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調查研究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編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是調查研究的典範,他們(men) 深入實際、深入群眾(zhong) 調查研究的精神以及方法值得今天領導幹部學習(xi) 和借鑒。

  毛澤東(dong) 一生對調查研究極其重視,認為(wei) “調查研究極為(wei) 重要”,並給我們(men) 留下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著名論斷,如:“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做領導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親(qin) 身的調查研究去解決(jue) 問題”“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jue) 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jue) 問題”“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要有正確的措施,就要做調查研究工作”“沒有調查研究,是不能產(chan) 生正確的具體(ti) 政策的”“今天需要我們(men) 調查,將來我們(men) 的兒(er) 子、孫子,也要作調查,然後,才能不斷地認識新的事物,獲得新的知識”等等。可以說,我們(men) 黨(dang) 的調查研究傳(chuan) 統和作風,是在毛澤東(dong) 的倡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毛澤東(dong) 本人就是調查研究的行家和高手,他在極其繁重的革命和建設工作中,親(qin) 自做過或組織過無數次深入細致的調查。我們(men) 僅(jin) 僅(jin) 從(cong) 下麵幾次集中調查中,便可以看出毛澤東(dong) 是如何做調查研究的。

  戰爭(zheng) 年代,作了大量的調查並親(qin) 自撰寫(xie) 調查報告,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等著名論斷,把調查作為(wei) “決(jue) 定政策的基礎”。

  僅(jin)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dong) 就在農(nong) 村專(zhuan) 門做過十幾個(ge) 係統的調查。對在嚴(yan) 酷革命戰爭(zheng) 環境下所做過的調查研究工作以及形成的調查報告,毛澤東(dong) 有著極為(wei) 深刻的記憶。但由於(yu) 條件和環境惡劣,一些調查報告損失了,毛澤東(dong) 痛心地說:“失掉別的任何東(dong) 西,我不著急,失掉這些調查(特別是衡山、永新兩(liang) 個(ge) ),使我時常念及,永久也不會(hui) 忘記”。除了已經痛失的“永久也不會(hui) 忘記”的調查報告以外,毛澤東(dong) 還留下了一些有重要價(jia) 值的調查報告。從(cong) 這些調查活動和報告中,我們(men) 可以看出,毛澤東(dong) 凡作調查,目的都非常明確,針對性也很強。調查期間都是親(qin) 自做記錄,結束後又親(qin) 手撰寫(xie) 調查報告。

  毛澤東(dong) 早期留下的大量詳盡的調查筆錄和他自己整理的調查報告,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些調查報告,長的達幾萬(wan) 字,短的不足2000字。他寫(xie) 的《尋烏(wu) 調查》,就有8萬(wan) 多字。也就是在作尋烏(wu) 調查期間,毛澤東(dong) 於(yu) 1930年5月從(cong) 理論上總結了調查研究與(yu) 馬克思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之間不可分割的關(guan) 係,寫(xie) 下了《調查工作》一文,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觀點,其中最著名的是“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一切結論產(chan) 生於(yu) 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在它的先頭”等論斷。他還特別強調了“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chan) 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等馬克思主義(yi) 觀點,指明了隻有調查研究才能產(chan) 生馬克思主義(yi) 世界觀的道理,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必須同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途徑。1931年4月,他又在起草一份關(guan) 於(yu) 調查工作的通知時提出兩(liang) 個(ge) 響亮的口號:“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這一時期,隨著調查研究的深入,以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為(wei) 精髓的毛澤東(dong) 思想也開始有了雛形和基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調查研究的理論和實踐也開辟出正確途徑。

  到了延安時期,正是伴隨著調查研究和解決(jue) 問題的步伐,毛澤東(dong) 思想走向成熟。為(wei) 了引導全黨(dang) 搞好調查研究,毛澤東(dong) 花了幾年工夫,盡其所有收集了自己以往有關(guan) 農(nong) 村調查的一些報告,編印了《農(nong) 村調查》一書(shu) ,其目的是“為(wei) 了幫助同誌們(men) 找一個(ge) 研究問題的方法”。到1941年春天這本書(shu) 即將付印的時候,他在序言中特別強調:“必須明白:群眾(zhong) 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men) 自己則是幼稚可笑的”。並告誡黨(dang) 內(nei) ,如果我們(men) 的同誌“還保存著一種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的作風,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卻在那裏擔負指導工作,這是異常危險的現象”。這年8月1日,中共中央專(zhuan) 門發出了毛澤東(dong) 起草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調查研究的決(jue) 定》,明確提出“係統的周密的社會(hui) 調查,是決(jue) 定政策的基礎”。不久,毛澤東(dong) 又進一步以戰略家的高瞻遠矚,發人深省地對黨(dang) 的高級幹部們(men) 說:“不調查不研究就不得了,就要亡國亡黨(dang) 亡頭”。

  在整個(ge) 革命戰爭(zheng) 期間,由於(yu) 毛澤東(dong) 大力推動全黨(dang) 搞調查研究等一係列活動,使黨(dang) 的整個(ge) 作風得到了根本好轉,我們(men) 黨(dang) 也才能真正擔負起民族獨立解放的曆史重任。

  20世紀50年代開展“十大關(guan) 係”調查,開始全麵探索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提出調研材料不要“枯燥無味、千篇一律”,要“有骨有肉,生動活潑”。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局部執政走向全國執政,麵對的是一個(ge) 全新的局麵和更為(wei) 複雜的世界,黨(dang) 內(nei) 大多數同誌情況不熟悉、能力不足和水平不夠的危機加大。如何適應新形勢、解決(jue) 新問題?就在新中國成立的當月,針對當時的綏遠省有關(guan) 幹部在開展工作和搞生產(chan) 建設過程中出現不了解情況、不懂業(ye) 務和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等問題,毛澤東(dong) 說:“我們(men) 有許多同誌,對新情況、新事物不作調查研究,自己又不懂得,不懂貨就不識貨,這怎麽(me) 能辦好事情呢?”他明確提出,我們(men) 的幹部要“注意研究情況”“懂得新的工作方法”。並進一步提醒黨(dang) 內(nei) 幹部說:現在共產(chan) 黨(dang) 成了全國性的大黨(dang) ,我們(men) 有責任搞好各個(ge) 方麵的工作,否則會(hui) 引起不滿,會(hui) 被人罵,甚至會(hui) 被推翻。

  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如何使我們(men) 的幹部了解新情況、懂得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這是毛澤東(dong) 思考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到了1956年,為(wei) 了摸清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ge) 方麵所發生的新變化和出現的新問題,並為(wei) 即將召開的黨(dang) 的八大作準備,毛澤東(dong) 等中央主要領導同誌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麵、係統、深入的調查研究。

  毛澤東(dong) 的調查研究活動曆時兩(liang) 個(ge) 多月,他先後聽了34個(ge) 經濟部門的工作匯報。隨後,他又用了6天時間,聽取國家計委關(guan) 於(yu) 第二個(ge) 五年計劃的匯報。為(wei) 進一步了解各地方的工業(ye) 、運輸、財貿等方麵的情況,毛澤東(dong) 和中共中央還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黨(dang) 委從(cong) 10個(ge) 方麵準備經濟工作的匯報材料,並提出:匯報材料中“應當有形象的材料,有批評,有議論,有主張。不要枯燥無味,千篇一律”;“內(nei) 容好,寫(xie) 得有骨有肉,生動活潑,不妨長一點,否則宜短,幾千字也可以”。就是在這次集中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毛澤東(dong) 先後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和最高國務會(hui) 議上作了《論十大關(guan) 係》的講話,闡述了兩(liang) 個(ge) 多月來中央進行調查研究的一些認識成果。毛澤東(dong) 後來在談到《論十大關(guan) 係》中的重要思想是怎麽(me) 形成的時,曾這樣說過:“那個(ge) 十大關(guan) 係怎麽(me) 出來的呢?我在北京經過一個(ge) 半月,每天談一個(ge) 部,找了34個(ge) 部的同誌談話,逐步形成了那個(ge) 十條。如果沒有那些人談話,那個(ge) 十大關(guan) 係怎麽(me) 會(hui) 形成呢?不可能形成”。這次調查,也是毛澤東(dong) 在新中國成立後對經濟工作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係統調查,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全麵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的重要開端。

  20世紀60年代多次倡導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要求領導幹部“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jue) 心”。

  自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後,高指標和“共產(chan) 風”盛行,主觀上的工作失誤和客觀上的嚴(yan) 重自然災害,導致進入60年代我國國民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嚴(yan) 重困難。在嚴(yan) 峻的形勢麵前,毛澤東(dong) 等中央領導人很快就意識到,“不明了情況是很危險的”,原來的許多認識並不符合客觀實際。當務之急是正確認識客觀實際並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怎樣才能做到“情況明,決(jue) 心大,方法對”呢?毛澤東(dong) 認為(wei) ,首要的甚至唯一的方法,是全黨(dang) 同誌特別是黨(dang) 的領導幹部下去搞調查研究。他說:“我的經驗曆來如此,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jue) 了。”

  為(wei) 此,他三次號召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第一次是1960年底至1961年初,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hui) 議上,毛澤東(dong) 向全黨(dang) 發出號召說:“請同誌們(men) 回去後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jue) 心。”第二次是在隨後召開的黨(dang) 的八屆九中全會(hui) 上,毛澤東(dong) 提出希望1961年“成為(wei) 一個(ge) 調查年,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第三次是1961年3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央工作會(hui) 議上,毛澤東(dong) 批評一些幹部:“大家做官了,不做調查研究了。”他還強調,“做領導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親(qin) 身的調查研究去解決(jue) 問題。書(shu) 麵報告也可以看,但是這跟自己親(qin) 身的調查是不相同的”。

  在三次提倡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期間,毛澤東(dong) 特別強調:“現在我們(men) 中央搞的文件,如果沒有具體(ti) 措施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要有正確的措施,就要做調查研究工作。”“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不調查沒有發言權,必須成為(wei) 全黨(dang) 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的首要準則。”

  在毛澤東(dong) 的號召下,20世紀60年代初,中央領導同誌帶頭深入基層搞調查,留下了許多調查研究的精彩篇章,這對於(yu) 摸清經濟社會(hui) 各方麵實情,作出實事求是的正確調整,克服嚴(yan) 重困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毛澤東(dong) 發起的這次全黨(dang) 大規模的調查研究活動,對轉變黨(dang) 的作風、恢複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直接的推動作用;也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認識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作出科學決(jue) 策、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延伸閱讀

  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與(yu) 調查研究

  毛澤東(dong) 怎樣開展調查研究

  毛澤東(dong) 開展調查研究的五種方法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2日 12:00 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