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係。”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三十年前在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當中對縣委書(shu) 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誌的生動評價(jia) 。五十七年來,焦裕祿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奮鬥不息,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迸發出更強的活力。

  五月的蘭(lan) 考,泡桐花開,香飄四溢,7萬(wan) 畝(mu) 泡桐樹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打卡。泡桐樹不僅(jin) 改變了蘭(lan) 考昔日風沙肆虐的場景,也成為(wei) 當地百姓的致富樹。當年,焦裕祿帶領蘭(lan) 考幹部群眾(zhong) 戰風沙、治內(nei) 澇、除鹽堿,把42歲的生命獻給了蘭(lan) 考這片土地。如今,他親(qin) 手栽下的泡桐已綠樹成蔭,他生前用過的這把藤椅就是焦裕祿精神“親(qin) 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曆史見證。

  2014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二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到蘭(lan) 考調研。他指出,焦裕祿精神同井岡(gang) 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chuan) 統和偉(wei) 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men) 要永遠向他學習(xi) 。調研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專(zhuan) 門來到蘭(lan) 考縣行政服務中心考察,他指出時刻不忘群眾(zhong) 、堅持為(wei) 民服務是焦裕祿精神的實質所在。他勉勵大家,要以百姓滿意不滿意為(wei) 標準改進工作、改善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如今蘭(lan) 考縣行政服務中心進駐單位涵蓋全縣所有職能部門,審批服務事項由2014年的305項增加至2256項,其中93.5%的事項群眾(zhong) “最多跑一次”就能解決(jue) 。

  “有啥您跟我們(men) 說,我們(men) 就是您的熟人”,在蘭(lan) 考縣社情民意服務中心,記者見到這樣的標語。從(cong) 2017年開始蘭(lan) 考縣在全省率先試點,麵向群眾(zhong) 來訪,圍繞“服務”做起新文章。社情民意服務中心整合了12345熱線、網絡投訴、領導信箱等群眾(zhong) 訴求渠道,通過設置縣鄉(xiang) 兩(liang) 級領導坐班接待、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讓群眾(zhong) “找政府”坐上“直通車”。

  目前,蘭(lan) 考縣16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和454個(ge) 行政村已經完成社情民意服務網絡全覆蓋,實現了群眾(zhong)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就地就近解決(jue) 問題。

  從(cong) 靠前服務、主動幫助百姓的便民大廳,到“有事您說話、我們(men) 就是您的熟人”的社情民意服務中心,正是不斷賡續的心中時刻裝著老百姓的焦裕祿精神讓當年貧瘠的蘭(lan) 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蘭(lan) 考人民多奇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當年焦裕祿筆下蘭(lan) 考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正鼓舞著後人奮發向前。從(cong) 2017年全國第一批實現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到今年3月被列為(wei) 河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引領縣,昔日黃河鹽堿灘上的“窮窩窩”而今已是千頃澄碧、萬(wan) 畝(mu) 良田、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