清帶著妻子孫玉蘭(lan) 到了武陵山區中的來鳳。
此後幾十年,“人民功臣”張富清勤勞的身影,先後出現在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工作挑最苦最難的幹,從(cong) 不爭(zheng) 名爭(zheng) 利。張富清把餘(yu) 生獻給了來鳳,獻給了這片大山。
張富清珍藏了幾十年,補了又補的搪瓷缸
浴血奮戰,戰功卓著……自從(cong) 到了來鳳,過去的一切,都被張富清刻意塵封起來。
上世紀60年代,為(wei) 給國家減輕負擔,擔任三胡區副區長的張富清率先動員妻子從(cong) 供銷社的鐵飯碗“下崗”。他的理由很簡單:“國家困難,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沒有占群眾(zhong) 、公家的好處……要精簡人員,首先從(cong) 我自己腦殼開刀……”
妻子理解丈夫,辭去供銷社工作成為(wei) 手工業(ye) 社社員,靠做縫紉補貼一家6口人的生活。
上世紀80年代初,張富清一家搬到現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過去,樓上樓下、左鄰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兩(liang) 口的家還是老樣子。斑駁的牆壁,褪色的家具……
60多年,無論順境逆境,張富清從(cong) 不提自己的戰鬥功績。證書(shu) 和軍(jun) 功章被他藏在一個(ge) 隨身幾十年的皮箱裏,連兒(er) 女也不知情。
一輩子 他堅守初心、不改本色
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革命軍(jun) 人,張富清在戰鬥中、行軍(jun) 中、生產(chan) 中、工作中衝(chong) 鋒在前,勇挑重擔。在個(ge) 人學習(xi) 和生活中,他也始終以黨(dang) 員的標準來校準自己。
從(cong) 解放軍(jun) 防空部隊文化速成班,到建行《鄧小平文選》學習(xi) 小組,再到剪報摘抄寫(xie) 心得……95歲高齡的張富清,至今仍堅持每天讀書(shu) 看報,看電視新聞頻道。
在他的書(shu) 桌上,原本是黃色封麵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讀本》,因為(wei) 時常翻閱,封皮的四周早已泛白。書(shu) 裏醒目的紅色圓點和波浪線,是老人閱讀時做下的標記。
“工作上離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離休。要常常學習(xi) ,檢查自己。不給組織找什麽(me) 麻煩,不向組織提什麽(me) 要求。”張富清斬釘截鐵地說。
2012年4月份,張富清左膝蓋膿腫,輾轉縣、州醫院治療不見好轉,又來到武漢的醫院救治,醫生建議截肢。“戰爭(zheng) 年代腿都沒掉,沒想到和平時期掉了。”術後醒來,樂(le) 觀的老人自嘲地說。
傷(shang) 口剛愈合,老人就沿著病床移動。回到家中,老人起初沿著床沿鍛煉,後又扶著牆壁練習(xi) 走路,如今牆壁上還有老人跌倒後手抓牆壁留下的痕跡。
左腿截肢的張富清依靠支撐架在家裏活動
經過近一年的鍛煉,老人能拄著支架打掃衛生、擇菜,幫助老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人要自立,不能給組織添麻煩。”老人說。
2018年11月,張富清要去武漢做白內(nei) 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ti) 。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行長李甘霖囑咐老人:“您是離休老幹部,醫藥費全部報銷,可以選好一點的晶體(ti) ,保證效果。”結果在報賬的時候,李甘霖發現張老隻選了價(jia) 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體(ti) 。
“我90多歲了,不能再為(wei) 國家作貢獻了,為(wei) 國家節約一點是一點。”張富清說,醫生給我推薦7000多元到兩(liang) 萬(wan) 多元的晶體(ti) ,我聽到病房一位病友隻選了3000多元的,我也選了跟他一樣的。
張富清回憶當年並肩作戰的戰友們(men) 犧牲時的情景,不禁淚流滿麵
張富清的事跡經媒體(ti) 報道後,各級領導多次上門探望。張富清說:“當年和我並肩戰鬥的那些戰友,許多都犧牲了,他們(men) 根本沒有機會(hui) 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men) ,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很好了,我有什麽(me) 資格把戰功拿出來顯擺?又有什麽(me) 資格向組織提要求。”
延伸閱讀
95歲老人、71載黨(dang) 齡、63年深藏功名,張富清——一位老英雄的初心本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