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北京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的留守商戶和采購年貨的群眾(zhong) 視頻連線。
新發地商戶王惠東(dong) 回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特別強調民生商品的產(chan) 銷保供,“當時總書(shu) 記提到糧、油、肉、蛋、奶、果蔬,後邊專(zhuan) 門還加了一個(ge) ‘菌’字,總書(shu) 記對產(chan) 品的豐(feng) 富性非常重視”。
三十多年前,剛到福建寧德工作的習(xi) 近平,創造性地提出“大食物觀”。他在1992年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shu) 中寫(xie) 道:“過去講的糧食隻是狹隘地理解為(wei) 就是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為(wei) 綱的舊觀念。”
2013年,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其中提出:聚焦解放和發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力,探索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徑。
2015年,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樹立大農(nong) 業(ye) 、大食物觀念”。
在2017年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闡述了新時代大食物觀的內(nei) 涵,總書(shu) 記說:“現在講糧食安全,實際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men) 轉變觀念,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食物總消費量從(cong) 1978年的每人每年515公斤,增長到每人每年超過1400公斤。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原糧消費,由1978年每人每年近248公斤,下降到130公斤。
減少主食攝入、增加副食攝入,注重食物種類多樣性和營養(yang) 搭配。現在,蛋奶果蔬菌等這些一直被我們(men) 稱作“副食”的食物,也逐漸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堅持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是守護人民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應有之義(yi) ,是中國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看準了”的必由之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