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扶貧車間③: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能人紛紛回家創業——帶領老鄉致富,內心滿是幸福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企業(ye) 參與(yu) 興(xing) 辦扶貧車間,體(ti) 現了先富帶後富,很有意義(yi) 。

  很多企業(ye) 成為(wei) 各地興(xing) 辦扶貧車間的主力軍(jun) ,有想法、有意願的能人紛紛返鄉(xiang) 創業(ye) ,他們(men) 參與(yu) 興(xing) 辦扶貧車間的過程中,受到了當地政府的幫扶,克服了人才、技術等困難,最終帶動了村裏不少貧困戶和困難群眾(zhong) 就近就業(ye) ,脫貧增收。

真金白銀扶持

夫妻回家創業(ye)

  “對,要這樣,向右上方挑針”“走針均勻,繡得更美”……7月3日下午,雲(yun) 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灣塘鄉(xiang) 伍家村,村民項會(hui) 英家裏,又湊齊了全村的繡娘。屏邊縣繡娘扶貧車間負責人陶瓊莉乘車倆(lia) 小時,再次進村指導刺繡技藝。

  2000年,陶瓊莉和丈夫侯振偉(wei) 下崗,夫妻倆(lia) 搞過種植,發展過養(yang) 殖,還做過餐飲,賣過汽車配件,但都不成功。2002年,兩(liang) 口子一起去打工,一幹就是9年。其間,侯振偉(wei) 從(cong) 事民族工藝產(chan) 品營銷,陶瓊莉從(cong) 事麗(li) 江東(dong) 巴文化產(chan) 品的設計、製作等工作。

  “我們(men) 屏邊苗族刺繡多好呀,現在也鼓勵返鄉(xiang) 創業(ye) ,我們(men) 何不回家創業(ye) ?”陶瓊莉回憶當時的想法。2011年,夫妻倆(lia) 回到屏邊開始創業(ye) 之路。當時資金不夠,但因為(wei) 享受到了“貸免扶補”政策,夫妻倆(lia) 貸款8萬(wan) 元,加上自己的積蓄,累計投入30萬(wan) 元,建起刺繡加工廠。2014年,正式更名為(wei) 繡莉豐(feng) 鄉(xiang) 民族工藝製品廠。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後,一直把刺繡工藝的根紮在農(nong) 村的製品廠,又成為(wei) 屏邊縣繡娘扶貧車間。

  企業(ye) 銷售慢慢走上了正軌,熟練工短缺成為(wei) 瓶頸。陶瓊莉想到了進村做免費培訓。“先動員刺繡骨幹,骨幹賺到錢,那些想學刺繡的人自然會(hui) 加入進來。”如今,陶瓊莉的刺繡培訓不再難組織,全縣參加陶瓊莉培訓的繡娘已經超過500名,覆蓋了所有鄉(xiang) 鎮。“最開心的是,越來越多完全不會(hui) 刺繡的年輕人,也開始積極報名參加。”

  2019年,越來越紅火的扶貧車間計劃修繕廠房、購置設備。恰好,對口幫扶屏邊縣的上海市徐匯區扶貧幹部上門調研扶貧工廠,拿出30萬(wan) 元資金扶持,給扶貧工廠發展又添了一把火。

  雖是扶貧車間,可為(wei) 了能帶動更多建檔立卡貧困戶,陶瓊莉並不要求工人天天進車間,廠裏的貧困戶大多在家刺繡。“留守婦女要照顧孩子照顧田,她們(men) 在家工作更方便。”陶瓊莉廠裏如今光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超過20戶,少的一年能賺五六千,多的一年破萬(wan) 。“我們(men) 廠一年付給繡娘的工資超過18萬(wan) 元,這些可都是繡娘們(men) 用農(nong) 閑時間‘繡出來’的收入!”

  “做刺繡,能增收,更是一種文化的傳(chuan) 承。”來刺繡的越來越多,甚至部分貧困戶家裏主要收入就是刺繡的工錢,陶瓊莉不敢怠慢。這不,采訪期間,她時不時就接到客戶的電話。“現在繡娘鉚著勁‘繡’,我可得把她們(men) 帶上脫貧路。”

回鄉(xiang) 創業(ye) 遇困難

多部門幫扶渡難關(guan)

  一大早,村民楊遠芬來到離家不遠的蛋雞養(yang) 殖扶貧車間上班。這個(ge) 扶貧車間位於(yu) 貴州省開陽縣毛雲(yun) 鄉(xiang) 魯底村,由當地致富能人秦大江創建。扶貧車間占地400畝(mu) ,消毒、投料、拾蛋、分揀……十幾名工人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楊遠芬過去在家務農(nong) ,自從(cong) 去年8月扶貧車間建起來後,她便來到車間上班,每月工資2400元。從(cong) 家裏到車間僅(jin) 需步行5分鍾,而車間的工作半天就能完成,楊遠芬基本上能實現上班、務農(nong) 兩(liang) 不誤。

  在扶貧車間裏,像楊遠芬這樣的工人還有12個(ge) ,他們(men) 均來自當地的低收入家庭。相同性質的扶貧車間,秦大江在全縣12個(ge) 鄉(xiang) 鎮28個(ge) 行政村建成29個(ge) 。

  從(cong) 建立扶貧車間伊始,秦大江就堅持用企業(ye) 化的思路經營管理車間,他成立的貴州開陽珍硒瀚寶富硒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在當地重點發展蛋雞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

  說起建立扶貧車間的初衷,秦大江表示,過去自己在四川、雲(yun) 南等地做爆破工程,工作危險不說,還經常回不了家。現在車間建起來,不僅(jin) 自己能夠留在家鄉(xiang) ,和家人一起,還能帶著老鄉(xiang) 們(men) 一起增收致富,秦大江內(nei) 心充滿幸福感和成就感。

  養(yang) 雞拾蛋這個(ge) 活兒(er) 普通村民就會(hui) 幹,隻要進行簡單的培訓,統一標準,村民很快就能上手。“村民不用離鄉(xiang) 離土,降低了交通和生活成本,賺的錢能實實在在存下來。”在秦大江看來,這是在村裏建立扶貧車間的最大好處。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讓秦大江的每個(ge) 扶貧車間都處於(yu) 停滯狀態。那段時期很艱難,車間每天產(chan) 出的雞蛋需要資金回收,工人工資要按時支付,4個(ge) 剛建成的養(yang) 殖基地也正等著資金購買(mai) 雞苗投入生產(chan) ……而當時一切都無法推進,秦大江感到焦頭爛額。

  正當秦大江一籌莫展之時,縣裏農(nong) 業(ye) 、畜牧、就業(ye) 等部門的同誌主動上門,了解困難,和他一起找銷路、解難題。

  “開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幫我們(men) 向銀行協調了50萬(wan) 元低息貸款;開陽縣商務局幫我們(men) 對接了貴陽市農(nong) 投集團旗下150多家超市;貴陽市商務局推薦我們(men) 參加農(nong) 特產(chan) 品產(chan) 銷會(hui) ;貴州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林業(ye) 廳、科技廳等部門則到現場指導……”各級政府部門對扶貧車間的一係列支持,秦大江如數家珍,“要是沒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我怕挺不過這個(ge) 難關(guan) 。”

  有了這次的經驗,秦大江對扶貧車間今後的發展充滿信心。目前,秦大江的29個(ge) 生態富硒蛋雞養(yang) 殖基地扶貧車間裏,上千名低收入群眾(zhong) 實現就地就近就業(ye) ,年支出勞務工資超過100萬(wan) 元。

補貼、優(you) 惠、送種苗

“退堂鼓”變“進軍(jun) 號”

  “農(nong) 閑人不閑,打工忙掙錢。”盛夏時節,四川省旺蒼縣木門鎮的茶園裏,貧困戶譚永連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指著正在茶園裏鋤草的妻子說道,“幾年前,她常常說生活沒出路。現在好了,天天出工比我還早!”

  譚永連夫婦是木門鎮黃梁村的貧困戶,2010年遭遇車禍,雙雙殘疾,兒(er) 子也去世了,僅(jin) 剩一個(ge) 女兒(er) 在外打工。“得虧(kui) 譚總來到我們(men) 村,建起了扶貧車間,讓我們(men) 把錢掙了不說,還把家裏也照顧了。”

  譚永連口中的譚總,就是四川木門茶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波,也是土生土長的木門鎮人。回憶起當初打算建廠的時候,譚波說:“剛來時隻看到一片荒坡,資金有限、基礎設施完全沒有,還缺乏專(zhuan) 業(ye) 人才,差點打了退堂鼓。”

  知悉情況後,當地政府立即為(wei) 譚波協調了廠房住址,添購了加工設備,還幫助開通綠色通道進行審批貸款,給予財政補貼,免費發放種苗。

  “茶業(ye)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入駐茶廠,對我們(men) 進行全麵指導。”譚波說,隨著茶廠規模不斷擴大,公司依托木門鎮青龍村、三合村兩(liang) 大茶園,建成青龍、三合、黃梁、元壩、茶園五個(ge) 村1萬(wan) 畝(mu) 的茶葉產(chan) 業(ye) 園區。

  2017年,茶園掛牌成為(wei) 就業(ye) 扶貧車間。通過幫扶種植茶苗、建立茶園、貧困戶勞動力到車間務工等方式,帶動1個(ge) 貧困村、20戶貧困戶78人脫貧。同時,還吸納農(nong) 民工和下崗再就業(ye) 職工65人,解決(jue) 了當地2000多戶茶農(nong) 賣茶問題。

  譚永連給記者算了筆賬:夫妻倆(lia) 每年在扶貧車間務工,工資能有將近4萬(wan) 元。自己還跟著種了4畝(mu) 茶,收入3萬(wan) 多。“樓房蓋起來了,電視、冰箱、空調等電器都有了。”譚永連說。

  “今年我們(men) 還將新建300畝(mu) 中國黃茶品比園。”譚波說,車間做得越大,他就越開心,因為(wei) 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zhong) 能在家門口端牢飯碗。“我們(men) 要吹響‘進軍(jun) 號’!”

  目前,旺蒼縣已建成投入運行扶貧車間廠房56座,解決(jue) 了1660人就業(ye) ,其中貧困勞動力806人。2020年要新建廠房11座,預計帶動156人就業(ye) ,其中貧困勞動力138人。

  延伸閱讀

  關(guan) 注扶貧車間①:扶貧車間多招收困難群眾(zhong) 就業(ye) 離家兩(liang) 步遠,方便又掙錢

  關(guan) 注扶貧車間②:建好“火車頭” 拉動貧困戶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9日 07:1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