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

習(xi) 近平

  今天,我們(men) 在這裏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參加會(hui) 議的主要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線教師。首先,我向在座各位老師,向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致以誠摯的問候!

  古人說:“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xing) 賢育才,為(wei) 政之先務。”教育是民族振興(xing) 、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現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曆教育在校生達到2.7億(yi)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wan) 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蒙以養(yang) 正,聖功也。”就是說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men) 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men) 走正路。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下麵,我就幾個(ge) 問題講點意見,同大家交流。

  第一個(ge) 問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yi) 重大

  我們(men) 黨(dang) 曆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在紅軍(jun) 大學、蘇維埃大學、抗日軍(jun) 政大學、陝北公學等高校開設“黨(dang) 的建設”、“中國革命運動史”、“馬列主義(yi) ”、“辯證唯物主義(yi) ”、“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等課程,在列寧小學開設“社會(hui) 工作”課程,在解放區的小學、陝甘寧邊區的中學開設“政治常識”課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就把“中國革命常識”、“共同綱領”列入中學教學計劃,在高校開設“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yi) 基礎”、“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論與(yu) 曆史唯物論”等課程,強調中高等學校政治理論課的任務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武裝青年,培養(yang) 堅強的革命接班人。我上中學時,學的政治課本叫《做革命的接班人》,書(shu) 上講的“熱愛生產(chan) 勞動,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富強的社會(hui) 主義(yi) 祖國”,“立雄心壯誌,做革命的接班人”等,影響了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選擇。改革開放以來,黨(dang) 中央先後出台10多個(ge) 關(guan) 於(yu)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對思政課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發 盛佳鵬/攝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發 盛佳鵬/攝

  辦好思政課,是我非常關(guan) 心的一件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先後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全國教育大會(hui) ,我就思政課建設多次講過意見。我對教育工作在這方麵強調得最多,教育工作別的方麵我也強調,但思政課建設我必須更多強調。針對義(yi) 務教育階段中道德與(yu) 法治、語文、曆史三科教材建設,我提出要從(cong) 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我們(men) 培養(yang) 人的目標是什麽(me) 要搞清楚,現在非常明確堅定地提出要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2014年,我在上海考察期間說過,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特別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點人群;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考察時提出,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jin) 傳(chuan) 播知識、而且傳(chuan) 授美德,讓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men) 心中生根發芽。2016年,我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強調,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ye) ,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上,我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nei) 容、豐(feng) 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麵化,等等。2018年五四前夕,我在北京大學專(zhuan) 門考察了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今年年初,我去南開大學時也強調了思政課建設。

2019年9月10日,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習(xi) 近平、李克強、王滬寧等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會(hui) 見慶祝2019年教師節暨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和先進個(ge) 人表彰大會(hui) 受表彰代表。 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2019年9月10日,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習(xi) 近平、李克強、王滬寧等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會(hui) 見慶祝2019年教師節暨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和先進個(ge) 人表彰大會(hui) 受表彰代表。 新華社記者 申宏/攝

  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高度來對待。我們(men) 正在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未來30年,我們(men) 培養(yang) 的人要能夠完成“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偉(wei) 業(ye) 。這就是教育的曆史責任。我們(men) 黨(dang) 立誌於(yu) 中華民族千秋偉(wei) 業(ye) ,必須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men) 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yang) 好,從(cong) 學校抓起、從(cong) 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人的成長、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ge) 漸進的過程,就跟人的生理發育一樣,所以要把這幾個(ge) 階段都鋪陳好。

  “為(wei) 學須先立誌。誌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誌不定,終不濟事。”要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把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同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隨著我國日益擴大開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國同世界的聯係更趨緊密、相互影響更趨深刻,意識形態領域麵臨(lin) 的形勢和鬥爭(zheng) 也更加複雜。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可不是一個(ge) 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個(ge) 桃花源。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之中。

  這些年來,思政課建設成效是顯著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師樂(le) 教善教、潛心育人,教師隊伍規模和素質穩步提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初顯成效。同時,我們(men) 也要看到,思政課建設中的一些問題亟待解決(jue) 。有的地方和學校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課堂教學效果還需要提升,教學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教材內(nei) 容還不夠鮮活,針對性、可讀性、實效性有待增強;教師選配和培養(yang) 工作還存在短板,隊伍結構還要優(you) 化,整體(ti) 素質還要提升;體(ti) 製機製還有待完善,評價(jia) 和支持體(ti) 係有待健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需要深化;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政課建設還相對薄弱;各類課程同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效應還有待增強,教師的教書(shu) 育人意識和能力還有待提高,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推動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沒有完全形成,全黨(dang) 全社會(hui) 關(guan) 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

  辦好思政課,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jue) ,但最重要的是解決(jue) 好信心問題。“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教師本身都不信,還怎麽(me) 教學生?我們(men) 應該有信心辦好思政課。黨(dang) 中央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對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學科體(ti) 係建設,為(wei) 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我們(men) 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實踐發展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就,為(wei) 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是一個(ge) 體(ti) 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就是在當前這個(ge) 發展階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性提出來的。還有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為(wei) 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我們(men) 通過守正創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守正就不能偏離馬克思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但不是刻舟求劍,還要往前發展、與(yu) 時俱進,否則就是僵化的、陳舊的、過時的。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係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為(wei) 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有了這些基礎和條件,有了我們(men) 這支可信、可敬、可靠,樂(le) 為(wei) 、敢為(wei) 、有為(wei) 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我們(men) 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解決(jue) 好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根本問題。新時代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治國理政服務、為(wei) 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服務、為(wei)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服務,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chan) 勞動和社會(hui) 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二個(ge) 問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an) 鍵在教師,關(guan) 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講好思政課不容易,因為(wei) 這個(ge) 課要求高。在浙江工作時,我給大學生講過思政課,當時我要求浙江省委班子成員都到大學去講課,而且都聯係一所大學,我就聯係浙大。我在福建工作時也去講過。思政課教學涉及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和黨(dang) 的建設,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涉及黨(dang) 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涉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涉及世情、國情、黨(dang) 情、民情,等等。這樣的特殊性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國內(nei) 外形勢、黨(dang) 和國家工作任務發展變化較快,思政課教學內(nei) 容要跟上時代,隻有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思政課上學生會(hui) 提一些尖銳敏感的問題,往往涉及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把這些問題講清楚講透徹並不容易。我們(men) 這個(ge) 國家是一個(ge) 不斷成長的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在不斷探索中完善的,現在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同時,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men) 黨(dang) 成立90多年來,是在不斷摸索中前進的,曆經坎坷,也走了些彎路,也出現了像“十年浩劫”這樣的情況。對這個(ge) 問題的認識要把握住,像《國際歌》中唱的那樣,我們(men) 黨(dang) 也不是神仙皇帝,在摸索中前進肯定會(hui) 有失誤,不要因為(wei) 有這些失誤就喪(sang) 失對黨(dang) 的信念,動搖對我們(men) 所秉持的理想信念的堅定性。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內(nei) 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16日上午,習(xi) 近平在內(nei) 蒙古大學圖書(shu) 館同學生們(men) 親(qin) 切交談,勉勵他們(men) 誌存高遠、腳踏實地、發奮圖強。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內(nei) 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16日上午,習(xi) 近平在內(nei) 蒙古大學圖書(shu) 館同學生們(men) 親(qin) 切交談,勉勵他們(men) 誌存高遠、腳踏實地、發奮圖強。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教師承載著傳(chuan) 播知識、傳(chuan) 播思想、傳(chuan) 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上說過,“講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今天,我想進一步談談思政課教師素養(yang) 的問題。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0月24日下午,習(xi) 近平在廣州考察暨南大學時同部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qiao) 胞學生交流。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廣東(dong) 考察。這是10月24日下午,習(xi) 近平在廣州考察暨南大學時同部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qiao) 胞學生交流。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一,政治要強。思政課要解決(jue) 學生理想信念問題。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信念,隻有首先在思政課教師心中紮下根,才能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思政課教師隻有自己信仰堅定,對所講內(nei) 容高度認同,做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的典範,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善於(yu) 從(cong) 政治上看問題,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在大是大非麵前保持政治清醒。教師是釋疑解惑的,自己都疑惑重重,講出來的東(dong) 西不會(hui) 是充分堅定、富有感染力的。

  第二,情懷要深。思政課要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誌成才。隻有打動學生,才能引導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展現的情懷最能打動人,甚至會(hui) 影響學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我為(wei) 什麽(me) 對焦裕祿那麽(me) 一往情深,就是因為(wei) 我在上初中一年級時,當時宣傳(chuan) 焦裕祿的事跡,我的政治課老師在講述焦裕祿的事跡時數度哽咽,一度講不下去了,捂著眼睛抽泣,特別是講到焦裕祿肝癌最嚴(yan) 重時把藤椅給頂破了,我聽了很受震撼。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心裏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實踐中關(guan) 注時代、關(guan) 注社會(hui) ,汲取養(yang) 分、豐(feng) 富思想。要有傳(chuan) 道情懷,對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事業(ye) 投入真情實感,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有執著追求。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wei) 一體(ti) ,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wei) 一門有溫度的課。

  第三,思維要新。思政課要教會(hui) 學生科學的思維。思政課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該隻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觀察認識當代世界、當代中國的立場、觀點、方法。思政課教學是一項非常有創造性的工作,要學會(hui) 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善於(yu) 運用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善於(yu) 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關(guan) 鍵、找準重點、闡明規律,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xi) 體(ti) 驗。在教學中可以討論問題,更要講清楚成績;可以批評不良社會(hui) 現象,更要引導學生正麵思考;可以講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更要引導學生對社會(hui) 主義(yi) 前景充滿信心。無論怎麽(me) 講,最終都要落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hui) 正確的思維方法上來。

  第四,視野要廣。思政課教師要有知識視野,除了具有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功底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哲學社會(hui) 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知識。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學生經常會(hui) 把國外的事情同國內(nei) 的情況聯係起來,這個(ge) 過程就會(hui) 產(chan) 生一些疑惑。學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課要講清楚的重點。要善於(yu) 利用國內(nei) 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既不封閉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導學生全麵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善於(yu) 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還要有曆史視野。曆史是最好的老師。思政課教師的曆史視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史,要有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zheng) 史,要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近100年的奮鬥史,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發展史,要有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史,要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通過生動、深入、具體(ti) 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

  第五,自律要嚴(yan) 。思政課教師對自己要求要嚴(yan) 格,既要遵守教學紀律,也要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不能在課上講得不錯、卻在課下亂(luan) 講,不能在現實生活中表現不錯、卻在網上亂(luan) 說。思政課教師掌握著課堂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一定要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chuan) 遞正能量。遵守紀律,不意味著不能講矛盾、碰問題。有的教師怵於(yu) 思政課的意識形態屬性,擔心禍從(cong) 口出,總是繞開問題講、避開難點講。隻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立足於(yu) 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全麵客觀看問題,就不用擔心在政治上出問題。要給教師充分的信任,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親(qin) 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要有學識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思想要有境界,語言也要有魅力,從(cong) 教師的話語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人格和學識。要自覺做到修身修為(wei) ,像曾子那樣“吾日三省吾身”,像王陽明那樣“誠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覺做為(wei) 學為(wei) 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

  第三個(ge) 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ti) ,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照本宣科、應付差事,那“到課率”、“抬頭率”勢必大打折扣。很多學校在思政課上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ti) 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zhuan) 題式教學、分眾(zhong) 式教學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建設智慧課堂等,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勵。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做到以下幾個(ge) “統一”。

  第一,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政治引導是思政課的基本功能。強調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功能,並不是要把課講成簡單的政治宣傳(chuan) ,而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馬克思說:“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就是徹底的理論。思政課教師所講的理論、觀點、結論要經得起學生各種“為(wei) 什麽(me) ”的追問,這樣效果才能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學理性弱化政治性,在大中小學的不同學段,無論是通過講故事、講曆史還是講理論的方式講思政課,都要體(ti) 現思政課的政治引導功能。

  第二,堅持價(jia) 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思政課重在塑造學生的價(jia) 值觀,這一點必須牢牢抓住。強調思政課的價(jia) 值性,不是要忽視知識性,而是要通過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加強價(jia) 值觀教育。隻有空洞的價(jia) 值觀說教,沒有科學的知識作支撐,價(jia) 值觀教育的效果也會(hui) 大打折扣。當然,在思政課教學中也不能隻強調知識性,不能為(wei) 了應付考試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不注重對學生價(jia) 值觀的引導。學生有興(xing) 趣才會(hui) 記憶,這種記憶是牢靠的,沒有興(xing) 趣死記硬背就是死知識。知識是載體(ti) ,價(jia) 值是目的,要寓價(jia) 值觀引導於(yu) 知識傳(chuan) 授之中。比如,在講授中國曆史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傳(chuan) 承民族氣節、崇尚英雄氣概,引導學生學習(xi) 英雄、銘記英雄,自覺反對那些數典忘祖、妄自菲薄的曆史虛無主義(yi) 和文化虛無主義(yi) ,自覺提升境界、涵養(yang) 氣概、激勵擔當。

  第三,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思政課的任務是傳(chuan) 導主流意識形態,建設性是其根本。同時,徹底的批判精神是馬克思主義(yi) 本質特征,馬克思主義(yi) 就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不斷鬥爭(zheng) 中開辟前進道路的。思政課要在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麵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旗幟鮮明進行剖析和批判。任何社會(hui) 任何時期都會(hui) 有各種問題存在,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辯證認識、理性分析現實問題,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對社會(hui) 假惡醜(chou) 現象的批判中弘揚真善美。要堅持問題導向,學生關(guan) 注的、有疑惑的問題其實也就幾大類,要把這些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實和道理一條條講清楚。實際上,有時候不一定講得那麽(me) 高大全,從(cong) 一個(ge) 問題切入,把一個(ge) 問題講深,最後觸類旁通,可以帶動很多關(guan) 聯問題,有可能是一通百通,提綱挈領。要練就不怕問、怕不問、見問則喜的真本領,不能見學生提問就發怵。真理從(cong) 來是在詰問和辯難中發展起來的,如果一問就問倒了,那就說明所講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還沒有掌握真理。

  第四,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思政課要用科學理論培養(yang) 人,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規律,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講清楚、講透徹。同時,馬克思主義(yi) 是在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的,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把學習(xi) 奮鬥的具體(ti) 目標同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目標結合起來,立鴻鵠誌,做奮鬥者。

  第五,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思政課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麵有統一要求,但具體(ti) 落實要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因材施教,結合實際把統一性要求落實好,鼓勵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徑。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把統編教材作為(wei) 依據,確保教學的規範性、科學性、權威性,同時也不能簡單照本宣科。教材給出的是教學的基本結論和簡要論述,要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愛聽愛學、聽懂學會(hui) ,需要做很多創造性工作。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多樣化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實現教學目標。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er) 童節活動。這是習(xi) 近平參加少先隊入隊儀(yi) 式。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er) 童節活動。這是習(xi) 近平參加少先隊入隊儀(yi) 式。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第六,堅持主導性和主體(ti) 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同時要堅持以學生為(wei) 中心,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ti) 性作用。一些思政課堂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方式教學,讓學生來講,這有利於(yu) 發揮學生主體(ti) 性作用。教師要做好畫龍點睛工作,加強引導和總結提煉。要教育引導學生多讀讀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著作、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典籍等。要開出書(shu) 單、指出重點,讓學生正確理解經典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精髓,感知中華文化魅力,避免教條主義(yi) 、本本主義(yi) ,避免一知半解誤讀馬克思主義(yi) 。

  第七,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灌輸是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的基本方法。列寧說:“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hui) 民主主義(yi) 的意識。這種意識隻能從(cong) 外麵灌輸進去。”讓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yi) ,離不開必要的灌輸,但這不等於(yu) 搞填鴨式的“硬灌輸”。要注重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這裏麵,會(hui) 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課就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講故事,不僅(jin) 老師講,而且要組織學生自己講。

  第八,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思政課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顯性課程。有人提出把思政課變成隱性課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質課程中,這是不對的。我們(men) 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同時,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驚濤拍岸的聲勢,也要有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是教育之道。

  以上這些,說的是隻有打好組合拳,才能講好思政課,但無論組合拳怎麽(me) 打,最終要落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qin) 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來,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叫人口服心服。

  第四個(ge) 問題:加強黨(dang)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各級黨(dang) 委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製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麵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有關(guan) 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hui) 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動形成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學校黨(dang) 委要堅持把從(cong) 嚴(yan) 管理和科學治理結合起來。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要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係思政課教師。現在,大學開學典禮、畢業(ye) 典禮搞得很活躍,學校領導去講講話,引起社會(hui) 上較大關(guan) 注。這些講話是辦學方向和育人導向的重要體(ti) 現,應該鮮明體(ti) 現黨(dang) 的教育方針,積極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但是,從(cong) 現實情況看,有的講話一般性的品德要求多,理想信念強調得少;個(ge) 性化表達多,黨(dang) 的教育主張強調得少;同國際接軌講得多,中國特色強調得少。這要引起重視。大學領導是教育者,但更應該是政治家。

  辦好思政課關(guan) 鍵在教師。調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必須增強教師的職業(ye) 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必須旗幟鮮明講清楚:講好思政課不僅(jin) 有“術”,也有“學”,更有“道”。思政課的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專(zhuan) 業(ye) 性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其學術深度廣度和學術含金量不亞(ya) 於(yu) 任何一門哲學社會(hui) 科學!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zhuan) 職教師隊伍,建設專(zhuan) 職為(wei) 主、專(zhuan) 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you) 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在思政課教師選用、管理、考核中要嚴(yan) 把政治關(guan) 、師德關(guan) 、業(ye) 務關(guan) ,解決(jue) 好學風問題。要創新工作機製,加大培養(yang) 和激勵工作力度,落實各項政策保障,提高這個(ge) 崗位對優(you) 秀人才的吸引力,讓思政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要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jia) 機製,提高評價(jia) 中的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克服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弊端,引導思政課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shu) 育人上。一些學校口頭上把思政課捧得很高,但落實不到教育、學術、人才評價(jia) 機製上,有的跟國外機構設置的評價(jia) 體(ti) 係走,一切以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論文情況排次、定序、論英雄。思政課專(zhuan) 業(ye) 沒辦法在所謂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自然而然成為(wei) 被價(jia) 值評價(jia) 體(ti) 係排斥的對象,甚至有的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學院係都沒有辦法通過正常渠道進人、評職稱,有的靠學校特批照顧。久而久之,有的地方形成了思想政治專(zhuan) 業(ye) 非學術、無學術等極為(wei) 錯誤的觀點和氛圍,給一些思政課教師造成很大心理陰影,嚴(yan) 重影響了他們(men) 的工作熱情。要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後備人才培養(yang) ,加強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建設,統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本碩博一體(ti) 化人才培養(yang) 工作,不斷為(wei) 思政課教師隊伍輸送高水平人才。學校幹部隊伍建設要把思政課教師作為(wei) 重要來源。教育部門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性意見。

  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作為(wei) 一項重要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要針對不同學段,根據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科學設置具體(ti) 教學目標,抓好教學目標設計、課程設置、教材編寫(xie) 、教學改革、教師培養(yang) 、考核評價(jia) 等環節,既不能揠苗助長、操之過急,又不能刻舟求劍、故步自封。課程設置要相對穩定,堅持大中小學縱向主線貫穿、循序漸進,各類課程橫向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原則,確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學性、時代性、可讀性。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單純一條線的工作,而應該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課程體(ti) 係,解決(jue) 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鼓勵教學名師到思政課堂上講課,解決(jue) 好推動其他教職員工和思政課教師相輔相成的問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思政課的學習(xi) 效果和家長、家庭、家風的作用密切相關(guan) ,要注重家校合作。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也要把思政課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按照要求辦好思政課,在這方麵沒有例外。各地區各部門負責同誌要積極到學校去講思政課,這是對馬克思主義(yi) 水平的一個(ge) 考驗。能不能講好思政課,也是一個(ge) 領導幹部政治素質、理論水平、工作作風的體(ti) 現。

  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把思政課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門要牽頭抓思政課建設。相關(guan) 部門要增強工作合力。思政課建設情況要納入學校黨(dang) 的建設工作考核、辦學質量和學科建設評估等,督促學校切實把這項工作抓起來、抓到位。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講話的主要部分。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求是編輯部: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31日 15:24 來源:求是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