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黨(dang) 育人 為(wei) 國育才
《求是》雜誌編輯部
育才造士,為(wei) 國之本。
教育事業(ye) 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重大使命。培養(yang) 什麽(me) 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這就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我們(men) 的教育絕不能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yang) 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文,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重要講話的一部分。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站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新時代應該“培養(yang) 什麽(me) 人”的根本問題,並用“六個(ge) 下功夫”對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精神狀態、如何培養(yang) 提出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長遠的指導意義(yi) 。
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並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係統部署。要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篇重要文章精神同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xi) 貫徹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不斷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橘子洲頭,春雨綿綿。
2024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shu) 院校區)考察調研。近代以來,這裏培養(yang) 出一批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和名師大家,毛澤東(dong) 等一大批進步青年在此立下報國之誌,投身時代洪流。
一組毛澤東(dong) 、楊昌濟等人探討科學真理的雕像,再現了“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shu) 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壯誌豪情。回望曆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感慨:“在我們(men) 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當時一批愛國者就覺得中國要強大就要辦教育”,“現在,世界又處於(yu) 一個(ge)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當代青年學子正當其時。在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更有責任共同把教育辦好、把學生培養(yang) 好,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yang) 一批批棟梁之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wei) 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jue) 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立德樹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複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3年5月,在同各界優(you) 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總書(shu) 記要求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yu) 創新創造”、“矢誌艱苦奮鬥”、“錘煉高尚品格”。
少先隊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預備隊。廣大少先隊員在少先隊這所大學校裏立誌向、修品行、練本領,從(cong) 小培養(yang) 熱愛黨(dang)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個(ge) “中國航天日”,“紅領巾愛祖國——我心中的五星紅旗”主題活動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dong) 方紅衛星發射場舉(ju) 行。圖為(wei) 當日,來自內(nei) 蒙古、甘肅、四川等地的少先隊員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dong) 方紅衛星發射塔架下敬隊禮。
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考察時,總書(shu) 記強調,“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jin) 傳(chuan) 播知識、而且傳(chuan) 授美德”,“讓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men) 心中生根發芽”。
2016年9月,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總書(shu) 記指出,“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ye) ,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2017年10月,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shu) 記強調,“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wei) 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ang) ,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
2021年9月,在陝西綏德實驗中學考察時,總書(shu) 記諄諄告誡:“泱泱大國幾千年的興(xing) 盛,教育至關(guan) 重要”,“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經過70多年總結、五千年摸索得來的,字字千金”。
2022年10月,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總書(shu) 記強調,“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3年5月,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dang) 的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言傳(chuan) 身教,常常同青少年朋友談及自己的成長故事,勉勵青少年奮鬥逐夢。論修身,總書(shu) 記以“人生的扣子從(cong) 一開始就要扣好”的生動比喻,引導青少年養(yang) 成正確的價(jia) 值取向;談學習(xi) ,總書(shu) 記回憶上山放羊、抽空看書(shu) 的知青歲月,強調青年人正處於(yu) 學習(xi) 的黃金時期,應該樹立夢想從(cong) 學習(xi) 開始、事業(ye) 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講健體(ti) ,總書(shu) 記介紹自己的體(ti) 育愛好,勉勵青少年“既把學習(xi) 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ti) 搞得棒棒的”……從(cong) 堅定信仰到樹立信心,從(cong) 為(wei) 人修身到求學擇業(ye) ,從(cong) 身心健康到創新奮鬥,總書(shu) 記深刻把握青少年成長成才的特點和規律,用青少年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指引他們(men) 邁好人生的每一步。
思想高屋建瓴,情懷深厚綿長。新時代,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切關(guan) 懷下,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ti) 製機製,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將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領推動廣大青少年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征程上展現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堅定決(jue) 心。
堅定理想信念
“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由1068名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組成的獻詞方陣發出的錚錚誓言,響徹神州大地,至今仍激蕩在億(yi) 萬(wan) 青少年心中。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19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wei) 先鋒的五四運動,喚醒了沉睡大地,開啟了一個(ge) 偉(wei) 大的覺醒年代;1921年,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先進分子建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開啟了中國革命的光明道路,掀起了改天換地的曆史巨瀾……回望百餘(yu) 年黨(dang) 史,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黨(dang) 的領導下,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譜寫(xie) 了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接續奮鬥的壯美篇章。
“功崇惟誌,業(ye) 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jue) 定事業(ye) 成敗。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這是我們(men) 對培養(yang) 什麽(me) 人的本質規定。我們(men) 培養(yang) 的人,必須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沒有這一條,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問題,反複強調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多次號召新時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樹立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信心”,強調“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緊要,不僅(jin) 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紮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wei) 之奮鬥”。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在學生中加強中國曆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改革開放史等的教育,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二是要給學生講清楚“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一被實踐證明了的曆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誌肩負起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重任。
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
2024年4月11日,一堂別開生麵的“大思政課”在重慶南開中學開講。來自天津的南開大學師生,用京劇藝術演繹可歌可泣的校史故事,與(yu) 重慶南開中學的師生一起重溫“愛國三問”的深沉力量。
“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ang) 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情講述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35年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愛國三問”的故事,強調“這三個(ge) 問題是曆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men) 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愛國主義(yi) 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自古以來,中華文明的史冊(ce) 上寫(xie) 滿了家國情懷的記憶,“屈原投江”、“蘇武牧羊”、“嶽母刺字”等故事膾炙人口,陸遊、文天祥、林則徐等人物正氣浩然,體(ti) 現出中華民族崇尚愛國的鮮明特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通過考察、座談、回信等多種方式,為(wei) 廣大青少年上了很多生動難忘的愛國主義(yi) “公開課”——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ge) 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相統一,愛國主義(yi) 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yi) 精神最重要的體(ti) 現。”
“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
一次次到校園考察,與(yu) 學生們(men) 交流,激勵廣大青年“樹立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一封封真摯回信,飽含“希望你們(men) 心係祖國,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鬥中創造精彩人生,為(wei) 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的深情囑托。
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要從(cong) 少年兒(er) 童抓起。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愛國主義(yi) 貫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一是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國意識和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二是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誌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立誌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加強品德修養(yang)
“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政課建設與(yu) 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構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核心內(nei) 容的課程教材體(ti) 係,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建設。”
2024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麵,努力培養(yang) 更多讓黨(dang) 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立德的重要性,強調“辦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教書(shu) 育人全過程”。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深刻闡述人才成長“立德為(wei) 先,修身為(wei) 本”的基本邏輯,鮮明指出“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立德修身,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德育既是學生入學的第一課,也是學生離校前的最後一課,必須貫穿學生學習(xi) 始終,貫穿學校工作各方麵各環節”。
加強品德教育,既有個(ge) 人品德,也有社會(hui) 公德、熱愛祖國和人民的大德。如何加強品德修養(yang) ?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鼓勵學生“從(cong) 小就讓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把國家、人民、民族裝在心中”;給陝西照金北梁紅軍(jun) 小學學生回信時,總書(shu) 記囑咐他們(men)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時光,努力學習(xi) ,將來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總書(shu) 記還用電影《小兵張嘎》、《英雄小八路》等少年英雄故事舉(ju) 例,寄語少年兒(er) 童“心有榜樣”,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提出明確要求:一是堅持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做到品德潤身、公德善心、大德鑄魂;二是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使學生養(yang) 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xi) 慣;三是教育引導學生從(cong) 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wei) 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學校“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作為(wei) 固本鑄魂的基礎工程,貫穿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一是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jia) 值,轉化為(wei) 學生價(jia) 值觀教育的豐(feng) 富營養(yang) ,積澱學生文化底蘊,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ang) ;二是在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讓收藏在館所裏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成為(wei) 教書(shu) 育人的豐(feng) 厚資源,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汲取中華文化精髓,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基因一代代傳(chuan) 承下去。
增長知識見識
“知識是每個(ge) 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xi) 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要通過學習(xi) 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feng) 富學識,增長見識”。
2018年5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深刻闡述學習(xi) 知識、增長見識的重要意義(yi) ,勉勵廣大青年“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學習(xi) 知識是學生的本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學習(xi) 知識的重要性。2013年在同全國各族少年兒(er) 童代表共慶“六一”國際兒(er) 童節時,總書(shu) 記強調:“想象力、創造力從(cong) 哪裏來?要從(cong) 刻苦的學習(xi) 中來。知識越學越多,知識越多越好,你們(men) 要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xi) 知識。”2014年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總書(shu) 記說:“同學們(men) 要好好學習(xi) 、天天向上,讓今天播下的種子在將來有一個(ge) 豐(feng) 碩的收獲。”2021年在廣西全州縣毛竹山村,看到人群中的孩子們(men) ,總書(shu) 記勉勵他們(men) “好好學習(xi) ,將來做有知識的一代人,用科學知識托起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托起我們(men) 現代化的中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年輕時就酷愛讀書(shu) ,在陝北農(nong) 村插隊時,聽說一個(ge) 知青有歌德名著《浮士德》,就步行30裏路去借書(shu) 。在同各界優(you) 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總書(shu) 記曾回憶自己學習(xi) 的經曆:“上山放羊,我揣著書(shu) ,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shu) 。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hui) 兒(er) 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ge) 字的多種含義(yi) ,一點一滴積累。我並不覺得農(nong) 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需要培養(yang) 好使用好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圖為(wei) 2024年5月29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職業(ye) 教育中心工業(ye) 機器人實訓室,學生進行工業(ye) 機器人操作實訓。
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如何增長知識見識提出明確要求:一方麵,要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xi) 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做到敏於(yu) 求知、勤於(yu) 學習(xi) 、敢於(yu) 創新、勇於(yu) 實踐,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另一方麵,要教育引導學生關(guan) 注世界形勢及其發展變化,成為(wei) 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人才,不僅(jin) 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使命,而且能承擔起為(wei) 世界、為(wei) 人類作貢獻的責任。
培養(yang) 奮鬥精神
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堂的大廳裏,鐫刻著1937年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陝北公學成立與(yu) 開學紀念所作的長篇題詞——
“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鬥爭(zheng) 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yu) 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wei) 著民族與(yu) 社會(hui) 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麵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yi) 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yu) 實際精神的人們(men) 。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jue) 。”
2022年5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引用了這段題詞,並進一步強調今天黨(dang) 和人民同樣需要一大批這樣的先鋒分子,“這是黨(dang) 的殷切期待,也是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li) 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hui) 閃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號召和激勵廣大青少年奮勇拚搏,把握機遇,勇擔使命。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勉勵廣大青年,“要勵誌,立鴻鵠誌,做奮鬥者”;
2021年4月,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總書(shu) 記要求廣大青年“不斷堅定‘四個(ge) 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樹立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
2022年10月,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總書(shu) 記號召廣大青年“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wei) 又善作善成,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民族複興(xing) 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hui) 有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明天。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如何培養(yang) 青少年的奮鬥精神提出明確要求:要讓青少年明白,無論任何時候奮鬥精神都不能丟(diu) ;要對學生開展時代使命和責任意識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誌向,曆練敢於(yu) 擔當、不懈奮鬥的精神,具有勇於(yu) 奮鬥的精神狀態、樂(le) 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wei) 、自強不息。
增強綜合素質
“新時代中國兒(er) 童應該是有誌向、有夢想,愛學習(xi) 、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鬥,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好兒(er) 童。”
2023年5月3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強調,少年兒(er) 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力、身體(ti) 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麵的培養(yang) 缺一不可。
好的教育,不僅(jin) 僅(jin) 是知識的傳(chuan) 遞,讓孩子通過學習(xi) 擁有高尚的品德、創新的思維、健康的體(ti) 魄、良好的審美、勞動的習(xi) 慣,都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從(cong) 批示要求“共同嗬護好孩子的眼睛”,到回信強調美術教育“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再到勉勵孩子們(men) “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zheng) 著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加強綜合素質教育格外關(guan) 切。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強調,“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麵發展”,“要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ang) 綜合能力”,並從(cong) 多方麵提出明確要求。
關(guan) 於(yu) 創新教育,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創新教育貫穿教育活動全過程”,“鼓勵學生善於(yu) 奇思妙想並努力實踐,以創造之教育培養(yang) 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
關(guan) 於(yu) 身體(ti) 素質培養(yang) ,總書(shu) 記要求“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ti) 育課,幫助學生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
關(guan) 於(yu) 美育,總書(shu) 記要求“全麵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
關(guan) 於(yu) 勞動教育,總書(shu) 記要求“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要采取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有效措施,加強勞動教育,組織好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養(yang) 成勞動習(xi) 慣,學會(hui) 勞動、學會(hui) 勤儉(jian) ”。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麵發展。形式多樣的學術實踐競賽,對培養(yang) 大學生科學精神、全麵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8月17日至18日,2024中國大學生飛行器設計創新大賽中部賽區選拔賽在天津舉(ju) 行。圖為(wei) 參賽選手調試飛行器。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清代詩人袁枚的詩,闡述深刻的道理:每個(ge) 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ge) 體(ti) ,稟賦、才能、愛好和特長不盡相同,不能隻關(guan) 注學習(xi) 好的學生,使很多學生被忽視、被遺忘,體(ti) 會(hui) 不到學習(xi) 的成就和成長的快樂(le) ,越來越沒有信心。總書(shu) 記要求:“以分數貼標簽的做法必須徹底改!”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激勵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相信每一個(ge) 學生都是可塑之才,善於(yu) 發現每一個(ge) 學生的閃光點和特長。特別是要關(guan) 心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城鄉(xiang) 困境兒(er) 童、殘疾兒(er) 童和學習(xi) 成長相對落後的學生”。
讓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必須努力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ti) 係、教學體(ti) 係、教材體(ti) 係、管理體(ti) 係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學。凡是不利於(yu) 實現這個(ge) 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jue) 改過來”。教材是教育教學的關(guan) 鍵要素、立德樹人的基本載體(ti) ,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總書(shu) 記特別強調要注重教材建設,加強政治把關(guan) ,使教材“體(ti) 現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要求,體(ti) 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ti) 現黨(dang) 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ti) 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jia) 值觀,體(ti) 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
百舸爭(zheng) 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堅持把鑄魂育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源源不斷培養(yang) 造就一批又一批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接續書(shu) 寫(xie) 教育強國、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新篇章!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