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永葆本色 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周永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1月13日,周永開(後排左二)在所住的小區院子裏向居民群眾(zhong) 宣講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侯榮 攝

11月13日,周永開(後排左二)在所住的小區院子裏向居民群眾(zhong) 宣講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侯榮 攝

  11月13日,一縷縷陽光透過樹葉間隙,灑落在幹淨整潔的院子裏。大樹下,十來名小區居民圍成一圈,全神貫注地聆聽一位老人的宣講,不時發出陣陣掌聲。

  這位老人便是周永開,四川省原達縣地委副書(shu) 記、紀委書(shu) 記,今年92歲。1991年,周永開在達縣地區紀委離休。離休29年來,周永開一直堅持講黨(dang) 課,教育引導人們(men) 始終堅守初心,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同住小區三樓的鄰居戴淑瓊正在家中準備午飯,聽到院子裏老書(shu) 記在講課,隨即放下手中的家務活,來不及等電梯,一路小跑著下樓。還沒坐下,又看到身後86歲的母親(qin) ,披著外套也跟著下了樓。“老書(shu) 記的話很有道理,我們(men) 很喜歡聽他講課,一聽見他的聲音,我就下來了。”

  這是周永開今年講的第十次黨(dang) 課,專(zhuan) 門為(wei) 小區鄰居宣講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五中全會(hui) 總結了前幾年的工作,對國家未來發展提出了規劃,更關(guan) 注我們(men) 老百姓的生活。你們(men) 看,現在國家發展好了,我們(men) 小區也建設好了,我們(men) 一定要把小區管理好。今年要在小區成立共產(chan) 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傳(chuan) 達黨(dang) 的聲音,收集社情民意,服務基層群眾(zhong) ……”

  不變的信仰,執著的追求

  1928年,周永開出生在四川巴中一戶農(nong) 民家中。年少時,他親(qin) 眼目睹了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紅軍(jun) 打土匪、分田地,為(wei) 農(nong) 民辦實事,革命的種子從(cong) 此便埋藏在他幼小的心靈。

  1945年初秋的一個(ge) 夜晚,17歲的周永開舉(ju) 拳宣誓:“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從(cong) 那一天起,周永開暗下決(jue) 心,“一定要做有益於(yu) 黨(dang) 、有益於(yu) 人民的實事”。

  懷著這樣的初心,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周永開從(cong) 事地下工作,在敵人麵前臨(lin) 危不懼,毅然開展武裝鬥爭(zheng) ;新中國成立後,曾曆任原巴中縣委副書(shu) 記、書(shu) 記,原達縣地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地委副書(shu) 記、紀委書(shu) 記等職。無論在什麽(me) 崗位,他都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一直用行動踐行自己年少時許下的承諾。

  認真、較真,是他最鮮明的性格特征。時至今日,周永開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當了4年零40天的紀委書(shu) 記。他反複強調:“當紀委書(shu) 記,就要敢於(yu) 較真碰硬,敢於(yu) 堅持原則”“懲貪治腐,不能隻麵向基層幹部,必須從(cong) 領導幹部抓起。”提起當年讓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頂著壓力,查辦了兩(liang) 個(ge) 地區副專(zhuan) 員的案件,都依紀依法給予了處理。“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對黨(dang) 不忠誠、背著組織幹壞事的幹部,今天黨(dang) 中央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是最英明的決(jue) 策。”

  “我們(men) 必須得罪貪腐分子,讓人民相信我們(men) 。”紀委書(shu) 記的工作經曆,讓他更加堅定了初心和信念,“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支撐我的始終是不變的信仰。”

  離休後,周永開尋思著要貢獻餘(yu) 熱,便帶著兩(liang) 名退休幹部奔赴花萼山。10多年來,他先後50餘(yu) 次上山,長時間蹲點護林,一次在翻山越嶺時不慎跌倒摔成重傷(shang) ,住院治療幾個(ge) 月才康複。以前500多畝(mu) 的荒蕪之地,如今已被華山鬆和漆樹等裝扮得綠樹成蔭,被列為(wei) 國家級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國家社會(hui) 公益項目實驗基地。

  花萼山上的“清風林”與(yu) 臘梅,是周永開最魂牽夢繞的美景。今年,周永開先後兩(liang) 次回到花萼山,再看看那片山、那些樹……周永開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兌(dui) 現了他當初“把綠色還給大山”的誓言。

  “我的黨(dang) 費,我一定要親(qin) 手交納”

  “這是我這個(ge) 月的黨(dang) 費。”10月23日,周永開和往常一樣搭乘公交車,來到達州市紀委監委機關(guan) 離退休幹部支部,鄭重地將60元黨(dang) 費和黨(dang) 費證交到支部書(shu) 記馮(feng) 銀宗的手上。

  在泛黃的黨(dang) 費證扉頁,兩(liang) 行字格外醒目:“黨(dang) 費月月交,黨(dang) 性步步強”,這是周永開親(qin) 筆寫(xie) 下的格言。小本子記錄著從(cong) 2016年1月至今,每月交納黨(dang) 費的時間、金額和收款人簽字。這樣的小本子,周永開的抽屜裏還有厚厚一摞。

  “對於(yu) 這位有著75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老革命’來說,每月絕對不會(hui) 忘記的事情,就是親(qin) 手交納黨(dang) 費。”馮(feng) 銀宗介紹說。

  周永開的家距離達州市紀委監委5公裏多,坐公交車需半個(ge) 小時,這麽(me) 長時間的路程對於(yu) 年邁的周永開來說是很不容易的。“曾經有人建議,由我們(men) 代交或者主動上門收取,卻被‘周老革命’嚴(yan) 厲批評了。”

  “按時交黨(dang) 費是每個(ge) 黨(dang) 員應盡的義(yi) 務”這句話深深地刻在周永開的心中。在他看來,黨(dang) 費與(yu) 黨(dang) 性息息相關(guan) ,交納黨(dang) 費是莊重而嚴(yan) 肅的事情,決(jue) 不能有半點含糊,更不可由他人代勞。

  “一名黨(dang) 員,清楚自己黨(dang) 費多少、按時足額交納是最基本的要求,我的黨(dang) 費,一定要親(qin) 手交納。”周永開話語堅定。

  “把一切奉獻給人民”

  “這是我和妻子對一線抗疫人員的一點心意,請一定幫我們(men) 送達武漢,拜托你們(men) 了。”2020年2月13日上午,周永開夫婦將早早委托兒(er) 女從(cong) 銀行取出的10萬(wan) 元現金,鄭重地交到了達州市紅十字會(hui) 工作人員的手中。

  今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那些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身影,始終牽動著周永開的心。當他得知全國特別是湖北武漢嚴(yan) 峻的疫情形勢,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攻堅克難,自己卻不能幫上什麽(me) 忙,晚上更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一定要為(wei) 疫情防控做些什麽(me) !思來想去,最終周永開和妻子商量決(jue) 定,捐出平日裏省吃儉(jian) 用攢下來的10萬(wan) 元積蓄,為(wei) 戰勝疫情盡自己最大所能。

  “無力上前線,小情助武漢。疫情當前,我們(men) 年紀大了,就隻能捐出一點錢表達心意。”周永開說這話時,眼中泛起了淚光。

  周永開對“公”慷慨,對“私”卻極度苛刻,每一筆捐款都是他和妻子吳應明節衣縮食而來。每每回憶起當年從(cong) 事地下工作期間的場景,他便感慨萬(wan) 千,說今天的生活已經很幸福了,對於(yu) 物質方麵“自己夠用就行”。他和妻子至今仍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職工宿舍,60多平方米的老屋裏,每一件家具都稱得上是“古董”了。沙發破了,就拿布遮蓋拿線縫上;椅子壞了,就用繩子固定綁住;一套藍色中山裝,更是穿了幾十年。

  然而,每當遇到那些有益於(yu) 群眾(zhong) 的事,周永開卻總是慷慨解囊。自掏腰包購買(mai) 樹苗,守山護林;捐贈獎學金近20萬(wan) 元,助學救困;多次主動交納特殊黨(dang) 費,2019年7月一次交納10萬(wan) 元……

  這些年,他已經記不清捐獻了多少錢,但他始終記得“把一切奉獻給人民”的莊重承諾。“共產(chan) 黨(dang) 人沒有私心,等我們(men) 老了,我所有家產(chan) 包括這房子也捐獻給國家。”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5日 11:3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客戶端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