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開展調查研究的五種方法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毛澤東(dong) 是我們(men) 黨(dang) 身體(ti) 力行、率先垂範、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光輝典範。毛澤東(dong) 多次說過:“我的經驗曆來如此,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jue) 了。打仗也是這樣,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他的調查研究與(yu) 眾(zhong) 不同,具有獨特的方法。

  了解群眾(zhong) 的第一步,應當是“察言觀色”。1943年冬,魯中區委書(shu) 記江華到延安中央黨(dang) 校學習(xi) 。毛澤東(dong) 見到他後,詢問起山東(dong) 和沿途見到的群眾(zhong) 生活情況。江華匯報說,一路走馬觀花,沒有深入了解,隻看到一些表麵現象。毛澤東(dong) 因此教導說:我們(men) 的幹部,每到一個(ge) 地方,要察言觀色。察言觀色,就是看老百姓吃得怎麽(me) 樣,穿得怎麽(me) 樣,臉色怎麽(me) 樣,情緒怎麽(me) 樣,通過這些現象的觀察,就了解到了群眾(zhong) 生活的基本情況。當然,這還是不夠的,但了解群眾(zhong) 的第一步,應當是察言觀色。江華晚年由衷地說,毛主席的這番教導使他受益終身。

  1928年1月5日,毛澤東(dong) 率領工農(nong) 革命軍(jun) 進了遂川縣城。城裏家家戶戶關(guan) 著門,沒有一個(ge) 人影。當時小街上住著一個(ge) 老頭,他的兒(er) 子和媳婦聽信白軍(jun) 的謠言,都進山藏起來了。這個(ge) 老頭因腿部傷(shang) 腫,來不及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著,已經兩(liang) 餐沒有飯吃了。門被推開了,有人走近他輕聲輕語地問:“老伯,你好哇!”老頭詫異地睜開雙眼,問道:“你是什麽(me) 人?”毛澤東(dong) 親(qin) 切地說:“大伯,我們(men) 是工農(nong) 革命軍(jun)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老頭的神色與(yu) 腿傷(shang) ,發現傷(shang) 口紅腫化膿,便叫一個(ge) 戰士弄來一撮鹽,泡水給老頭洗傷(shang) 口,又叫一個(ge) 戰士拿來一小袋米,為(wei) 老伯熬粥。老伯非常感動,便把滿腹話語向毛澤東(dong) 傾(qing) 訴,並表示要把藏在山上的兒(er) 子和媳婦叫回來,把左鄰右舍喊回來。

  1933年4月,臨(lin) 時中央政府從(cong) 瑞金葉坪遷到沙洲壩。一天傍晚,毛澤東(dong) 看到一位老伯從(cong) 池塘裏挑來的飲用水很不幹淨,並了解到多年來村民們(men) 吃水一直很難。第二天一大早,毛澤東(dong) 便到村裏村外察看,思考著把烏(wu) 雞嶺下的泉水引進村子裏的辦法,然後組織幹部戰士用大楠竹做材料,鋪設了一條簡易的水管,暫時解決(jue) 了飲水的問題。之後他又繼續帶著區鄉(xiang) 幹部和紅軍(jun) 戰士,跋涉幾十裏去尋找水源,親(qin) 自勘定了章義(yi) 坑、峨公坑等幾個(ge) 水庫壩址。同時又從(cong) 民眾(zhong) 生活長遠著想,決(jue) 定在村裏打井。後來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在井台上豎起一塊“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的紀念碑。

  通過身邊警衛人員搞調查研究。1955年5月14日,毛澤東(dong) 在中南海頤年堂庭院裏接見了中央警衛局幹部大隊一中隊全體(ti) 指戰員。毛澤東(dong) 親(qin) 自給他們(men) 下達了一項任務:增加一項調查工作。

  為(wei) 了使警衛幹部和戰士充分認識回鄉(xiang) 調查的意義(yi) ,毛澤東(dong) 進一步闡述說:我想的這個(ge) 辦法實在好,通過你們(men) 和廣大農(nong) 民聯係起來了,建立了關(guan) 係。我通過你們(men) ,你們(men) 通過農(nong) 民,把情況了解上來,這就是搞調查。

  遵照指示,警衛部隊把幹部戰士回農(nong) 村調查當成一項重要工作,組織他們(men) 分期分批回鄉(xiang) 探親(qin) 搞調查。回京以後,毛澤東(dong) 親(qin) 自聽取他們(men) 的匯報,認真批閱他們(men) 的調查報告並進行耐心的指導。

  與(yu) 此同時,毛澤東(dong) 還鼓勵警衛幹部和戰士多同家裏和親(qin) 友通信,把它作為(wei) 調查的一種方式,並要求“把回信拿給我看,那我就消息靈通了”。通過這種辦法,既詳細地了解了農(nong) 村和農(nong) 民的情況,也提高了警衛幹部和戰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幫助他們(men) 很好地進步成長,可謂一舉(ju) 兩(liang) 得。

  從(cong) 閱讀研究報紙和史籍中發現重要重大問題。長征途中,毛澤東(dong) 千方百計地尋找報紙,在一張舊報紙上發現了劉誌丹的紅二十六軍(jun) 在陝北建立蘇區根據地的消息,因此決(jue) 定將中央紅軍(jun) 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北。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決(jue) 定從(cong) 部隊中挑選一批優(you) 秀幹部出任外交官。1950年3月10日,毛澤東(dong) 接見了即將出國赴任的黃鎮、姬鵬飛、韓念龍等人。毛澤東(dong) 希望“將軍(jun) 大使”不辱使命,並叮囑:你們(men) 到國外當大使仍要發揚在部隊的長處,也要開展調查研究。要“學點駐在國的語言文字,隻有懂得外語,才能閱讀當地報紙,才能和別人交談,也才能做好調查研究”。毛澤東(dong) 還提醒他們(men) :對於(yu) 通過調查而了解到的情況,必須加以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接著,毛澤東(dong) 舉(ju) 例說:比如,在一個(ge) 地方看到有冷卻塔,再觀察一下周圍,看到配套的建築設施,經過分析綜合,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ge) 發電廠。

  1970年12月,李德生受命擔任北京軍(jun) 區司令員。為(wei) 此,毛澤東(dong) 專(zhuan) 門同李德生談話,對他說:“你看過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嗎?這是一部軍(jun) 事地理的參考書(shu) ,要找來看看,先讀有關(guan) 華北部分。你知道北京為(wei) 什麽(me) 叫燕京,北京最早的居民點在哪裏?當北京軍(jun) 區司令員,要了解北京的曆史地理,了解華北的曆史地理。”顧祖禹為(wei) 清朝初年人,所作《讀史方輿紀要》是研究中國軍(jun) 事史、曆史地理的重要文獻。與(yu) 閱讀和研究報紙上的消息一樣,毛澤東(dong) 要李德生通過閱讀和研究《讀史方輿紀要》,了解認識北京和華北平原在中國地緣政治中的極端重要性。

  從(cong) 群眾(zhong) 的冤屈、牢騷的言論中尋求需要調查研究的問題。一些群眾(zhong) 在生活中蒙受冤屈的時候,便會(hui) 說一些過激的話、牢騷的話。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毛澤東(dong) 都能認真對待,冷靜分析,從(cong) 自身方麵查找原因,通過調查研究弄清真相,實事求是、分清是非,如果錯了就立即改正。

  1941年6月的一天,陝甘寧邊區政府召開縣長聯席會(hui) 議,突然天降大雨,電閃雷鳴,參加會(hui) 議的延川縣代縣長不幸被雷電擊死。同時,一位農(nong) 民的一頭驢也被雷擊而亡,這個(ge) 農(nong) 民逢人便說關(guan) 於(yu) 毛澤東(dong) 的牢騷怪話,非常刺耳。有人把情況報告到毛澤東(dong) 那裏。毛澤東(dong) 得知此事後,沒讓保衛部門去追查說這話的人,而是深刻反思工作中到底有哪些失誤和過錯,竟然激起群眾(zhong) 如此強烈的不滿和憤怒。後來他派人專(zhuan) 門去群眾(zhong) 中調查了解,很快就弄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原來是陝北不到一百三四十萬(wan) 人口的地方,一年就要征20萬(wan) 擔公糧,有的老百姓實在負擔不起,因而產(chan) 生了不滿情緒。毛澤東(dong) 得知原因後,馬上與(yu) 有關(guan) 方麵研究商量,建議征糧減到16萬(wan) 擔。同時,號召開展大生產(chan) 運動,自己動手,豐(feng) 衣足食,減輕百姓負擔。消息很快在陝北各地傳(chuan) 開了,廣大群眾(zhong) 拍手稱讚。

  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毛澤東(dong) 對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備至,有一股發自內(nei) 心的真摯情感,習(xi) 慣把向人民群眾(zhong) 作調查的過程當作是幫助人民群眾(zhong) 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困難的過程。

  1952年10月,毛澤東(dong) 到河南考察。一位老漢問起了自己最關(guan) 心的問題:“這鹽堿地有法治嗎?這黃河水害有法治嗎?”之後,毛澤東(dong) 就把治理黃河的事情時常掛在心上。僅(jin) 從(cong) 1953年到1955年,他3次聽取河南省委和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負責人關(guan) 於(yu) 治理黃河情況的匯報,提出了許多帶有長遠指導意義(yi) 的意見。

  1954年夏天,毛澤東(dong) 在北戴河住了一段時間。每天辦公之餘(yu) ,他愛到海裏去遊泳。有一天,毛澤東(dong) 遊得很遠。當聽說海上有一條漁船時,毛澤東(dong) 上了船,不等擦幹身上的海水便與(yu) 老漁民聊上了。

  老漁民沒有認出毛澤東(dong) 。毛澤東(dong) 和老漁民都很高興(xing) ,聊的話題也很寬。老漁民因要去賣掉今天捕到的螃蟹,沒有過多的工夫陪毛澤東(dong) 聊天,說著說著便要走。

  毛澤東(dong) 追著喊:“多聊聊,多聊會(hui) 兒(er) 我把你船上的螃蟹全買(mai) 了。”

  老漁民有些不相信地說:“你別拿我開心了。”

  毛澤東(dong) 一本正經地說:“老同誌你別不相信人哪,你跟我一道走麽(me)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老漁民這算吃了定心丸:“行,我跟你走。現你嘮嗑什麽(me) 都行。”

  毛澤東(dong) 問:我就要聽聽你那村互助組為(wei) 啥不團結?

  老漁民談得真真切切、有聲有色。上了岸,老漁民把螃蟹一下子全倒下了,拿到錢,毛澤東(dong) 和他握手告別。老漁民邊走邊說:“今天交了好運。”

  但他始終不知讓他交好運的究竟是誰。

發布時間:2023年04月21日 08:16 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