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字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
【解說詞】
湘西十八洞村,地處武陵山腹地的一個(ge) 偏遠苗寨,2013年11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湖南考察調研,就是在這個(ge) 小山村,他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座談時,第一次提出了“精準扶貧”。
【同期】習(xi) 近平
發展生產(chan) ,實事求是地講,能抓什麽(me) ,實實在在地抓起來。這個(ge) 地方適合怎麽(me) 脫貧致富,就做什麽(me) 樣的工作。所以還是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分類指導,把工作要做細,我們(men) 現在叫做精準扶貧。
【解說詞】
精準扶貧,就是要對扶貧對象實行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實行精確化配置。精準扶貧,讓消除貧困的靶心更準,開出的藥方更管用,脫貧的成效更紮實。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wei) 基本方略,一場擺脫貧困的攻堅戰,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展開。
【推出片名:第二集 精準施策】
【解說詞】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
隻有真正了解有著廣闊疆域、苦難曆史的中國,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反貧困鬥爭(zheng) 的艱巨。
832個(ge) 貧困縣、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近1億(yi) 貧困人口,這是擺在中國麵前的現實國情,而幫助每一個(ge) 貧困人口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脫貧之路,是所有國家貧困治理的共同難題,在中國這樣一個(ge) 人口大國,要做到這一點更是難上加難。
扶真貧,真扶貧,才能真脫貧,精準鎖定扶貧對象因此成為(wei) 精準扶貧的首要環節,這也是扶貧領域長期以來一直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
【同期】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 林萬(wan) 龍
(到2012年底)我們(men) 的剩餘(yu) 貧困人口是9899萬(wan) ,那麽(me) 這9899萬(wan) 的人到底是哪些人,分布在什麽(me) 地方,你要做到一個(ge) 不能落下,那你就要把窮人精確地找出來,並且精準地給他施策。
【解說詞】
2013年12月18日,在“精準扶貧”首次提出一個(ge) 半月之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創新機製紮實推進農(nong) 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製,抓緊開展建檔立卡,一係列配套政策相繼出台,精準扶貧,迅速落實到行動與(yu) 實施層麵。
2014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闡釋了精準扶貧的豐(feng) 富內(nei) 涵。他說:“要實施精準扶貧,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字幕】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
【解說詞】
“兩(liang) 會(hui) ”結束後不到一周,一個(ge) 中央扶貧調研組抵達江西瑞金。瑞金是革命老區,也是全國最早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的地區之一。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委書(shu) 記 許銳
我們(men) 過去扶貧很多是叫做“大水漫灌”,怎麽(me) 來改變“大水漫灌”為(wei) “精準滴灌”,把(扶貧)對象搞精準,(調研組)認為(wei) 我們(men) 可以在這方麵可以先走一步。
【解說詞】
精準識別,就是要把此前通過抽樣調查統計出來的數據一一對應到人。貧困縣裏有沒有富裕人家?富裕鄉(xiang) 裏有沒有貧困人口?怎麽(me) 才能把真正需要幫扶的“真貧”找出來?這是精準扶貧首先要係好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要前提。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xiang) 鄉(xiang) 長 朱勝江
剛來(鄉(xiang) 裏工作)的時候,我們(men) 鄉(xiang) 裏2300多戶貧困戶,8000多個(ge) 貧困人口,每家每戶一些情況,問哪個(ge) ,哪個(ge) 都不清楚。
【解說詞】
葉坪鄉(xiang) 全鄉(xiang) 七萬(wan) 多人口中,8000多貧困人口散落在399個(ge) 村民小組,朱勝江和同事們(men) 開始挨家挨戶走訪登記、精準識別,並按照建檔立卡指標體(ti) 係,為(wei) 每個(ge) 貧困戶建立貧困檔案。
【現場聲】朱勝江走訪貧困戶
我們(men) 的幹部當時都是這樣,兩(liang) 三年是拚命地跑,一戶一戶過篩。
【解說詞】
黃沙村村民華水林是個(ge) 勤快人,靠著在家附近打零工,2014年收入超過了當年2800元的貧困標準,但因為(wei) 家裏的特殊情況,他也想申請成為(wei) 貧困戶。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xiang) 黃沙村村民 華水林
欠了一身的債(zhai) ,我們(men) 做房子全部都是借、貸這些,當時村幹部跟我們(men) 說,有(精準扶貧)這樣的政策,說需要的話就可以寫(xie) 申請上來。
【解說詞】
上門入戶調查中,扶貧幹部了解到,華水林的妻子患有慢性病,需常年服藥,兩(liang) 個(ge) 小孩正在上學,家裏日子過得十分緊巴。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扶貧辦主任 曾能貴
怎麽(me) 確定貧困人口的問題,習(xi) 總書(shu) 記講的“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勞力強不強,家裏有沒有讀書(shu) 郎,老婆孩子有沒有病,這幾個(ge) (方麵)都存在問題,那他就是貧困戶。
【解說詞】
找真貧,不僅(jin) 要看硬指標,更要費一番“繡花”功夫。按照“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的標準,扶貧幹部詳細調查了華水林家的收支情況,又經過村民評議、投票表決(jue) 、村級公示、鄉(xiang) 級複核等一整套嚴(yan) 密程序,華水林一家最終被認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僅(jin) 享受到醫保繳費、子女學費補貼等幫扶政策,還參加了政府組織的蔬菜種植技能培訓。
【同期】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xiang) 黃沙村村民 華水林
評上了確實有一係列政策還是很好的,可以貼息貸款,原來可以貸3萬(wan) (元),後來可以貸5萬(wan) (元)。
【解說詞】
學會(hui) 了技術,又有了小額扶貧貸款,華水林搞起了大棚蔬菜種植,還做起了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生意,不到一年就脫了貧,如今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針對貧困戶不同的致貧原因,國家在危房改造、子女教育、醫保和低保等方麵都出台了一項項具體(ti) 的幫扶措施。這些舉(ju) 措落到老百姓身上往往意味著真金白銀,因此,能不能成為(wei) 貧困戶,就成了群眾(zhong) 們(men) 關(guan) 注的焦點。
【現場聲】村民和村幹部因為(wei) 識別問題吵架
村民:你拿出你那個(ge) 本子去翻是幾年前的?
幹部:我說你就不是。
村民:你說話越來越那個(ge) ,龔主任沒發脾氣,你發什麽(me) 脾氣?
【解說詞】
有沒有真正的貧困戶沒被評上?會(hui) 不會(hui) 不該評的又被評上了?
在建檔立卡的初期階段,一些基層幹部夾帶親(qin) 友,導致貧困人口識別不精準的情況偶有發生,在個(ge) 別地方還出現了更為(wei) 嚴(yan) 重的問題。
2015年,廣西馬山縣違規認定3119名扶貧對象,3000多名所謂貧困人口中竟然有2454人購買(mai) 了2645輛汽車,43人在縣城購買(mai) 商品房或自建住房。此案一經公布,全國震驚。
【現場聲】當時新聞報道背景聲
【解說詞】
為(wei) 了讓貧困戶識別更精準,各地針對有車、有商品房、有自辦企業(ye) 以及幹部近親(qin) 屬等多種情況進行了從(cong) 嚴(yan) 篩查。2015年到2016年,全國又動員起200多萬(wan) 人,開展了建檔立卡“回頭看”。
【同期】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原副局長 歐青平
“回頭看”的重點主要是看已經識別出來的這個(ge) 貧困人口,是否還有不精準的地方,說到底,就是要把我們(men) 的精準識別做到徹底,做到準確。
【解說詞】
經過建檔立卡“回頭看”,全國共補錄未識別的貧困人口807萬(wan) ,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wan) 。至此,中國扶貧開發曆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精準到戶、精準到人。
進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係統,隻需輕點鼠標,每一個(ge) 貧困家庭的詳細情況都一目了然。華水林、華割禾、華春發……瑞金市葉坪鄉(xiang) 的這一個(ge) 個(ge) 名字,被記錄在共和國的扶貧脫貧檔案中。
這一份份數據,不僅(jin) 清晰地標識出貧困戶都有誰,分布在哪兒(er) ,更為(wei) 重要的是,它第一次從(cong) 總體(ti) 上摸清了全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致貧原因。
【同期】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信息中心主任 陸春生
貧困戶相當於(yu) 一個(ge) 靶心,通過貧困戶致貧的貧困狀況我們(men) 進行分析,分析出他的幫扶需求,比如說因學致貧,具體(ti) 的幫扶措施可能有給他助學貸款,發放助學金,如果是因病致貧,肯定有健康扶貧一係列措施,通過這些畫像分析他的幫扶需求,製定幫扶措施,最終達到脫貧的成效。
【解說詞】
貧困的人口找準了,貧窮的病根找對了,精準扶貧踏出了堅實的第一步,而接下來的第二步更為(wei) 關(guan) 鍵。
麵對千差萬(wan) 別的致貧原因,如何開出精準幫扶的“藥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了一係列破解之策。2015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通過“五個(ge) 一批”實現脫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中國路徑日臻成熟。
【同期】習(xi) 近平 2015年 10月16日 北京 2015減貧與(yu) 發展高層論壇
我們(men) 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chan) 就業(ye) 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解說詞】
十天之後,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將“五個(ge) 一批”的脫貧方式進行了任務分解。
2015年11月,“五個(ge) 一批”被正式寫(xie) 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定》,成為(wei) 中國全方位根治“窮病”、辨“症”施策的一劑良方。
這之後,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五個(ge) 一批”脫貧路徑的101項具體(ti) 任務,落實到32個(ge) 牽頭部門和77個(ge) 參與(yu) 部門,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先後製定、出台了200多個(ge) 扶貧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各省區市也紛紛出台和完善“1+N”扶貧政策舉(ju) 措,至此,中國已構築起從(cong) 上到下全麵聯動的貧困治理政策體(ti) 係。
【片花】
【解說詞】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展產(chan) 業(ye) 是根本之策。
【現場聲】 水田勞作
【字幕】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黃衝(chong) 村
【解說詞】
安徽霍邱的黃衝(chong) 村,地處淮河岸邊,過去村裏大多數人一直靠種植水稻為(wei) 生,一年忙到頭,也剩不下幾個(ge) 錢。
2014年,省裏給黃衝(chong) 村下撥了十萬(wan) 元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指定要求鼓勵村裏貧困戶發展特色養(yang) 殖業(ye) 。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孟集鎮黨(dang) 委委員 孫慶剛
我們(men) 當時村裏邊隻有一個(ge) 項目,主要是針對貧困戶發展家禽,雞鴨鵝這個(ge) 養(yang) 殖。
【解說詞】
黃衝(chong) 村水田多,平地少,發展養(yang) 殖業(ye) ,場地和環保等方麵都受限製,不過看到政府有資金補貼支持,宋懷勝等一些貧困戶打算試上一試。可養(yang) 起來沒多久,有的鵝就生病死亡,急得老宋趕緊把剩下沒病的賤賣了事。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黃衝(chong) 村村民 宋懷勝
本來十塊錢一斤,五塊錢一斤也賣,三塊錢一斤也賣。
【解說詞】
2015年之前,扶貧項目的審批權都在省一級,貧困戶頭上的扶貧項目、扶貧資金也都是從(cong) 省裏層層分下來的,各個(ge) 村子究竟適合搞什麽(me) ,貧困戶到底能幹什麽(me) ,項目審批者往往並不完全清楚。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扶貧開發局局長 胡浩
用句形象的話來說,叫做政府要買(mai) 單,群眾(zhong) 不買(mai) 賬,項目安排不精準,資金難以落地。
【解說詞】
由於(yu) 項目選擇不精準導致扶貧資金閑置的現象,曾一度較為(wei) 普遍。
2016年,審計署對全國40個(ge) 縣、區2013年至2015年的財政扶貧資金進行審計,結果發現,抽查的50.13億(yi) 元扶貧資金中,有8.43億(yi) 元扶貧資金長時間閑置。
【同期】審計署黨(dang) 組成員 中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主任 郝書(shu) 辰
我們(men) 從(cong) 頂層做好設計,吹響了扶貧攻堅的號角之後,我們(men) 真正的一線貧困地區、貧困縣相關(guan) 的項目準備得並不是很充分,相關(guan) 的規劃還不是很完善,這也是導致資金來了之後存在大量閑置的一個(ge) 原因。
【解說詞】
就在基層幹部為(wei) 項目難落地發愁的時候,扶貧領域的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2015年初,中央“一號文件”出台,明確提出要提高扶貧精準度,將扶貧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省市主要負責監管。
2016年,中央又把統籌整合使用水利、農(nong) 業(ye) 等財政涉農(nong) 資金的自主權賦予貧困縣,形成“多個(ge) 渠道引水、一個(ge) 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進一步提高了資金使用的精準度。
【同期】財政部副部長 程麗(li) 華
通過整合給基層授了權、鬆了綁,2016年出台政策時,原打算先在兩(liang) 三百個(ge) 貧困縣搞試點,沒想到各省積極性很高,當年試點縣就達到了700多個(ge) ,第二年就推廣到了全部832個(ge) 貧困縣。
【解說詞】
精準脫貧,重在精準施策。霍邱縣從(cong) 全縣幹部中選調精兵強將,建起了全國第一個(ge) 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並要求所有扶貧項目必須立足實際,按照“戶參與(yu) 、村申報、鄉(xiang) 審核、縣審定”的流程統一進入項目庫。
經過充分論證和市場調研後,稻田裏套養(yang) 小龍蝦被確定為(wei) 霍邱縣優(you) 先發展的產(chan) 業(ye) 項目。但對於(yu) 這個(ge) 新項目,當年在養(yang) 殖業(ye) 上吃了虧(kui) 的貧困戶們(men) ,態度並不積極。
【現場聲】劉俊平去找宋懷勝做思想工作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黃衝(chong) 村村民 宋懷勝
我們(men) 就過個(ge) 平淡的日子,也不想什麽(me) 再搞這搞那了。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黃衝(chong) 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 劉俊平
發現他有這個(ge) 抵觸情緒,因為(wei) 啥?家底子薄,折騰不起。
【解說詞】
貧困戶怕折騰,是因為(wei) 過去安排的扶貧項目不精準。摸清了大家的心理,扶貧幹部先組織他們(men) 出去觀摩學習(xi) ,再請來專(zhuan) 家進行技術培訓,貧困戶們(men) 心裏的顧慮慢慢打消了。
宋懷勝也拿出了家裏的一半稻田,跟著養(yang) 起了小龍蝦,因為(wei) 蝦的品質好,一上市就銷售一空。
【現場聲】宋懷勝撈蝦賣蝦
宋懷勝:這個(ge) 蝦多少錢一斤?
商販:給你13元一斤。
宋懷勝:你看手都夾到了,加一點。
商販:15元。
【解說詞】
養(yang) 蝦頭一年,老宋賺了一萬(wan) 多塊錢,年底就脫了貧。第二年,老宋把家裏20畝(mu) 稻田都養(yang) 上了小龍蝦,而扶貧幹部們(men) 也開始謀劃起下一個(ge) 適合當地發展的扶貧產(chan) 業(ye) 。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黃衝(chong) 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 劉俊平
原先是項目來了之後,說給你十個(ge) 指標,你把十個(ge) 指標安排給誰?不好安排。現在不一樣,現在搞什麽(me) 項目,哪個(ge) 群眾(zhong) 想搞,哪個(ge) 群眾(zhong) 能搞,哪個(ge) 群眾(zhong) 適合搞什麽(me) ,我們(men) 就幫他幹什麽(me) ,這就是所謂的“精準”。
【解說詞】
如今,霍邱的小龍蝦養(yang) 殖規模已經超過了60萬(wan) 畝(mu) ,光這一個(ge) 產(chan) 業(ye) ,全縣農(nong) 民就增收18億(yi) 元,帶動了17000多戶貧困家庭成功脫貧。
【同期】安徽省霍邱縣扶貧開發局局長 胡浩
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這個(ge) 規劃要跟著什麽(me) 走?要跟著市場走,真正讓這個(ge) 產(chan) 業(ye) 能達到一個(ge) 穩定脫貧、持續脫貧的效果。
【解說詞】
立足實際,精準施策。
河北省張北縣的德勝村,過去世代靠農(nong) 牧業(ye) 為(wei) 生。幹旱少雨是這裏貧窮的主要原因,但日照充足又是德勝村的資源優(you) 勢。2014年,國家啟動了光伏扶貧工程,鼓勵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因為(wei) 擁有便利的入網條件,張北縣從(cong) 中看到了機遇。
【同期】河北省張北縣德勝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 李誌軍(jun)
張北縣這個(ge) 地方年日照時長在 3000 到 3200 小時,比較適合光伏發電。
【解說詞】
因地製宜的好項目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跑手續、找資金、搞基建,德勝村很快就建起了兩(liang) 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並順利實現並網發電。
【同期】河北省張北縣德勝村村民 陸金旺
我家一共 3 口人,流轉給光伏電站 12 畝(mu) 土地,加上在光伏電站打工,擦光伏板、在藥材地裏麵拔草澆水,一共加起來一年能收入兩(liang) 萬(wan) 多元。
【解說詞】
到2020年底,全國近六萬(wan) 個(ge) 貧困村有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平均每個(ge) 村的年收益20多萬(wan) 元,收益期有望超過20年以上。
發展產(chan) 業(ye) 要有源頭活水,離不開金融支持,國家創新性推出扶貧小額信貸製度。免擔保免抵押、政府貼息、基準利率放貸,有效降低了貧困農(nong) 戶的貸款門檻。在湖南宜章縣,貧困戶申請小額貸款搞起了臍橙、油茶種植,每年每家增收幾千元。
【同期】湖南省宜章縣竹梓塘村村民 肖均信
本來我是沒資金的,但是剛好有這個(ge) 扶貧小額信貸,它是三年免利息的,這個(ge) 心裏麵又放心一些。
【解說詞】
幾年時間裏,全國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超過7000億(yi) 元,貸款逾期率不到1%,解決(jue) 了貧困戶貸款難的問題。
宜種則種,宜養(yang) 則養(yang) ,山西大同的小黃花、陝西秦嶺的小木耳都成長為(wei) 大產(chan) 業(ye) 。在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這一個(ge) 個(ge) 被精心培育起來的特色產(chan) 業(ye) ,解開了一個(ge) 個(ge) 脫貧“死結”,找到了一條條致富門路。
到2020年底,全國832個(ge) 貧困縣全部編製了產(chan) 業(ye) 扶貧規劃,累計建成種植、養(yang) 殖、加工等各類產(chan) 業(ye) 基地超過30萬(wan) 個(ge) 。
【同期】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開發指導司司長 左常升
這幾年幹下來,貧困縣和貧困村真正地實現了扶貧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這樣一個(ge) 曆史性轉變,增強了廣大貧困村的集體(ti) 經濟實力,大大地提高了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這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片花】
【字幕】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
【現場聲】老師點名:巴桑頓珠 到
【解說詞】
挪窮窩、拔窮根,易地搬遷是實現貧困群眾(zhong) 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寒假第一天,40多名中小學生一大早就集中在墨脫中學,準備返回80多公裏外的家。回家的路崎嶇難行,汽車開不到的地方隻能步行。
【現場聲】孩子們(men) 通過危險
扶貧幹部:看清楚以後趕緊衝(chong) 過去,快快快過來,快快快,這裏不能再待了。
【解說詞】
每一次回家,都如同上演“生死時速”,孩子們(men) 多希望能把家搬到離學校更近,也更安全的地方。
墨脫地區山高路險,地質災害頻發,很多村莊進出極為(wei) 艱難。村民嘎瑪平措永遠都忘不了自己結婚時,背著一百多斤重的鐵爐做彩禮,用了兩(liang) 天兩(liang) 夜翻越海拔4000多米雪山時的艱難。
【同期】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多卡村村民 嘎瑪平措
雪瓦拉的山路非常難走,每年都有一些騾馬從(cong) 雪瓦拉山上掉下去,我當時就想,早晚都要從(cong) 這裏搬出去。
【解說詞】
按照國家“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五年時間裏,要對近一千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這個(ge) 數量是當年三峽庫區移民人口規模的近八倍。如此短的時間,如此艱巨繁重的任務,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
錢從(cong) 哪裏來?人往哪裏搬?房子如何建?搬出來的百姓如何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這一係列難題,考驗著各級幹部的智慧和能力。
【現場聲】
村民:想搬的那些可以搬到那邊去,我們(men) 不想搬的可以留在這裏。
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原縣委副書(shu) 記 謝國高:這個(ge) 故土難離的情緒我們(men) 也能夠理解,但是就是說,擺在你麵前有兩(liang) 條路:一條就是保持現狀甚至會(hui) 變得更差;一條就會(hui) 發展得更好,子孫後代這種發展的空間會(hui) 更加大。
【解說詞】
安置點早一天建成,孩子們(men) 的求學路就早一天安全,村民們(men) 的好日子也就會(hui) 早一天到來。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迅速在墨脫紮根落地,多卡村搬遷的新安置點位於(yu) 160多公裏外,這在四周都是高山的墨脫算是一塊難得的開闊地。從(cong) 小區基礎設施建設、道路交通、商業(ye) 配套到耕地分配,搬遷工作組都做了精心安排。
多卡村的孩子們(men) 和嘎瑪平措終於(yu) 如願搬離大山,住進了安全寬敞的新房。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嘎瑪平措還貸款買(mai) 了一輛貨車跑運輸,一個(ge) 月下來就能掙到兩(liang) 萬(wan) 多塊錢。
不僅(jin) 在墨脫,在全國,960多萬(wan) 貧困群眾(zhong) 搬進了新落成的266萬(wan) 多套住房,水、電、路、氣、網一一配齊。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扶貧車間等全都落實到位,基本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ye) 。
在中國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役中,易地扶貧搬遷,這場人類曆史上少有的特殊遷徙,讓貧困群眾(zhong) 走出了世代生存的大山和如影相隨的貧困,融入到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進程中。
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許多貧困地區通過生態補償(chang) 脫貧一批,探索出脫貧攻堅與(yu) 生態文明建設齊驅並進的共贏之路。
【字幕】山西省呂梁市嵐縣
【現場聲】 村民上山植樹
【解說詞】
這是一支特殊的造林隊,隊員平均年齡50歲以上,主要由留守老人和婦女組成,他們(men) 都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同期】山西省嵐縣蛤蟆神村村民 徐海亮
種樹二月份開始的,能幹到十月份,今年連上我自己種的地,能收入四萬(wan) 多元。
【解說詞】
植樹造林每天可以賺上100塊錢,兩(liang) 個(ge) 貧困戶搭檔一天能種八九百株樹苗。既能綠化環境,又能賺錢,這樣的好事過去想也不敢想。
按照過去的規定,上規模的綠化工程必須由專(zhuan) 業(ye) 的綠化公司承擔,貧困戶很難有機會(hui) 參與(yu) 。
2015年,國家將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項目和資金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qing) 斜,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參與(yu) 生態工程建設。
【同期】山西省嵐縣林業(ye) 局原局長 王誌平
如果政策不突破,我們(men) 基層很難操作。嵐縣從(cong) 2016年開始率先在全國成立了扶貧攻堅造林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使貧困戶充分地參與(yu) 進來,也就使造林和扶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老百姓增綠又增收。
【解說詞】
靠種樹,每個(ge) 貧困戶每年能獲得超過4000元的勞務報酬。嵐縣新一輪退耕還林13.5萬(wan) 畝(mu) ,帶動一萬(wan) 多貧困戶脫貧。
【同期】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副局長 李春良
通過實施生態補償(chang) 扶貧、國土綠化扶貧和生態產(chan) 業(ye) 扶貧,帶動了2000多萬(wan) 名貧困人口的脫貧增收。可以說,在一個(ge) 戰場,打贏了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liang) 場戰役。
【解說詞】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如今,全國有110多萬(wan) 貧困人口變身為(wei) 生態護林員,他們(men) 守護著綠色生態,也直接帶動了300萬(wan) 貧困群眾(zhong) 脫貧。
【字幕】廣東(dong) 省佛山市
【現場聲】學生們(men) 上烹飪課
【解說詞】
涼山彝族少年吉則工人,從(cong) 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會(hui) 來到千裏之外的廣東(dong) 佛山,更沒有想到會(hui) 有國家級烹飪大師親(qin) 自授課。父親(qin) 過世早,兄弟姐妹中隻有吉則工人讀到了初中。
【同期】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學生 吉則工人
(在)涼山的時候能有什麽(me) 夢想?天天幹農(nong) 活,這樣那樣的,反正沒想過自己未來要幹什麽(me) 。
【解說詞】
像吉則工人這樣的少年,在我國中西部貧困地區並非少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務必把義(yi) 務教育搞好,鼓勵開展職業(ye) 教育,提高就業(ye) 創業(ye) 能力,讓貧困地區每一個(ge) 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切斷貧困代際相傳(chuan) 的根源。
從(cong) 2016年起,《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全麵啟動實施,精確瞄準教育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ti) 。根據這一規劃,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可以免費接受中職教育,從(cong) 而實現“職教一個(ge) 、就業(ye) 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就在這一年,吉則工人家被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到佛山學習(xi) 烹飪技術不僅(jin) 學費全免,寒暑假往返學校的路費和每月600元的生活補助,也都由學校所在地的財政撥付。有了這樣的好政策,吉則工人學習(xi) 異常刻苦,技術進步很快。
【同期】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學生 吉則工人
沒有精準扶貧的話,我也不會(hui) 來這,都不能見到這麽(me) 好的世麵。現在有夢想,把這些東(dong) 西都弄懂了、學會(hui) 了,然後再回去自己創業(ye) 。
【解說詞】
擺脫貧困,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而教育打造出讓人生飛翔的翅膀。
到2020年底,全國800多萬(wan) 初高中畢業(ye) 後未能繼續學習(xi) 和就業(ye) 的貧困家庭學生,全部免費接受了職業(ye) 教育。全國20萬(wan) 義(yi) 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實現了動態清零,義(yi) 務教育有保障全麵實現。
【同期】教育部部長 陳寶生
解決(jue) 了多年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曆史性難題,比如“控輟保學”,辦成了多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事,比如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和標準化發展。現在到農(nong) 村去,最好的建築是學校,學生們(men) 通過信息化可以享受到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縣這一級已經實現了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
【解說詞】
不重視教育的民族沒有未來,沒有全民健康的社會(hui) 難以稱得上全麵小康。
2015年,全國貧困戶中因病致貧占比達到了44%,在因病致貧比例最高的省份黑龍江,這個(ge) 數值一度達到60%以上。
貧困戶崔豔華患有嚴(yan) 重的脊柱變形,導致心肺功能失常,經常會(hui) 出現氣短、乏力甚至休克的症狀。
【同期】黑龍江省蘭(lan) 西縣紅星村村民 崔豔華
有病也不敢去看,家庭條件也不好,也沒有錢去治病,一直就是這麽(me) 在拖著。
【解說詞】
“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醫院抬”,曾是許多貧困群眾(zhong) 就醫狀況的真實寫(xie) 照。2017年夏天,崔豔華在家中突然休克不省人事,被鄰居送到醫院就診。
半個(ge) 多月後,病情剛剛穩定的崔豔華擔心付不起住院費,急著要出院,沒想到工作人員給出的費用清單,讓她大感意外。
【同期】黑龍江省蘭(lan) 西縣紅星村村民 崔豔華
就是說原來都是說上千幾千塊錢的費用,到最後(個(ge) 人)承擔就是幾百塊錢,那時候真的是沒想到,那時候心情一下就是放鬆了。
【解說詞】
讓貧困群眾(zhong) 減輕醫療負擔、避免因病致貧的,正是國家精心編製的兜底扶貧保障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大財政和資源投入,貧困人口全部被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製度保障範圍。
“兜”住最困難群體(ti) ,“保”住最基本生活。針對完全或部分喪(sang) 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國家以政策性兜底的方式助力幫扶。
2016年以來,全國共有1936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yang) 範圍,確保脫貧路上不讓一個(ge) 貧困群眾(zhong) 掉隊。
【同期】民政部部長 李紀恒
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範圍,確保兜住底,從(cong) 根本上防止了貧困群眾(zhong) 收入跌至貧困線以下。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本質和優(you) 越性,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得到充分體(ti) 現。
【解說詞】
不愁吃、不愁穿、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精準扶貧實施以來,有790萬(wan) 戶原本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告別破舊的泥草房、土坯房,住上了安全舒適穩定的住房。
2020年6月,國家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逐戶進行了核驗,確保住房安全“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同期】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副部長 倪虹
一個(ge) 讓貧困人口他們(men) 真正能夠不受住房安全的影響,能夠去幸福地生活。第二就是說通過危房改造,使我們(men) 貧困人口在遇到一般的災害的時候,能夠減少損失。群眾(zhong) 的房屋危險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jue) ,那麽(me) 他們(men) 對於(yu) 美好生活就會(hui) 有新的希望。
【片花】
【解說詞】
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
中國新時代的脫貧攻堅,始終把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確保貧困退出反映客觀實際,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人民和曆史的檢驗。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的第一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戰之年,各地紛紛規劃了自己脫貧摘帽的時間表。但是,在部分貧困地區也湧動著一股急迫的情緒。中西部個(ge) 別省份甚至提出,要提前到2018年就實現全麵小康。對於(yu) 這種現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精準扶貧,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字幕】2016年5月25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同期】習(xi) 近平
現在已經2016年了,這種口號可不宜全省去提。我們(men) 提的2020年已經是很緊迫的任務了,更不能因為(wei) 最後要兌(dui) 現你這個(ge) 承諾,你搞數字遊戲,你弄虛作假。
【解說詞】
按照脫貧攻堅實行最嚴(yan) 格的考核評估製度的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建立貧困退出機製的意見》,提出“以脫貧實效為(wei) 依據,以群眾(zhong) 認可為(wei) 標準,建立嚴(yan) 格、規範、透明的貧困退出機製”,將第三方評估方式納入脫貧成效考核評估體(ti) 係。
【同期】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組成員 員學鋒
我們(men) 把它統計一下,大縫有多少,小縫有多少。為(wei) 什麽(me) 我剛剛拍的時候要放這支筆呢?它就是一個(ge) 參照物。如果手能放進去,手放進去,把手拍下來,我們(men) 大小做一個(ge) 統計,四條通體(ti) 的裂縫,這個(ge) 是稍微有點斜了。
【解說詞】
2016年底,全國有72個(ge) 貧困縣提出摘帽申請,這些貧困縣到底達沒達到脫貧標準?貧困群眾(zhong) 到底是否真正脫貧?國家向這些貧困縣派出了第三方評估小組。
【同期】雲(yun) 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扶貧辦原主任 張世斌
從(cong) 來沒有遇到這麽(me) 嚴(yan) 的考核性措施,就是進村入戶也不讓你跟著,我們(men) 村幹部最多把你領到村口那就不得了了。
【同期】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祿勸組組長 楊子生
我們(men) 到祿勸以後第一感覺就是,新房子的地方(住的)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然後,破房子的地方(住的)就是非貧困戶,所以我們(men) 當時也是想不通,怎麽(me) 會(hui) 這樣。
【解說詞】
評估組走訪調查中發現,在祿勸,除了有112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符合脫貧標準,還有不少貧困群眾(zhong) 住房安全等問題沒有解決(jue) 。評估組嚴(yan) 格按照“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標準進行綜合評估,祿勸最終沒有通過考核,延緩摘帽。
【同期】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考核評估司司長 楊煉
專(zhuan) 項檢查祿勸縣沒有通過這件事情,讓大家清醒地認識到,貧困縣退出摘帽不是說摘就摘的。它是要經過嚴(yan) 格的評估程序,而且是一個(ge) 較真碰硬、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的這麽(me) 一個(ge) 程序。一丁點的弄虛作假、糊弄,都是不可以的,都是過不了關(guan) 的。
【解說詞】
祿勸延緩摘帽後,各地對照評估標準,重新檢視自己的脫貧工作,一些貧困縣主動撤回了自己的摘帽申請。最終,原本72個(ge) 貧困縣中,隻有28個(ge) 縣接受了國家組織的評估核查。
2016年,利用全國扶貧開發大數據,經基層扶貧部門核實,未解決(jue) “三保障”或收入不達標的245萬(wan) 脫貧人口,回退為(wei) “未脫貧”狀態。
確保脫貧實效,切實把好貧困退出這“最後一關(guan) ”,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考核評估方法越來越完善,製度體(ti) 係也越來越嚴(yan) 密。
2016年,增加了省際交叉考核,不打招呼,不走過場;
2017年,增加了媒體(ti) 暗訪,直指問題,真刀真槍;
2020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為(wei) 解決(jue) 貧困問題而開展的大型專(zhuan) 項普查正式啟動,覆蓋全部國家級貧困縣和100個(ge) 非貧困縣的全部行政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現場聲】普查員出發
領隊:嚴(yan) 格按照國家普查程序,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現在出發。
【解說詞】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ju) 在於(yu) 精準!
“精準”二字,已成為(wei) 中國新時代脫貧攻堅最顯著的特征,更是我國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勝之策。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實事求是精神在中國減貧事業(ye) 中最生動的運用、最鮮活的體(ti) 現,成功地開辟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獨具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