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yi) 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是它常常在隱匿蟄伏一段時間後換件“馬甲”再度招搖過市,體(ti) 現出問題的頑固性、複雜性。
治病要找病根,形式主義(yi) 問題是與(yu) 官僚主義(yi) 如影隨形的,原因複雜多樣。有時候群眾(zhong) 監督的缺乏也是導致形式主義(yi) 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現實中,有些幹部隻考慮對上級負責,因此不注意解決(jue) 實際矛盾而著力於(yu) 掩蓋矛盾、回避問題,隻求表麵光鮮而不顧實際效果,種種形式主義(yi) 的現象由此而來。
基層幹部是直接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的,平常和群眾(zhong) 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因此對他們(men) 的評價(jia) ,群眾(zhong) 最有發言權。考察評價(jia) 幹部,廣泛聽取群眾(zhong) 意見十分必要。有的地方在評價(jia) 幹部時隻注重看材料、聽匯報,這就存在不夠全麵的問題。上級要完成督查考核任務,不得不依賴基層提供的資料和數據,而又難以對資料數據是否客觀、全麵反映了民意作出考核。用文件傳(chuan) 達文件,用會(hui) 議落實會(hui) 議,就是因為(wei) 這是低成本完成考核任務的現實方式。
哪裏監督缺失,哪裏的權力就可能被濫用。正是因為(wei) 群眾(zhong) 參與(yu) 度不夠,搞形式主義(yi) 、弄虛作假的人才有了空子可鑽。有的地方為(wei) 了迎接上級檢查把禿山塗上綠漆,有的地方在建設新農(nong) 村時把沿街的房屋外表粉刷一新而內(nei) 裏仍是破破爛爛,有的地方在“廁所革命”中僅(jin) 僅(jin) 安裝馬桶卻不安裝下水管道……這些損害群眾(zhong) 利益、損害幹部形象的形式主義(yi) 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監督缺位造成的。
群眾(zhong) 是否得到實惠、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升,群眾(zhong) 自己最有發言權。在基層治理中,進一步調動群眾(zhong) 的積極性,是一個(ge) 值得重視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群眾(zhong) 監督的作用,就能更好地考核幹部、評價(jia) 幹部。目前,有的地方在探索完善政務信息公開,歡迎群眾(zhong) 監督,但這種監督還是停留在臨(lin) 時的一般性的層次上,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為(wei) 製度化、法定化的常規之舉(ju) 。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治理形式主義(yi) ,一方麵要積極為(wei) 基層減負,合理規劃基層幹部的權責,另一方麵要積極開展群眾(zhong) 監督,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的積極性。正如中辦《關(guan) 於(yu) 持續解決(jue) 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yi) 問題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所指出的,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yu) 一切,切實把對上負責與(yu) 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決(jue) 不做自以為(wei) 領導滿意卻讓群眾(zhong) 失望的蠢事。落實中辦通知要求,除掉形式主義(yi) 病根,治標更要治本,要群策群力,形成長效機製。
延伸閱讀
反對形式主義(yi) ①: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引領幹事創業(ye)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