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xi) 近平

  培養(yang) 什麽(me) 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古人雲(yun) :“國有賢良之士眾(zhong) ,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從(cong) 曆史和現實的角度看,任何國家、任何社會(hui) ,其維護政治統治、維係社會(hui) 穩定的基本途徑無一不是通過教育。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這就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我們(men) 的教育絕不能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yang) 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那將是教育的失敗。教育的失敗是一種根本性失敗。我們(men) 決(jue) 不能犯這種曆史性錯誤!這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把握的大是大非問題,沒有什麽(me) 可隱晦、可商榷、可含糊的。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dang) 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我們(men) 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進教育現代化不能忘記初心,要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ti) 製機製,不斷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可能一帆風順,而是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長期以來,各種敵對勢力從(cong) 來沒有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從(cong) 來沒有停止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進行顛覆破壞活動,始終企圖在我國策劃“顏色革命”,他們(men) 下功夫最大的一個(ge) 領域就是爭(zheng) 奪我們(men) 的青少年。毛澤東(dong) 同誌早就說過:“帝國主義(yi) 說,對我們(men) 的第一代、第二代沒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麽(me) 樣,有希望。帝國主義(yi) 的話講得靈不靈?我不希望它靈,但也可能靈。”現在算起來,在校高校學生大概就處在第三代、第四代這個(ge) 範圍,以後還有第五代、第六代以及十幾代、幾十代人的問題。爭(zheng) 奪青少年的鬥爭(zheng) 是長期的、嚴(yan) 峻的,我們(men) 不能輸,也輸不起。我們(men) 一定要警醒!

  我們(men) 要培養(ya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具備什麽(me) 樣的基本素質和精神狀態,應該如何培養(yang) ,我看關(guan) 鍵是要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是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這是我們(men) 對培養(yang) 什麽(me) 人的本質規定。我們(men) 培養(yang) 的人,必須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沒有這一條,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現在的青少年長期生活在和平環境之下,沒有體(ti) 驗過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難,沒有經曆過血與(yu) 火的考驗,沒有參加過艱難困苦的奮鬥,人生閱曆很有限。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和長期教育,難以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要在學生中加強中國曆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改革開放史等的教育,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要給學生講清楚這一被實踐證明了的曆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幹擾所惑,立誌肩負起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重任。

  二是要在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上下功夫。愛國主義(yi) 教育是世界各國教育的必修課。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ang) 學生的愛國情懷。1935年,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際,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問了三個(ge) 問題: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振奮了師生愛國鬥誌。我看,這三個(ge) 問題是曆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men) 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

  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要從(cong) 少年兒(er) 童抓起,要把愛國主義(yi) 貫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要教育引導學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引導學生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國意識和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我多次強調,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相統一,愛國主義(yi) 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yi) 精神最重要的體(ti) 現。要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誌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立誌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三是要在加強品德修養(yang) 上下功夫。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立德為(wei) 先,修身為(wei) 本,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邏輯。立德修身,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愛因斯坦說:“用專(zhuan) 業(ye) 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要使學生對價(jia) 值有所理解並且產(chan) 生熱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鮮明的辨別力”。所以,德育既是學生入學的第一課,也是學生離校前的最後一課,必須貫穿學生學習(xi) 始終,貫穿學校工作各方麵各環節,使學校真正成為(wei) 化育為(wei) 人的天地,而不僅(jin) 僅(jin) 是教授技能、發放文憑的場所。

  2023年5月31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少年兒(er) 童祝賀“六一”國際兒(er) 童節快樂(le) 。這是習(xi) 近平在學生農(nong) 場同正在進行農(nong) 業(ye) 種植實踐的小學生們(men) 親(qin) 切交流。

  加強品德教育,既有個(ge) 人品德,也有社會(hui) 公德、熱愛祖國和人民的大德。要堅持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做到品德潤身、公德善心、大德鑄魂。要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使學生養(yang) 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xi) 慣。曾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學校學到了最重要的東(dong) 西?”他回答:“在幼兒(er) 園,我學到了不是自己的東(dong) 西不要拿、做錯事要道歉”,“從(cong) 根本上說,這是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dong) 西”。要教育引導學生從(cong) 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踏踏實實修好品德,學會(hui) 感恩、學會(hui) 助人,學會(hui) 謙讓、學會(hui) 寬容,學會(hui) 自省、學會(hui) 自律,成為(wei) 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學校具有集中式、係統化、持續性進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的獨特優(you) 勢,要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作為(wei) 固本鑄魂的基礎工程,貫穿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jia) 值,轉化為(wei) 學生價(jia) 值觀教育的豐(feng) 富營養(yang) ,積澱學生文化底蘊,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ang) 。要在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讓收藏在館所裏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成為(wei) 教書(shu) 育人的豐(feng) 厚資源,讓學生在底蘊深厚的課程教材中、在參觀名勝古跡的親(qin) 身體(ti) 驗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汲取中華文化精髓,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基因一代代傳(chuan) 承下去。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新疆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xi) 近平在新疆大學考察時,同師生們(men) 親(qin) 切交流。

  四是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學習(xi) 知識是學生的本職。《論語》中講:“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非學無以廣才,要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xi) 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既要重視知識的寬度,也要重視學習(xi) 的深度,在學習(xi) 中增長見識,豐(feng) 富學識,通曉天下道理,掌握事物發展規律,做到敏於(yu) 求知、勤於(yu) 學習(xi) 、敢於(yu) 創新、勇於(yu) 實踐,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

  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jin) 要有中國情懷,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我國古代讀書(shu) 人曆來有胸懷天下、匡時濟世的誌向,也有天下為(wei) 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要教育引導學生關(guan) 注世界形勢及其發展變化,成為(wei) 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人才,不僅(jin) 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使命,而且能承擔起為(wei) 世界、為(wei) 人類作貢獻的責任。

  五是要在培養(yang) 奮鬥精神上下功夫。誌存高遠是學習(xi) 進步的動力。“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我講過,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在不愁吃穿的環境中長大,培養(yang) 他們(men) 的責任感、堅強意誌、吃苦耐勞精神需要比過去付出更多努力。今年5月,我在北京大學對大學生提出了“要勵誌,立鴻鵠誌,做奮鬥者”的希望。要讓青少年明白,無論任何時候奮鬥精神都不能丟(diu) ,正所謂“誌不求易,事不避難”。要對學生開展時代使命和責任意識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懂得,如果想創造出彩人生,就必須樹立高遠誌向,曆練敢於(yu) 擔當、不懈奮鬥的精神,具有勇於(yu) 奮鬥的精神狀態、樂(le) 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剛健有為(wei) 、自強不息。

  六是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麵發展。我國周朝的官學就要求學生掌握禮、樂(le) 、射、禦、書(shu) 、數“六藝”,可謂文理兼備。要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ang) 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學會(hui) 自我管理、學會(hui) 同他人合作、學會(hui) 過集體(ti) 生活,激發好奇心、想象力,培養(yang) 創新思維。要把創新教育貫穿教育活動全過程,倡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教育氛圍,鼓勵學生善於(yu) 奇思妙想並努力實踐,以創造之教育培養(yang) 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

  現在,全社會(hui) 都關(guan) 心青少年身體(ti) 素質,青少年體(ti) 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前不久,我就我國學生近視呈高發、低齡化趨勢問題作了批示。這個(ge) 問題嚴(yan) 重影響孩子們(men) 的身心健康,學校和全社會(hui) 要行動起來,共同嗬護好孩子們(men) 的眼睛,讓他們(men) 擁有一個(ge) 光明的未來。在體(ti) 育鍛煉上學校也麵臨(lin) 很多現實問題,不敢放手開展活動,長此下去怎麽(me) 行?毛澤東(dong) 同誌說,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ti) 魄。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ti) 育課,幫助學生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

  美是純潔道德、豐(feng) 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沒有美的滋養(yang) 的人生必然是單調的、幹涸的人生。今年8月30日,我給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回信時專(zhuan) 門強調了這個(ge) 問題。孔子認為(wei) 教育是“興(xing) 於(yu) 詩”、“成於(yu) 樂(le) ”,其中就包含著對美育的重視。朱光潛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沒有童話、歌謠和大自然的雲(yun) 彩、花朵、鳥叫蟲鳴,如果青少年的心靈世界沒有動人的音符和豐(feng) 富的顏色,如果青少年沒有藝術愛好和藝術修養(yang) ,不可能全麵發展。要全麵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

  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ti) 、可以育美。這次,黨(dang) 中央經過慎重研究,決(jue) 定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體(ti) 美勞”的總體(ti) 要求。現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hui) 勞動的現象。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要采取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有效措施,加強勞動教育,組織好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養(yang) 成勞動習(xi) 慣,學會(hui) 勞動、學會(hui) 勤儉(jian) 。這是強國富民的大事,教育部門同其他部門要一起研究、拿出措施,切實抓起來。

  學生培養(yang) 得怎麽(me) 樣,要看拿什麽(me) 樣的尺子去衡量,以什麽(me) 樣的眼光去發現。教育不是製造“失敗者”的,以分數貼標簽的做法必須徹底改!每個(ge) 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ge) 體(ti) ,稟賦、才能、愛好和特長不盡相同,不能隻關(guan) 注學習(xi) 好的學生,使很多學生被忽視、被遺忘,體(ti) 會(hui) 不到學習(xi) 的成就和成長的快樂(le) ,越來越沒有信心。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激勵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相信每一個(ge) 學生都是可塑之才,善於(yu) 發現每一個(ge) 學生的閃光點和特長。特別是要關(guan) 心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城鄉(xiang) 困境兒(er) 童、殘疾兒(er) 童和學習(xi) 成長相對落後的學生。清代詩人袁枚有一首詩寫(xie) 得很感人:“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教育的目光不能總是盯著花園裏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牆角處不起眼的苔花。

  要努力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ti) 係、教學體(ti) 係、教材體(ti) 係、管理體(ti) 係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學。凡是不利於(yu) 實現這個(ge) 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jue) 改過來。

  這裏,我要再強調一下,就是要注重教材建設。教材是傳(chuan) 播知識的主要載體(ti) ,體(ti) 現著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價(jia) 值觀念體(ti) 係,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xi) 的重要工具。教材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體(ti) 現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要求,體(ti) 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ti) 現黨(dang) 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ti) 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jia) 值觀,體(ti) 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要大力加強少數民族文字教材建設。教材建設要加強政治把關(guan) 。政治上把握不對、不到位的教材,要一票否決(jue) 。簡單貼政治標簽,不顧教材體(ti) 係完整、邏輯完備,斷章取義(yi) 塞入政治內(nei) 容,搞得不倫(lun) 不類的教材,也要不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在不同場合就教材建設提過一些要求,有關(guan) 方麵也作出了工作部署,要抓好落實。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wei) 黨(dang) 育人 為(wei) 國育才

發布時間:2024年08月31日 15:12 來源:求是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