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夜晚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的
主火炬即將點燃……
在萬(wan) 眾(zhong) 期待中
31位火炬手奔跑進入了主會(hui) 場
在他們(men) 當中
有一位普通的電力職工
——劉源
在那個(ge) 璀璨的夜晚
他與(yu) 30名火炬手共同點燃聖火盤
當看到“太陽神鳥”
帶著12道古蜀文明之光
點燃了大運會(hui) 聖火
當看到開幕式場館
每一束光都那麽(me) 井然有序
劉源情不自禁濕潤了眼眶
作為(wei) 國網四川電力
成都高新連心橋黨(dang) 員服務隊
第五任隊長
為(wei) 做好大運會(hui) 電力保障
劉源帶領隊員組成“尖刀連”
提前65天入駐場館
每天最少走三萬(wan) 多步
排查了3000多個(ge) 開關(guan)
實現了電力服務
“保到燈頭、保到話筒、保到插座”
全力打贏了大運會(hui) “保電戰”
他身後的國網四川電力
成都高新連心橋黨(dang) 員服務隊
自2002年成立
至今已經走過22個(ge) 年頭
從(cong) 日常的電力搶修
到重大活動保電供電
從(cong) 誌願服務
到應急搶險救災
他們(men) 始終履行
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的承諾
隻要老百姓有需要
他們(men) 有呼必應、有難必幫
2015年8月的一個(ge) 傍晚
黨(dang) 員服務隊值班電話突然響起
“快來救救我老伴兒(er) !”
聽到一位老婆婆焦急的求助
接線隊員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
原來是因為(wei) 小區突然停電
101歲的張大爺
呼吸機停止運行
隊員們(men) 迅速趕了過去
並第一時間搭接好應急電源
看到呼吸機恢複運行
張大爺漸漸好轉
大家才終於(yu) 放下心
剛加入這個(ge) 隊伍時
很多年輕隊員並不適應
“每天的工作就是
穿梭在社區院落
和一戶戶居民打交道
不是排查線路
就是修開關(guan) 、換燈泡”
而這一次的驚心動魄
讓很多“一心想要幹大事”的
年輕隊員一下子明白了
日複一日處理這些“小事”“瑣事”
對於(yu) 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意義(yi) :
“日常工作的每一件小事
放到老百姓身上
都是大事!”
2009年
他們(men) 開展“照亮回家路”公益行動
給169個(ge) 老舊的小區
安裝了聲控燈
之後,又給老舊院落
安裝集中電瓶車充電點
為(wei) 的就是給老百姓
解決(jue) 實際困難
2022年夏季
四川遭遇罕見高溫天氣
麵對電網超負荷的嚴(yan) 峻考驗
他們(men) 每天搶修30餘(yu) 次
寧肯自己的工作服
濕了又幹、幹了又濕
也決(jue) 不讓市民在高溫中受熱
而成都夜生活的熱氣騰騰
也有他們(men) 的守護
華燈初上的夜晚
他們(men) 放棄休息時間
逐一排查夜市商戶的用電安全
為(wei) 的就是幫助個(ge) 體(ti) 老板們(men)
安全擺攤設點
為(wei) 老百姓增加就業(ye) 、增加收入
關(guan) 鍵時刻
站得出來、頂得上去!
2021年7月
河南鄭州特大暴雨
牽動全國人民的心
作為(wei) 電力搶險“先鋒隊”成員之一
高新連心橋黨(dang) 員服務隊緊急馳援鄭州
當看到路口熄滅的交通燈
和一幢幢黢黑的居民樓時
隊員們(men) 的心都被緊緊揪住
斷電、斷水、斷網
大家都非常清楚
老百姓的生活將麵臨(lin) 怎樣的困難
此行,他們(men) 的首要任務
是為(wei) 已經斷電近72小時的
三個(ge) 小區恢複供電
當時水位還沒有下去
隊員們(men) 隻能扛著電纜
在漆黑的地下室裏
蹚著積水艱難作業(ye) ……
劉源永遠忘不了
當電纜接通配電箱
光明終於(yu) 重回小區的那一刻
所有人都在激動地歡呼
一盞盞燈的重新點亮
帶給老百姓們(men) 莫大的幸福
不僅(jin) 在危急關(guan) 頭
挺身而出、衝(chong) 鋒在前
麵對重大任務
他們(men) 更是知重負重、知難克難
以綠色轉型升級
構築向西開放戰略高地
服務隊不斷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貢獻自己的光與(yu) 熱!
善小而為(wei)
人間大愛
2002年
剛成立不久的服務隊
接到了一個(ge) 求助電話
眼前的一幕讓隊員徐言偉(wei)
至今記憶猶新:
“頭發花白的婆婆
獨自躺在床上一角
床上三分之二的空間
被生活用品占據”
這位婆婆名叫杜德柱
是一位下肢癱瘓的獨居老人
隊員們(men) 看在眼裏
心裏五味雜陳
為(wei) 老人換保險絲(si)
檢修好線路後
大家都格外心疼杜婆婆
之後,杜德柱老人便成了
服務隊的首位幫扶對象
在上門搶修過程中
他們(men) 結識了更多的
獨居和空巢老人
這些年
他們(men) 專(zhuan) 門繪製“幫扶地圖”
為(wei) 聽力不好的老人
安裝“愛心閃燈門鈴”
為(wei) 視力不好的老人
裝“電表放大鏡”
為(wei) 獨居老人定製
“一鍵通連心橋”熱線……
在幫扶過程中
隊員們(men) 與(yu) 老人們(men)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吳桂榮老人把小李
當作自己的孫女
每次見到都會(hui) 親(qin) 切地喚一聲:
“我的乖乖、乖孫”
代美英老人
總是惦記著劉傑
每次包好餃子
都讓他快點過來吃……
彭奶奶和姚爺爺
最牽掛的還是小吳的婚事:
“趕快結婚
我們(men) 等著吃你的喜糖”
“小聶、小樊、小劉、小楊
你們(men) 要按時吃飯
好好工作……”
這一聲聲親(qin) 切的呼喚
見證了22年間
7任隊長和42名隊員
與(yu) 100多位老人之間
不是親(qin) 人勝似親(qin) 人的雙向奔赴
他們(men) 之間的平凡善舉(ju)
是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
更是最真誠最樸素的人間大愛
高新連心橋黨(dang) 員服務隊
這份由心而生的力量
更跨越山川
連同全國4900多支
電力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
和近11萬(wan) 隊員踐行初心、服務人民
一身橙色工作服
一頂安全帽
一抹溫暖笑容
一個(ge) 裝著驗電筆、螺絲(si) 刀、線手套
手電筒等用品的工具包……
他們(men) 沒有豪言壯語
卻總是出現在
每一個(ge) 需要幫助的時刻
他們(men) 沒有豐(feng) 功偉(wei) 績
卻將一件件小事情
一次次細微之處的關(guan) 懷
書(shu) 寫(xie) 成日常生活中的溫情詩篇
他們(men) 更不是超人英雄
卻用自己的愛與(yu) 堅守
點亮了歲月
溫暖了人間
延伸閱讀
中央宣傳(chuan) 部授予高新連心橋黨(dang) 員服務隊“時代楷模”稱號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