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來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新聞網

  本講內(nei) 容要點: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民黨(dang) 實行“不抵抗”政策,很快丟(diu) 掉東(dong) 北,後來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內(nei) ”,繼續對日妥協。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首先對日宣戰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僅(jin) 對日宣戰,還積極付諸實踐,領導東(dong) 北抗聯開始抗戰。具體(ti) 說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抗戰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政治上,積極倡導、促成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wei) 了更好地抗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935年,在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步上升為(wei) 主要矛盾的形勢下,中共中央發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各黨(dang) 派、各軍(jun) 隊、各界同胞“停止內(nei) 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人力、物力、財力、武力等)去為(wei) 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ye) 而奮鬥”。這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思想的初步形成。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窯堡會(hui) 議上又正式製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僅(jin) 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首倡者,而且為(wei) 促成它付出了巨大努力。1936年12月,中共中央積極支持和平解決(jue) 西安事變,使這一事件成為(wei) 時局轉換的樞紐,為(wei) 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奠定了基礎。

  二、軍(jun) 事上,中共敵後戰場消滅和牽製了大量敵人。近年來不少人抬高國民黨(dang) ,貶低共產(chan) 黨(dang) ,認為(wei) 抗戰都是國民黨(dang) 正麵戰場打的,共產(chan) 黨(dang) 敵後戰場沒有起到什麽(me) 作用。這種言論在網絡上特別是一些自媒體(ti) 傳(chuan) 播得非常廣。但如果理性地來看,這種說法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以下著重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來進行分析。第一,美國記者和日軍(jun) 眼中的中共敵後戰場。美國記者哈裏森·福爾曼,在親(qin) 眼目睹了晉綏軍(jun) 區第八分區的一場戰鬥後也說:“過去有人告訴我們(men) :八路軍(jun) 不打仗,現在我們(men) 親(qin) 眼看到八路軍(jun) 是作戰的;過去有人同我們(men) 講八路軍(jun) 沒有傷(shang) 兵,現在我們(men) 看到了八路軍(jun) 是有傷(shang) 兵的;過去有人給我們(men) 講八路軍(jun) 沒有捉住俘虜,現在我們(men) 看到了八路軍(jun) 捉住了俘虜;在過去有人給我們(men) 講這地方人民害怕並恨八路軍(jun) ,現在我們(men) 看到了人民是愛護八路軍(jun) 、擁護八路軍(jun) 的。” 二戰結束後,日本防衛廳編了一本《華北治安戰》,收錄了當年華北方麵軍(jun) 的許多原始資料。根據這本書(shu) 的記載,早在1938年,日本華北方麵軍(jun) 情報機關(guan) 便斷定:“今後華北治安的對象是共軍(jun) ”。1939年,華北方麵軍(jun) 參謀長笠原幸雄也承認:“今後華北治安的致命禍患,就是共軍(jun) 。”這些來自敵人、把中共軍(jun) 隊看成“華北致命傷(shang) ”的材料,無疑充分說明了敵後戰場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中共敵後遊擊戰的奇效。國民黨(dang) 白崇禧也說:“有人認為(wei) 打遊擊乃保存實力之作法,殊不知敵後遊擊,任務極為(wei) 艱巨,因補給困難,且多半以寡抵眾(zhong) ,以弱抵強,故必須官兵加倍淬厲奮發,機警勇敢,絕非保存實力者所能勝任。”他也承認遊擊戰之不易,絕非簡單的“保存實力”。而作為(wei) 遊擊戰的作戰對象,日軍(jun) 更是認為(wei) “共軍(jun) 的遊擊戰術巧妙,其勢力與(yu) 日俱增,廣泛地擴大了地盤”。有個(ge) 日本少尉甚至說:“對神出鬼沒的共軍(jun) 每天都要進行神經緊張令人恐懼的戰爭(zheng) ,不如打一次大規模的戰鬥反倒痛快。”遊擊戰的奇效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