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扶貧車間②:建好“火車頭” 拉動貧困戶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核心閱讀

  扶貧車間一頭連著貧困農(nong) 戶,一頭連著廣闊市場,建好了可以成為(wei) 拉動脫貧的“火車頭”。各地紛紛幫助扶貧車間成長:有的各部門通力合作,為(wei) 扶貧車間加工的農(nong) 產(chan) 品拓寬銷路、擴大市場;有的幹部去扶貧車間走訪,主動關(guan) 注困難,帶頭了解產(chan) 品,當上“促銷員”;有的出資,因地製宜在每個(ge) 鄉(xiang) 鎮場街建設扶貧車間,並做好人才引進、基礎設施等配套工作。

廣西武宣縣:

加工蓮子進超市

  7月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二塘鎮石耉村,驕陽似火。與(yu) 氣溫一樣火熱的,是這裏的蓮子加工。

  在荷韻蓮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就業(ye) 扶貧車間,建檔立卡貧困戶葉小芳正忙得不亦樂(le) 乎——她麻利地把一大盆蓮子倒入料鬥,蓮子脫殼機“哢哢”一轉,被劃破的蓮子外殼裏,立即露出飽滿的蓮肉。

  “我得趕快加工,貨攤那邊在催貨呢!”葉小芳笑得很開心。

  “我們(men) 縣的蓮子賣得好,奧秘就在於(yu) 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在那些就業(ye) 扶貧車間與(yu) 市場之間,搭建起了能讓分散的小農(nong) 生產(chan) 遮風擋雨的‘連心橋’。”正在這裏指導蓮子加工的武宣縣扶貧辦主任趙元勝解釋道。

  一根繩子兩(liang) 頭牽。為(wei) 了幫助蓮藕種植這樣的分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對接上大市場,武宣縣政府幫助當地農(nong) 民打造了立體(ti) 種養(yang) 模式。

  今年5月,武宣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安排了一場特殊的視頻培訓,由專(zhuan) 家介紹立體(ti) 種養(yang) 、套養(yang) 魚苗的相關(guan) 知識,荷韻蓮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就業(ye) 扶貧車間負責人趙斌揚受益匪淺。他在池塘裏總共投放了鯽魚、禾花鯉、泥鰍等4萬(wan) 尾魚苗,養(yang) 了200隻鴨子,這樣一來,魚吃福壽螺和腐葉,鴨子吃蟲,它們(men) 的糞便還成為(wei) 藕塘的有機肥。

  “這種立體(ti) 種養(yang) 模式的循環經濟效益挺好,遊客看到鴨子鳧水、魚兒(er) 穿梭,對塘中種出的蓮子也放寬了心,都爭(zheng) 著來買(mai) 。”趙斌揚說。

  “扶貧產(chan) 業(ye) 要真正讓農(nong) 民脫貧,還得拓寬銷路,擴大市場。”趙元勝坦言。為(wei) 此,二塘鎮的幹部們(men) 到農(nong) 貿市場溝通協調了一個(ge) 攤位,免費提供給石耉村參與(yu) 蓮子種植的貧困戶作為(wei) 銷售窗口。不僅(jin) 如此,目前武宣縣正大力鼓勵引導優(you) 質蓮子進城市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cong) 申報資料補充完善、設備設施改造、產(chan) 品質量控製等方麵進行幫扶指導,動態監測。在政府的幫助下,扶貧車間蓮子的銷路越來越好,到現在已經賣了2000多斤。

湖南橫市鎮:

幹部當起促銷員

  去年下半年,湖南省寧鄉(xiang) 市橫市鎮武叔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廠就業(ye) 扶貧車間負責人李勝寶,常常愁得睡不著覺:20萬(wan) 斤鮮脆可口的辣椒醬醃製成功,卻有一大半找不到買(mai) 家。

  李勝寶是橫市鎮關(guan) 聖村的辣椒種植大戶,深諳辣椒醬醃製工藝。而關(guan) 聖村是一個(ge) 省定貧困村,全村780多戶,有282戶是貧困戶。為(wei) 了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去年,他投入近100萬(wan) 元,租下一個(ge) 廢棄的小學校園,裝修場地、進購設備,開辦辣椒醬加工扶貧車間。

  車間剛起步,長期聘用5名貧困戶,也跟50名貧困戶簽訂了辣椒收購協議:每年由扶貧車間免費提供辣椒苗和肥料,再保底收購成熟的辣椒。到去年11月底,扶貧車間共發放貧困戶工資12萬(wan) 元,以4塊錢一斤的價(jia) 格收購近20萬(wan) 斤新鮮辣椒。算下來,共開支90多萬(wan) 元。

  “再不打開銷路,現金難以回籠,扶貧車間的運轉將難以為(wei) 繼。”李勝寶說,為(wei) 此,他沒少跑市場,“辛辛苦苦跑斷腿,隻簽下一兩(liang) 筆訂單,賣出去兩(liang) 三萬(wan) 斤。”

  一籌莫展之際,橫市鎮黨(dang) 委政府的領導幹部來到扶貧車間走訪。問起有何困難,李勝寶便把“銷售難”這個(ge) 問題拋出來,沒成想,從(co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到普通幹部,大家都很上心,當起了武叔辣椒醬的“促銷員”。“每當外出,我都會(hui) 帶上幾瓶辣椒醬,帶給一些‘潛在客戶’。”橫市鎮副鎮長喻亞(ya) 雄分管扶貧,曾在好幾個(ge) 鄉(xiang) 鎮工作,認識的人也多,想盡一切辦法讓武叔辣椒醬被更多人認識。

  一次,喻亞(ya) 雄在同寧鄉(xiang) 城區開連鎖飯店的同村老鄉(xiang) 張宏誌電話聊天時,抓住機會(hui) ,介紹起武叔辣椒醬。恰好張宏誌在為(wei) 菜品剁椒魚頭尋找合適的剁辣椒,“過去店裏購買(mai) 的辣椒醬不夠脆,影響了剁椒魚頭的口感,但請人現剁辣椒,又不劃算。我可以試一試你們(men) 這款扶貧產(chan) 品。”

  張宏誌讓廚房用武叔辣椒醬烹飪剁椒魚頭、小炒黃牛肉,發現這款原味剁辣椒加熱後仍能保持鮮脆口感,符合本地人口味。價(jia) 格也實惠,才賣6元一斤,性價(jia) 比很高。隨即,他撥通辣椒醬包裝瓶上的電話,跟李勝寶對接采購。

  通過一個(ge) 個(ge) “促銷員”努力帶貨,武叔辣椒醬快速打開本地市場,漸漸走進一些黨(dang) 政機關(guan) 、工業(ye) 園區和學校的食堂、商店,還遠銷武漢、廣州、深圳等地。到去年底,20萬(wan) 斤辣椒醬已賣出了17萬(wan) 多斤。

  “扶貧產(chan) 品上市,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在於(yu) 市場知曉度太低。我們(men) 不僅(jin) 要幫助產(chan) 品打開市場,更要督促扶貧車間提升產(chan) 品質量,引導他們(men) 提高競爭(zheng) 力,在市場裏找到立足之地。”喻亞(ya) 雄說。

  7月5日,寧鄉(xiang) 市在人流集中的方特遊樂(le) 園開辦“扶貧集市”。橫市鎮早早地跟李勝寶通了氣,為(wei) 他設立專(zhuan) 門的攤位展銷,而李勝寶帶來的500多瓶一斤裝和兩(liang) 斤裝辣椒醬,早早銷售一空,還有一些遊客加了他的微信。他笑著說,7月底就要進入辣椒采摘季,醃製辣椒醬的各項工作也準備就緒,今年對銷量很有信心。

遼寧建平縣:

每鄉(xiang) 至少建一個(ge)

  “蔬菜賣到咱村裏的加工廠,價(jia) 格比市場行情每斤要高出1毛錢,而且有多少、要多少。”遼寧省建平縣榆樹林子鎮下窯溝村貧困戶白永奎正在村裏的惠澤蔬菜加工車間內(nei) ,忙著給剛剛采摘的番茄打包裝箱,而在這裏務工的貧困戶,加上鄰村的最多時有200多人,每人每月都有1000多元的打工收入。

  “今年我申請到政府的扶貧貸款5萬(wan) 元,加上自家的存款,我也準備蓋一個(ge) 屬於(yu) 自己的大棚,預計年底收入將超過7萬(wan) 元,今後就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了。”白永奎笑著說。

  “在我們(men) 這個(ge) 蔬菜加工扶貧車間,采取統一育苗、統一購肥、統一收購的模式,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貧困戶降低種植成本,提升蔬菜品質。我們(men) 還有自己的品牌,有著下窯溝番茄、下窯溝豆角商標的產(chan) 品已打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遠銷至歐洲市場。”下窯溝村產(chan) 業(ye) 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扶貧車間負責人李國林介紹。

  下窯溝村地處偏僻、耕地少且多為(wei) 坡地、全是旱田,建檔立卡貧困戶有36戶61人。村黨(dang) 支部牽頭因地製宜成立了惠澤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專(zhuan) 合社通過開辦蔬菜加工扶貧車間,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自己建大棚,貧困戶可以在扶貧車間打工,也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年終分紅的方式增加收入。而這種通過利潤分紅、讓利承包、務工增收、扶持建棚、土地流轉等“疊加式”扶貧形式,覆蓋全村所有貧困戶,僅(jin) 利潤分紅一項戶均增收5000餘(yu) 元。

  為(wei) 了推進扶貧車間建設,建平縣29名縣級領導包扶鄉(xiang) 鎮場街現場督戰,164名優(you) 秀幹部駐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夯實陣地,74支工作隊深入一線蹲點駐守。建平縣大力推進雜糧種植、肉羊養(yang) 殖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建立貧困戶與(yu) 車間利益掛鉤機製,所有貧困人口實現扶貧車間全覆蓋,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建平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鞏俊生說,“扶貧車間遍及鄉(xiang) 村,既能帶動貧困戶增收,也能推動全縣大農(nong) 業(ye) 實現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chan) 。”

  此外,建平縣委、縣政府支持扶貧車間和產(chan) 業(ye) 的發展,在市場培育、人才引進、基礎設施配套方麵下足功夫,利用大學進園區、直播帶貨、電商平台打造智能銷售網絡,全力培植全產(chan) 業(ye) 鏈條,通過就業(ye) 帶動、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農(nong) 戶增收。朱碌科鎮雜糧扶貧產(chan) 業(ye) 示範園整合資金達到2200萬(wan) 元,有效利用“建平小米”的品牌優(you) 勢,建設綠色雜糧示範種植基地、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以及雜糧精深加工生產(chan) 線。

  建平縣扶貧辦主任劉玉文說,“建平縣扭住產(chan) 業(ye) 扶貧這個(ge) 核心,因地製宜,突出產(chan) 業(ye) 特色,每個(ge) 鄉(xiang) 鎮場街根據本地實際至少建設一個(ge) 扶貧車間。”

  建平縣投入扶貧資金13556萬(wan) 元用於(yu) 創辦58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鄉(xiang) 級扶貧車間74個(ge) ,實現每個(ge) 鄉(xiang) 鎮兩(liang) 個(ge) 以上種植、養(yang) 殖、旅遊等扶貧車間;搭建企業(ye) 、經營主體(ti) 參與(yu) 脫貧攻堅的平台,提高貧困戶參與(yu) 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貧困戶內(nei) 生動力,以先富帶後富。

  延伸閱讀

  關(guan) 注扶貧車間①:扶貧車間多招收困難群眾(zhong) 就業(ye) 離家兩(liang) 步遠,方便又掙錢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8日 07:0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