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我們(men) 黨(dang) 來說,打鐵必須自身硬,每名黨(dang) 員、每個(ge) 黨(dang) 組織都在其中、不能例外。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永遠在路上,把紀律挺在前麵,用紀律管得住“關(guan) 鍵少數”,也管得了最大多數,才叫全麵從(cong) 嚴(yan) 。
黨(dang) 章第四十條規定,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wei) 常態,黨(dang) 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wei) 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重要手段,嚴(yan) 重違紀、嚴(yan) 重觸犯刑律的黨(dang) 員必須開除黨(dang) 籍。
根據黨(dang) 的十八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內(nei) 監督條例》,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分別是:
第一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wei) 常態。
第二種形態,讓黨(dang) 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wei) 違紀處理的大多數。
第三種形態,讓黨(dang) 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wei) 少數。
第四種形態,讓嚴(yan) 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wei) 極少數。
這“四種形態”如同給紀律的尺子打上“四道刻度”,表麵上衡量的是違紀行為(wei) ,指向的卻是深層黨(dang) 性觀念和黨(dang) 紀意識,深刻切中了黨(dang) 員違紀現象的共性規律,具體(ti) 地描繪出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梯度軌跡,精準地提出了由輕到重的應對之策。這就好比看病一樣,治病宜早,防患宜小,對症下藥、分類施治。
第一種形態,病在腠理,醫之以“湯熨”,就是用藥物熱敷。對黨(dang) 員幹部身上出現苗頭性、傾(qing) 向性問題的,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以發揮預防功能,防止越過紀律“底線”,最大限度保證黨(dang) 員幹部隊伍的清正和廉潔,這項工作要成為(wei) 監督執紀的“常態”。
第二種形態,病在肌膚,醫之以“針石”,就是排膿放血。對存在小毛病、小問題的,及時給予黨(dang) 紀輕處分或組織處理,及時糾偏,絕不包庇姑息,以發揮懲戒功能,防止小錯不懲,鑄成大錯。
第三種形態,病在腸胃,醫之以“火齊”,就是服用清火、治腸胃病的湯藥。對嚴(yan) 重違紀的,及時予以黨(dang) 紀政紀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不能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發揮挽救功能,防止滑為(wei) “階下囚”。
第四種形態,病在骨髓,醫之以“猛藥”,就是加大藥性和用量。對嚴(yan) 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極少數“害群之馬”,必須堅決(jue) 清除,用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發揮震懾功能,防止查不勝查。
“四種形態”環環相扣,前者是後者的堤壩,後者是對前者的震懾;前一道堤壩築得越牢,滑向後者的人數自然會(hui) 越來越少;後一種問題查處得越是及時堅決(jue) ,就越能形成“不敢腐”的威懾。如同打造了“防虎識別區”和“蒼蠅禁飛區”,增強黨(dang) 紀存在感,提高製度執行力,讓黨(dang) 員將黨(dang) 紀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