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近6000件瓷坯入窯,始建於(yu) 明末的徐家窯點火複燒。景德鎮用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老柴窯,展示著傳(chuan) 統瓷器燒製技藝。
千年窯火不熄,淬煉出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108條曆經千年的老城裏弄、600餘(yu) 年的禦窯廠遺址、400餘(yu) 年的明清窯作群落,今天的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正在重現古籍中“陶陽十三裏,煙火十萬(wan) 家”的繁華。
2023年10月1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江西景德鎮考察,這是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之後總書(shu) 記首次國內(nei) 考察。在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他詳細了解陶瓷文化保護與(yu) 傳(chuan) 承情況,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自古至今從(cong) 未斷流,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叮囑大家要“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li) 的名片擦得更亮”。
一個(ge) 景德鎮,半部陶瓷史。這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牽掛的城市,過去10年,曾在困境與(yu) 阻力中徘徊,又在覺醒與(yu) 改革中重生。2014年,是全麵深化文化體(ti) 製改革開局之年,景德鎮啟動禦窯廠等曆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期待用改革帶動陶瓷文化和城市的複興(xing) 。
2015年3月,三位在考古界享有盛譽的文物專(zhuan) 家,聯名給中央寫(xie) 了一封信,信中關(guan) 於(yu) “禦窯廠遺址出土的上千萬(wan) 件瓷片,連存放和保護都很困難”的細節,引起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高度重視。
這封信的背後,是景德鎮的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禦窯廠遺址,代表中國古代製瓷文明的高峰,卻一直被各類民宅和辦公樓擠占,遺址保護利用一度成為(wei) 難啃的硬骨頭。
收到信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年之內(nei) 先後兩(liang) 次就禦窯廠遺址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搶救第一”的原則下,景德鎮擴大禦窯廠遺址保護範圍,正式啟動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一個(ge) 以禦窯廠遺址為(wei) 中心的陶瓷文化都市,在景德鎮規劃藍圖上鋪陳開來。
2019年5月,總書(shu) 記在考察江西時,提出“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chuan) 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為(wei) 景德鎮擘畫了一個(ge) 新未來。三個(ge) 月後,作為(wei) 一項重要國家戰略,景德鎮獲批成為(wei) 全國唯一文化類試驗區。
一係列試驗區先行先試的舉(ju) 措,成為(wei) 推動景德鎮深化改革的新引擎……瓷器,曾作為(wei) 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號,承載了責任與(yu) 榮光。而今天的景德鎮,正在探索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城市的發展之路,“千年瓷都”將如何講述屬於(yu) 今天的中國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