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63年的軍(jun) 功被發現後,張富清不願接受媒體(ti) 采訪。他說:“那麽(me) 多戰友都犧牲了,比起他們(men) ,我有什麽(me) 資格顯擺自己的功勞?”兒(er) 子給他做工作:“把您的故事講出來,能激勵很多人。”
於(yu) 是,麵對一撥又一撥的來訪者,95歲的張富清又一次拿出了當年的“突擊隊員”作風。他用一條腿撐起身體(ti) ,忍著病痛,講述平日裏並不願過多回憶的戰火紛飛的歲月。
突擊隊員,是張富清的“老本行”。1948年3月,24歲的張富清參軍(jun) ,在曆次戰鬥中都是衝(chong) 鋒在前。由於(yu) 作戰勇猛,當年8月,他便被連隊推薦火線入黨(dang) ,成為(wei) 預備黨(dang) 員。老人回憶,那時候解放戰爭(zheng) 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幾乎天天在行軍(jun) 打仗,每次戰鬥自己總是主動要求擔任突擊隊員。
“突擊隊員就是‘敢死隊’,是衝(chong) 入敵陣、消滅敵軍(jun) 火力點的先頭部隊,傷(shang) 亡最大。我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在黨(dang) 需要的時候,越是艱險,越要向前!”張富清說,自己心中始終有一個(ge) 信念——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犧牲是光榮的。
張富清其實也怕,戰爭(zheng) 的殘酷讓他在幾十年後仍會(hui) 在深夜裏突然驚醒。令他記憶深刻的永豐(feng) 戰役,“一夜之間換了3個(ge) 營長、8個(ge) 連長。”
那是1948年11月27日夜,張富清作為(wei) 班長,和兩(liang) 名戰友組成突擊組,扒著牆磚縫隙攀上永豐(feng) 城牆。他第一個(ge) 跳下去,衝(chong) 進敵群,端著衝(chong) 鋒槍猛掃,“突然感到頭頂好像被人重重捶了一下,後來又感覺血流到臉上,用手一摸頭頂,一塊頭皮翻了起來……”
那天晚上,張富清擊退外圍敵人後,衝(chong) 到一座碉堡前,刨出一個(ge) 土坑,將捆在一起的8顆手榴彈和一個(ge) 炸藥包碼在一起,然後拉弦引爆。他獨自堅守到天亮部隊進城,炸毀兩(liang) 座碉堡,繳獲兩(liang) 挺機槍。此役,他榮獲軍(jun) 裏的一等功。
新中國成立後,將軍(jun) 功勳章藏於(yu) 箱底的張富清,卻沒有忘記自己突擊隊員的軍(jun) 人本色。
1954年,組織告知已是連職軍(jun) 官的張富清,湖北省恩施地區條件艱苦,急需幹部支援。“我是黨(dang) 培養(yang) 的幹部,黨(dang) 需要我去哪裏,我就去哪裏。”本來可以憑軍(jun) 功留在大城市的他,又一次擔任起“突擊隊員”,帶著結婚不久的妻子,趕赴鄂西深山。
在來鳳縣的30多年裏,張富清一次又一次地主動擔任“突擊隊員”——
當時的三胡區糧食短缺,幹群關(guan) 係不好。擔任副區長的張富清,時常在村民家裏一蹲就是二十來天,與(yu) 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村民看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幹部是什麽(me) 樣。”三胡區當年就順利完成了為(wei) 國家供糧、為(wei) 百姓存糧的任務。
原卯洞公社最偏遠的高洞片區深居大山,不通水不通路,老百姓常常吃不上飯。時任公社革委會(hui) 副主任的張富清,在班子成員分配片區時搶先選了高洞,住在村民家的柴房裏,帶領村民們(men) 肩挑背扛,修出一條能走馬車、拖拉機的土路。
“張老真可以說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曾和張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田洪立感慨。
老兵暮年,氣概不減。88歲時,張富清的左腿截肢。為(wei) 了不給組織添麻煩,為(wei) 了讓子女“安心為(wei) 黨(dang) 和人民工作”,他憑著一名突擊隊員的堅毅,術後一周就忍痛下床鍛煉。他給自己做了一個(ge) 簡易推車,手扶車子用一條腿頑強地站了起來。
迎難而上,為(wei) 黨(dang) 和國家而戰的突擊隊員本色,張富清保持了一輩子。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