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貴財富 行動指南——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
一個(ge) 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個(ge) 政黨(dang) 要站在時代的前列,一刻也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hui) 發展和變革的先導,是引領一個(ge) 國家和民族不斷前進的號角和指南。我們(men) 黨(dang) 是一個(ge) 高度重視理論指導並富於(yu) 理論創造精神的黨(dang)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取得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一係列重大成果。黨(dang) 的十七大把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的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作為(wei) 有機統一的整體(ti) ,概括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這是一個(ge) 重大曆史性貢獻。30多年來,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航船闖過激流險灘,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前行。
為(wei) 什麽(me) 說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改革開放30多年偉(wei) 大實踐的理論結晶?
何曾想,昔日廣東(dong) 南海之濱的一個(ge) 小漁村,會(hui) 發展成為(wei) 地區生產(chan) 總值近8000億(yi) 元、常住人口超過800萬(wan) 人的現代化大都市——深圳。
何曾想,昔日一片危棚陋屋、發展落後的黃浦江東(dong) 岸,會(hui) 變成高樓林立、商企雲(yun) 集的現代城區和世界級的金融貿易中心——浦東(dong) 新區。
何曾想,昔日11名科技人員在一間小平房裏創辦的“公司”,會(hui) 成為(wei) 進入“世界500強”的一家高科技企業(ye) ——聯想集團。
是什麽(me) 促成了深圳的騰飛?是什麽(me) 推動了浦東(dong) 的崛起?是什麽(me) 鑄就了聯想的輝煌?
歸根到底是改革開放,是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回首往昔歲月,許多人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wan) 千。30多年來,從(cong) 農(nong) 村到城市、從(cong) 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ge) 領域,從(cong) 沿海到沿江沿邊、從(cong) 東(dong) 部到中西部,改革開放猶如一支如椽巨筆,在中華大地上描繪出一幅氣勢恢弘的壯美畫卷。
正是這場曆史上從(cong) 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使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人口多、底子薄的發展中大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前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yu) 活力,以嶄新的姿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dong) 方,中國人民穩步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
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wei) 大革命,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論創新的豐(feng) 富土壤。改革開放的每一步發展,都推動了理論創新;黨(dang) 的理論的每一次創新,都推動改革開放進入一個(ge) 新的天地。一部改革開放的曆史,就是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共同推進的曆史,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形成和發展的曆史。
每一個(ge) 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用馬克思的話說:“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時代自己內(nei) 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實踐,必然提出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什麽(me) 是馬克思主義(yi) 、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yi) ,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是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新實踐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30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科學判斷世界形勢的深刻變化,深入總結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曆史經驗和新鮮經驗,認真汲取其他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興(xing) 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緊緊圍繞這些重大問題不斷進行探索和回答,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第二次曆史性飛躍,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如何科學總結國內(nei) 外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正反兩(liang) 方麵經驗,回答好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的問題,是我們(men) 黨(dang) 麵對的一個(ge) 重大課題。以鄧小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ti) ,科學判斷時代特征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深刻揭示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形成了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係列基本問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發展道路,集中全黨(dang) 智慧創立了鄧小平理論,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nei) 形勢風雲(yun) 變幻,我們(men) 黨(dang) 麵臨(lin) 如何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全麵推向21世紀的曆史性考驗。以江澤民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ti) ,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的曆史條件下變化了的世情、國情和黨(dang) 情,在進一步回答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問題的同時,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的問題,集中全黨(dang) 智慧創立了“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豐(feng) 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
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也麵對著發展中的新問題、新矛盾。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總書(shu) 記的黨(dang) 中央,緊緊抓住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ge) 基本問題,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出發,認真分析我國發展的新的階段性特征,深入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集中全黨(dang) 智慧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最新成果。
“一切劃時代的體(ti) 係的真正的內(nei) 容都是由於(yu) 產(chan) 生這些體(ti) 係的那個(ge) 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nei) 的科學理論體(ti) 係,正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偉(wei) 大覺醒、偉(wei) 大創造的產(chan) 物,正是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偉(wei) 大實踐的理論結晶。
實踐孕育著理論,也檢驗著理論。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實踐,既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也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科學性與(yu) 真理性。
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重大意義(yi) ?
回望近代中國的曆程,麵對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兩(liang) 大曆史任務,無數中華兒(er) 女前赴後繼、上下求索。多少主義(yi) 和主張都出場了,又都破滅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多少組織和政黨(dang) 都登台了,又都謝幕了。隻有馬克思主義(yi) 和用馬克思主義(yi) 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指引中國人民在實踐中開創了民族複興(xing) 的正確道路。
《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發表以來160餘(yu) 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yi) 隻有與(yu) 本國國情相結合、與(yu) 時代發展同進步、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yi) 能夠曆經時代砥礪和曆史檢驗,而愈益迸發出真理光芒的關(guan) 鍵所在。
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之日起,就始終麵臨(lin) 著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在這個(ge) 問題上,幾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帶領人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實踐,有成功也有挫折,有經驗也有教訓,深刻地啟示後人:一方麵,要開創我們(men) 的事業(ye) ,就必須進行這種探索與(yu) 實踐;另一方麵,進行這種探索與(yu) 實踐絕非易事,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ye) 。
我們(men) 黨(dang) 成立80多年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進程中,實現了兩(liang) 次曆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主要發生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找到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並在革命勝利後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創立了被實踐證明了的關(guan) 於(yu)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毛澤東(dong) 思想;第二次飛躍發生在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形成了被實踐證明了的關(guan) 於(yu) 在中國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
知識點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十四個(ge) 方麵的主要內(nei) 容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思想路線;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任務;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發展動力;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目的;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經濟建設;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政治建設;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文化建設;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社會(hui) 建設;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依靠力量;
關(guan) 於(yu)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e) ;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外交與(yu) 國際戰略;
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領導核心。
——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學習(xi) 讀本》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偉(wei) 大創造。它是在實踐中產(chan) 生和發展起來的,有著深厚的實踐基礎,並在指導實踐中顯示出蓬勃的生機與(yu) 活力,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它始終與(yu) 世界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始終與(yu) 人類文明進步聯係在一起,順應了時代潮流,體(ti) 現了時代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國大地,著眼解決(jue) 中國的問題,以中國獨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維方式對馬克思主義(yi) 作了中國化的表達,汲取了中國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統的豐(feng) 富營養(yang) ,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哲學家們(men) 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yu) 改變世界。”這是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一句名言。的確,偉(wei) 大的理論之所以偉(wei) 大,不僅(jin) 在於(yu) 以真理的光芒照耀了世界,更在於(yu) 它對實踐實現了正確的指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指導我們(men) 勝利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正確理論;未來的實踐還將繼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我們(men) 黨(dang) 繼往開來、與(yu) 時俱進,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唯一正確的理論。
它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根本指針。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黨(dang) 的領導下,為(wei) 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新局麵而努力奮鬥。我們(men) 正處於(yu) 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於(yu) 改革的攻堅期和矛盾的凸顯期。隻有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為(wei) 指導,才能對前進道路上麵臨(lin) 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作出科學回答,順利推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進程,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它是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共同的事業(ye) ,需要共同的奮鬥;共同的奮鬥,需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礎。作為(wei) 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有7000多萬(wan) 黨(dang) 員的大黨(dang) 、這樣一個(ge) 有13億(yi) 多人口的大國,麵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nei) 環境,麵對人們(men) 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的新情況,必須形成能夠把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凝聚起來的共同思想基礎。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它把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與(yu) 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任務緊密聯係在一起,把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與(yu) 人民共同富裕緊密聯係在一起,把國家的興(xing) 盛與(yu) 個(ge) 人的幸福緊密聯係在一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qin) 和力和凝聚力,能夠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麵的智慧和力量,為(wei) 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團結奮鬥。
它是我們(men) 應對各種困難、風險和挑戰的強大精神支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之所以能夠經受住一係列嚴(yan) 峻考驗、從(cong) 容應對一係列重大事件、勝利完成一係列重大任務,從(cong) 根本上說,就是因為(wei) 有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社會(hui) 主義(yi) 的製度優(you) 勢,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給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導作用。在未來新的征途上,隻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道路和理論體(ti) 係不動搖,我們(men) 就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從(cong) 對這些重大意義(yi) 的認識中,我們(men) 就進而能夠理解,在當代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而不是別的什麽(me) 旗幟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hui) 階層、不同利益群體(ti) 的智慧和力量,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而不是別的什麽(me) 道路能夠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而不是別的什麽(me) 主義(yi) 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
如何全麵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是絢麗(li) 多姿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也是豐(feng) 富多彩的。作為(wei) 一個(ge) 思想深刻、內(nei) 涵豐(feng) 富、博大精深的科學理論體(ti) 係,我們(men) 要正確地運用它,充分發揮它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作用,首先就要對它有全麵準確的理解和把握。
從(cong) 鄧小平同誌在黨(dang) 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大命題開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成為(wei) 黨(dang) 的曆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的“主題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成為(wei) 黨(dang)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全部工作的主題,成為(wei) 黨(dang) 的全部理論和實踐探索的主題。因此,無論是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還是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都是圍繞這個(ge) 主題來展開、來深化、來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的。把握了這個(ge) 主題,也就把握了這個(ge) 理論體(ti) 係的根本。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問題上,形成了一係列獨創性的思想理論觀點,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等學科,涵蓋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等各個(ge) 領域,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等各個(ge) 方麵,是一個(ge) 係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ti) 係。要深刻領會(hui) 、準確把握這一理論體(ti) 係的科學內(nei) 涵,既要理解它一係列獨創性的思想理論觀點,還要理解它所涉及的各個(ge) 領域和各個(ge) 方麵。這樣,我們(men) 就從(cong) 整體(ti) 上把握了這個(ge) 理論體(ti) 係內(nei) 容的全麵性、豐(feng) 富性,結構的係統性、完整性。
“老祖宗不能丟(diu) ”,又要說出“新話”,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對待馬克思主義(yi) 的一貫的科學態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毫不動搖地堅持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遵循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原則;又弘揚了與(yu) 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用新內(nei) 容、新思想、新語言,寫(xie) 出了馬克思主義(yi) 的新版本,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同時,這一理論體(ti) 係也是對毛澤東(dong) 同誌艱辛探索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繼承和發展。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與(yu)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關(guan) 係,就把握了我們(men) 黨(dang) 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曆史脈絡,把握了這一理論體(ti) 係在馬克思主義(yi) 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還應當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組成部分——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各自獨特的理論貢獻。它們(men) 既麵對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共同主題,又側(ce) 重於(yu) 探索和解決(jue) 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既貫穿了共同的立場觀點方法,又體(ti) 現出與(yu) 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構成一個(ge) 相互銜接、相互貫通的統一整體(ti) 。其中,科學發展觀是這一理論體(ti) 係的最新成果,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又準確把握時代新變化和中國發展的新的階段性特征,用一係列新的思想成果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識。把握了這個(ge) 理論體(ti) 係組成部分之間的關(guan) 係,我們(men) 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是一代又一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帶領人民一以貫之、接力推進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ti) 係。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凝結著幾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我們(men) 黨(dang) 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始終不渝地堅持。同時,實踐永無止境,探索和創新也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作為(wei) 一項全新的事業(ye) ,在前進過程中必然會(hui) 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這就必然要求我們(men) 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在反複實踐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在科學認識的前提下勇於(yu) 創新,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偉(wei) 大的事業(ye) 催人奮進,科學的理論深入人心。我們(men) 要自覺堅持、學習(xi) 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把科學理論轉化為(wei) 推動事業(ye) 發展的強大動力,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挑戰,譜寫(xie)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新篇章。
深度閱讀
1. 胡錦濤:《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 為(wei) 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新勝利而奮鬥》,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 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理論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學習(xi) 讀本》,學習(xi) 出版社2009年1月版。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