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川北地區開展黨(dang) 的地下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全心全意為(wei) 百姓造福,恪盡職守推動地方發展,是群眾(zhong) 心中的“草鞋書(shu) 記”;離休後,他帶領群眾(zhong) 植樹造林,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父老鄉(xiang) 親(qi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周老革命”。
“是大巴山的人民成就了我。我要為(wei) 人民服務到底!”“七一勳章”獲得者、93歲的周永開堅定地說,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高於(yu) 一切。
冒著生命危險 開展黨(dang) 的工作
【砍頭也嚇不退的地下黨(dang) 員】
1928年,周永開出生於(yu) 四川巴中一戶農(nong) 民家中。他幼年喪(sang) 母,祖父與(yu) 父親(qin) 靠給地主做長工為(wei) 生。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舊社會(hui) 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他看在眼裏。
少年周永開常常想念長征離開的紅軍(jun) ,紅軍(jun) 從(cong) 不欺壓百姓。
1943年,周永開來到化成小學求學。這是中共地下黨(dang) 恢複在川北活動的大本營。學校老師大多是地下黨(dang) 員,經常給孩子們(men) 講革命道理。1945年,周永開17歲。一天夜裏老師王樸庵摸黑約他到學校後山:“你想找共產(chan) 黨(dang) ,你怕不怕死,會(hui) 不會(hui) 背叛?”
當時學校裏遊走著軍(jun) 閥的密探,隨時可能舉(ju) 起屠刀。周永開沒有一絲(si) 猶豫,他斬釘截鐵地說:“我絕不怕死!永不背叛。”
黑夜裏,他舉(ju) 手宣誓:“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48年,周永開任中共地下黨(dang) 達縣地區通南巴平(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中心縣委組織委員,兼任巴中縣委書(shu) 記,在敵人的刀口下堅持鬥爭(zheng) 。
【緊密團結農(nong) 民 搞起武裝起義(yi) 】
周永開做組織工作成效顯著。到1949年下半年,通、南、巴、平共發展黨(dang) 員1300多人,建立區委16個(ge) ,支部70多個(ge) 。為(wei) 鬥爭(zheng) 需要,他發展妻子吳應明入黨(dang) ,化名“鬆君”的她常常將通信情報藏在身上,送往四麵八方。
那時周永開夫婦剛有第一個(ge) 孩子。“鬆君”有一次穿過敵人崗哨,孩子受驚哭出聲,她立刻死死捂住孩子的嘴,孩子難受地掙紮……任務歸來,周永開後怕地說:“孩子取名周平吧,希望她能平安。”
臨(lin) 近解放,上級指示武裝起義(yi) 。“需要槍,去成都搞。那時每5家百姓就有1個(ge) 特務盯著,搞殺頭連坐,沿途都是關(guan) 卡。”周永開回憶,“我們(men) 把槍藏在白蠟裏,裝作販賣白蠟,有驚無險把槍運回巴中,搞起了武裝起義(yi) 。”
當時,國民黨(dang) 正規軍(jun) 一個(ge) 師開到附近。地下武裝發動手拿大刀長矛的群眾(zhong) ,將敵軍(jun) 三個(ge) 團分割包圍。周永開等指揮農(nong) 民武裝,將槍炮武裝的敵師繳械,俘敵2400餘(yu) 人,繳獲子彈10萬(wan) 餘(yu) 發。
草鞋彰顯信仰 口碑銘記功勳
【一雙草鞋 穿出勞動本色】
新中國成立後,周永開先後擔任原巴中縣委書(shu) 記、原達縣地委副書(shu) 記,留下“草鞋書(shu) 記”的美名。
巴中地處大巴山深處,屬喀斯特地貌,常年幹旱。新中國成立前,沒有一輛汽車,沒有一處水利工程,人稱“野巴州”,老鄉(xiang) 常常望天求雨。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xing) 。周永開等幹部規劃興(xing) 建化成水庫,召集3萬(wan) 多民工日夜奮戰。他常常步行10餘(yu) 公裏到工地,和老百姓一起修水庫挑土方,晚上還要連夜開會(hui) 研究進展,安排工作。
工地上,戴著草帽、腳踩草鞋的周永開和民工一個(ge) 樣,滿身塵土;下工回來隻看見兩(liang) 隻眼睛,端起搪瓷缸子就喝。很多人不知道這個(ge) 穿草鞋的農(nong) 民,竟然是縣委書(shu) 記。
1960年,化成水庫建成,大壩高46米,昔日荒溝變成碧波蕩漾的人間天池,成為(wei) 當地防洪抗旱的依靠。這座美麗(li) 的水庫2003年被選定為(wei) 巴中市區飲用水水源地,2015年成為(wei)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水庫完工要刻一塊完工碑,記下出工出力的人名。他攔住不讓刻自己的名字,說這是人民建設的,功勞屬於(yu) 人民。
【兩(liang) 手泥土 要為(wei) 群眾(zhong) 造福】
周永開嗓門大,脾氣急,想的都是群眾(zhong) 吃穿用度的事。平時下鄉(xiang) ,見到路上有糞便,他會(hui) 躬身把糞撿到地裏,用以肥田。
上世紀90年代初,他第一次來到川陝革命老區“萬(wan) 源保衛戰”的主戰場花萼山。那時花萼山山裏不通公路不通電,他手攀懸崖、步行一整天登上山頂的項家坪村,村裏晚上照明全靠煤油燈。有個(ge) 小女孩給煤油燈加油時發生火災遇難,周永開痛心極了。他拿出積蓄,買(mai) 了一台小型水力發電機,組織大家挖水塘建引水渠,安裝發電機。山上第一次亮起了微弱的電燈光。
一定要拔除窮根!他一遍又一遍地跑部門,催進度,說服村民出勞動力,前後接力,逐漸建起一條從(cong) 官渡鎮到花萼山長20多公裏的公路,從(cong) 外麵的世界拉進電杆電線,當穩定的電流點亮夜燈時,山裏那些老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還自己拿錢引種,鼓勵山民發展中藥材種植,試種特色中藥“花萼貝母”。如今,花萼貝母成為(wei) 當地有名的土特產(chan) ,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金磚”。他帶人調查野生蠟梅資源,引種蠟梅,力推優(you) 質蠟梅的培育及發展惠民工程,竭力為(wei) 山區農(nong) 民找到生態與(yu) 致富的雙贏途徑。
七旬上山護林 換得青山重回
【用生命守護綠水青山】
1994年離休後,周永開給自己加了任務——花萼山守山人。因為(wei) 窮,村民在此伐林捕獵,生態破壞嚴(yan) 重,有的地方甚至被“砍禿了頭”。他立誌要讓青山重回。
他帶著兩(liang) 名老幹部白天拄著拐杖巡山植樹,穿過溪流、亂(luan) 石,向開荒、砍柴、打獵的老鄉(xiang) 們(men) 做保護生態宣傳(chuan) 。晚上打地鋪睡覺,山高氣寒,他們(men) 時常咳嗽,腰酸背痛。此時周永開已近七旬高齡,還做過膽切除手術。有一次昏迷摔傷(shang) ,農(nong) 民抬著他走了幾個(ge) 小時才得以下山求救。
“為(wei) 了生態,我的命可以丟(diu) 在山上,如果我死了,就埋在樹底下當底肥!這是我的誌向,誰也不要攔著我。”他護林上萬(wan) 畝(mu) ,親(qin) 手種植上千畝(mu) 的“清風林”,推動建成了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他出錢、出力、出思想的全方位帶動下,愛林護林已成為(wei) 當地人的自覺。
【以熱血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周永開剛上山時,項家坪村沒有一個(ge) 高中生。他私人出資翻修好花萼山上的學校,冬天不漏風,夏天不漏雨;他還找到時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項爾方說:“我們(men) 定向培養(yang) 幾個(ge) 娃娃,幫助他們(men) 走出大山!”
這些娃娃中,蔣寧聰患有嚴(yan) 重眼疾,周永開將蔣寧聰帶到達州,找最好的醫生治好了眼疾。後來,蔣寧聰成了花萼山區第一個(ge) 大學生,如今成為(wei) 一名青年基層幹部。
周永開1998年發起在川北多個(ge) 有紅色印跡的學校設立“共產(chan) 主義(yi) 獎學金”,截至目前頒發10餘(yu) 屆,獎勵師生近400人,並不斷追加捐款。
他兩(liang) 袖清風,拒絕搞待遇,至今仍住著50餘(yu) 平方米的老屋。
“周老革命一輩子紮根人民,保持勞動者本色,身無餘(yu) 財,房子也不留給兒(er) 孫,就連自己百年後的遺體(ti) ,也準備捐給醫學院供解剖,他把一切都獻給了黨(dang) 和人民……”達州市幹部群眾(zhong) 談及周永開,無不心生敬意。
周永開就像他植於(yu) 花萼山巔的青鬆一樣,永葆青春。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