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榜樣① 宋書聲:無聲的選擇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側(ce) 記1:“不要突出我”

  《榜樣》節目錄製前,網上查詢宋書(shu) 聲老先生的資料,隻看到寥寥無幾的簡單介紹。

  7月23日,節目嘉賓簽到處,第一次見到老先生。九旬高齡的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不停催著陪伴前來的家人趕緊回去。

  節目錄製期間,工作人員準備多照顧一下年事已高的他時,也是被各種“嫌棄”。

  吃飯時,問需不需要幫忙準備餐具之類,老人家回複,“我可以的”。

  吃完飯,問要不要送老人家去休息,老人家很紳士地欠欠身,“謝謝,我自己可以的”。

  兒(er) 子在家擔心父親(qin) ,要來看望,被老先生一再回絕,“他來做什麽(me) ,不用來。”

  持續好幾個(ge) 小時的現場等待,他安靜地端坐觀眾(zhong) 席,問累不累,也總是“還好”“還可以”。

  現場排練,90高齡的他一次次從(cong) 台下慢慢走上舞台,一遍遍調整、補錄,我們(men) 看得心酸不已,他也從(cong) 未有過一句抱怨或絲(si) 毫不情願。

圖為(wei) 宋書(shu) 聲在節目錄製現場

圖為(wei) 宋書(shu) 聲在節目錄製現場

  “還好”“還可以”“不用送”“我自己來”,如同他的口頭禪,貫穿了整個(ge) 節目錄製過程始終,除了把節目錄製當做黨(dang) 交給的任務,認真了解工作要求以外,他常常安靜地讓人察覺不到他的存在。在他心裏,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是不能給組織添麻煩的。

  即使在平時,聊天過程中,他也很少提及自己,針對記者關(guan) 於(yu) 他的采訪,他也總是說,“大家應該關(guan) 注的是編譯局這個(ge) 集體(ti) ,不要突出我。”

  “之前中宣部的《朗讀者》,現在ky开云官网的《榜樣》節目,之所以選中我,是編譯局真的為(wei) 編譯事業(ye) 做出了重大貢獻,而我做過編譯局局長,正好見證了這些事兒(er) 。”

  他說,“編譯馬恩列斯著作是很嚴(yan) 謹很專(zhuan) 業(ye) 的工作,每一部著作都需要很多人翻譯很多次校對,無法靠一個(ge) 人完成,編譯每一本書(shu) 都是編譯局整個(ge) 群體(ti) 做的工作,所有貢獻都是整個(ge) 編譯局集體(ti) 做出的。”“這個(ge)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不是一個(ge) 人做出的。”

發布時間:2018年11月08日 17:48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