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親(qin) 切會(hui) 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向他們(men) 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勉勵他們(men) 再接再厲,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wei) 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今年是毛澤東(dong) 同誌批示學習(xi) 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60年來,“楓橋經驗”為(wei) 什麽(me) 能夠曆久彌新?新時代“楓橋經驗”有哪些突出的特點?今天我們(men) 就去“楓橋經驗”的發源地浙江省紹興(xing) 市探尋答案。
在浙江省紹興(xing) 諸暨市楓橋鎮,每天來參觀楓橋經驗陳列館的觀眾(zhong) 絡繹不絕。“楓橋經驗”是指上世紀60年代初,諸暨楓橋鎮幹部群眾(zhong) 創造的“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jue) ,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經驗。從(cong) 此,“楓橋經驗”成為(wei) 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麵旗幟。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指示,要充分珍惜“楓橋經驗”,大力推廣“楓橋經驗”,不斷創新“楓橋經驗”。2013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堅持好、貫徹好。60年來,“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持續發展,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楓橋經驗”。
新時代“楓橋經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牢牢抓住基層基礎,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防範化解在基層。這幾年,諸暨從(cong) 建立健全長效機製著手,完善社會(hui) 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製,推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規範化、製度化、法治化。諸暨建起了市鎮村三級社會(hui) 治理中心,群眾(zhong) 有了矛盾糾紛,“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就能得到調解。
在楓橋鎮社會(hui) 治理中心,綜合受理前台實行矛盾糾紛和問題一站式受理。這裏整合了較強的矛盾糾紛調解力量,包括多個(ge) 專(zhuan) 業(ye) 調解組織、公檢法專(zhuan) 門力量、律師、鄉(xiang) 賢和社會(hui) 組織。這裏還配備了一支24小時值班的非警務民情110隊伍,可以隨時出動,到現場處置矛盾糾紛。
杜黃新村網格員上報的土地糾紛事件,是村裏之前沒有調解成功的糾紛。發生矛盾糾紛的兩(liang) 位村民這天又在自留田裏發生激烈爭(zheng) 吵。民情110專(zhuan) 業(ye) 力量接報後立即到達現場,了解記錄了案情。多年來,村民阮某和陳某的自留地一直挨著,以前阮某的自留地一直交給別人耕種,今年準備自己來種,發現原來寬4米的自留地隻剩下2米寬,認為(wei) 陳某侵占了她的自留地。雙方爭(zheng) 執不下,村幹部決(jue) 定請雙方到村社會(hui) 治理服務中心的共享法庭去調解。
在杜黃新村共享法庭,調解員拿出了村裏老的自留地劃分底冊(ce) ,證明了村民陳某的自留地隻有7米多寬,的確多占了村民阮某2米寬自留地。為(wei) 了讓陳某心服口服,調解員現場聯係法官通過視頻普法。經過法官的普法教育,村民陳某同意接受調解,歸還多占的自留地,向阮某道歉。
杜黃新村共享法庭是三年前建設的,遇到疑難矛盾糾紛,通過一根網線就可以視頻聯席法官。為(wei) 了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層治理的引導和疏導端用力,諸暨市在每個(ge) 村都建有共享法庭,共享法庭實行“1+5+N”工作機製,除了庭務主任、聯席法官,共享法庭還配備了聯席民警、人民調解員、聯席律師和婦女幹部。目前,諸暨市共建有545家共享法庭,2022年共享法庭聯席法官總計參與(yu) 指導調解4700多次。
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法院楓橋人民法庭庭長杜敏麗(li) :“把後端力量移到了前端,把更多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消滅在前端,後麵的訴訟相當於(yu) 案件量也慢慢減少。”
在諸暨市,超過90%的基層矛盾糾紛都在村和鎮社會(hui) 治理中心得到化解,隻有10%的矛盾糾紛需要分流到諸暨市社會(hui) 治理中心去化解。這些矛盾糾紛往往是各類“疑難雜症”或者是跨部門、跨區域的疑難糾紛。諸暨市級社會(hui) 治理中心就像一個(ge) 製度化、標準化、規範化的“矛盾糾紛綜合醫院”,通過一個(ge) 窗口掛號,就能前往對症的門診“看病”。
在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調委會(hui) ,記者見到正在接受調解的市民章先生。他的父親(qin) 今年7月駕駛摩托車與(yu) 一輛小轎車發生碰撞,導致受傷(shang) 住院。小轎車司機負主要責任,章先生與(yu) 保險公司因為(wei) 賠償(chang) 費發生了矛盾糾紛。
經過調解員與(yu) 保險公司反複溝通,最後賠償(chang) 金定為(wei) 18000元。調解協議達成後,調解員馬上幫章先生申請了司法確認,讓調解協議獲得法院強製執行力。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也入駐社會(hui) 治理中心,和調解組織在同一層辦公。
在諸暨市社會(hui) 治理中心,記者還見到一位貴州來的務工人員,通過調解,拿回了拖欠的工資。
諸暨市社會(hui) 治理中心處理矛盾糾紛,實行的是“一窗受理、調解優(you) 先、訴訟斷後”的工作機製。疑難複雜矛盾糾紛一次調解不成,還可以流轉到天平調解工作室進行訴前調解。天平調解工作室匯聚了20多名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調解經驗豐(feng) 富。
諸暨市三級社會(hui) 治理中心運行以來,效果明顯。2022年,全市矛盾糾紛化解率提升了25%,今年1至9月份又提升了20%左右。同時,基層治理各方麵的數據都匯總到社會(hui) 治理中心,在數字化技術支撐下,對矛盾糾紛的預警能力也在提升。
以諸暨市為(wei) 示範,目前紹興(xing) 市各區縣都逐步建立起三級社會(hui) 治理中心,整合相關(guan) 解紛平台和力量,不斷織密矛盾糾紛化解體(ti) 係,不斷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能力。互聯網時代,矛盾和意見在線下也在線上。紹興(xing) 市還積極開發建設“浙裏興(xing) 村治社”“數智楓橋”等應用,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基層社會(hui) 治理。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如今已經成為(wei) “中國之治”的一張重要名片。從(cong) 遼寧沈陽牡丹社區的“三零”工作法,到福建明溪縣“僑(qiao) 鄉(xiang) 楓橋”解紛工作法;從(cong) 舟山的海上“楓橋經驗”到寧夏打造“塞上楓橋”……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緊緊依靠群眾(zhong) 探索創新,我們(men) 才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
(整理自2023年11月6日《焦點訪談》)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