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基層幹部訴說心聲、緩解工作壓力和情緒提供渠道;從(cong) “冰冷”的人事表格到精準描繪幹部“全息化”圖像……去年以來,江西探索和建立省管幹部常態化談心調研製度,實現省管幹部和縣(市、區)黨(dang) 政正職全覆蓋,並通過與(yu) 幹部考核製度相結合,促進了幹部選拔任用科學化。目前,這一做法已在江西各市、縣(市、區)全麵開展,有效激勵了幹部敢於(yu) 擔當作為(wei) 的幹事熱情。
談心調研防止印象停留在“紙麵上”
“不設定主題、不限時間。通過談心調研,將一張張‘冰冷’的人事表格,變成一名名鮮活的幹部。”江西省委組織部組織一處副處長歐陽小華表示,以前組織部門隻是考察、考核時接觸幹部,印象更多是停留在“紙麵上”。
去年7月開始,江西首次在省管幹部中開展了集中式的談心調研活動。通過創造寬鬆的氛圍,近距離、大範圍的談心調研,組織部門更加深入地了解幹部各方麵情況,為(wei) 精準識別幹部、依事擇人奠定厚實基礎。
“談自己、談別人,舉(ju) 例子講故事,談心調研沒有具體(ti) 指向性,心理壓力更小。”江西上饒市一名省管幹部告訴記者,過去隻有在幹部考察時,組織部門才會(hui) 找上門,幹部談情況時往往有顧慮。
“去年對某單位一名幹部的調整,就是在與(yu) 班子成員和他個(ge) 人談心過程中,了解到他能力不適應崗位的情況,綜合判斷做出的決(jue) 定。”南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盧亮昊告訴記者,談心調研可以做到麵上談心“聽”情況、實地調研“察”實績、綜合研判“下”結論、相互印證“用”成果。
2017年,江西累計對3858名幹部開展了集中式談心調研,實現省管幹部和縣(市、區)黨(dang) 政正職全覆蓋。2018年7月,江西出台了《關(guan) 於(yu) 建立省管幹部常態化談心調研製度的通知》。
“今年又增加了專(zhuan) 題式、機動式,以及不定期非程式化的日常化談心調研等方式。”江西省委組織部幹部綜合處處長章劍飛告訴記者,這將使談心調研更加深入和紮實,並與(yu) 實際幹部考察工作更貼近。
考察幹部變“望遠鏡”為(wei) “顯微鏡”
“組織部門下來傾(qing) 聽幹部心聲,能激勵幹部擔當作為(wei) 的熱情,也能幫助受到挫折的幹部重拾幹事信心。”江西省貴溪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原副主任徐誌明表示,貴溪市參照省裏的做法推行談心調研製度後,大家普遍反映,基層幹部情緒有了疏導途徑,困難有了反映渠道。
今年1月份,因對轄區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監管不力被免職後,徐誌明一度意誌消沉。通過市委組織部領導的談心談話,他解開了思想疙瘩,目前在棚戶區改造一線崗位表現突出,重新受到組織的認可。
一些受訪基層幹部認為(wei) ,開展談心調研活動,對於(yu) 幹部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談心調研,把用‘望遠鏡’改為(wei) 用‘顯微鏡’考察幹部。”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張愛萍表示,這讓不擔當不作為(wei) 假作為(wei) 的幹部無處遁形,同時也讓擔當作為(wei) 的“老實人”幹部不擔心吃虧(kui) 。
雙向溝通渠道暢通了,為(wei) 地方選人用人帶來了新氣象。“通過談心調研,聽幹部談想法、談建議、‘訴苦’,可以有針對性為(wei) 幹部‘定向、明責、解憂’。”上饒市信州區區委書(shu) 記王其中告訴記者,談心調研活動開展以來,受到基層幹部一致好評,為(wei) 區裏各項工作增添了新動力。
融入立體(ti) 化考核推動幹部“能上能下”
記者了解,開展談心調研後,江西各級組織部門會(hui) 把包括綜合評價(jia) 、他人評價(jia) 、個(ge) 人談話情況和實地查看結果等,輸入到全省幹部人才管理信息平台上。這些資料為(wei) 江西結合全省及各地幹部考核製度,推動幹部擔當作為(wei) 增添了更多手段。
“把年終考核和談心調研結合,運用到幹部‘能上能下’中,讓被調整的幹部心服口服。”盧亮昊告訴記者,去年談心調研中,市直某部門一位負責人被反映經常脫崗,後經組織專(zhuan) 門談心,這位同誌承認錯誤。
“通過強化談心調研結果的嚴(yan) 肅性和可用性,對談心調研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研判,可成為(wei) 衡量班子強弱、評價(jia) 幹部實績的重要補充依據。”章劍飛告訴記者,目前江西製定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wei) 的實施意見》,並正在開展鄉(xiang) 鎮幹部績效考核試點工作,與(yu) 談心調研找到結合點。
“例如,結合談心調研開展幹部容錯糾錯機製探索,對幹部的失誤錯誤進行綜合分析,對該容的大膽容錯,不該容的堅決(jue) 不容。”章劍飛說,這既能讓幹部感受到組織的關(guan) 懷,更能激勵他們(men) 主動擔當作為(wei) 。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