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中央強調,要把“四下基層”作為(wei) 開展第二批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
“四下基層”是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並身體(ti) 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製度,具體(ti) 是指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
1988年6月,習(xi) 近平任寧德地委書(shu) 記。當時,寧德是全國18個(ge) 連片貧困地區之一。通過深入基層調研,習(xi) 近平把貧困地區發展最基本的條件歸納為(wei) 兩(liang) 條:一是黨(dang) 的領導,二是人民群眾(zhong) 的力量。因此,他指出,各級幹部要苦練密切聯係群眾(zhong) 這一基本功。
一上任,習(xi) 近平就深入全區九縣和浙南調查研究,形成調研文稿《弱鳥如何先飛——閩東(dong) 九縣調查隨感》。
1988年12月20日,寧德首次“地縣領導接待群眾(zhong) 來訪日”活動在霞浦舉(ju) 辦,習(xi) 近平同群眾(zhong) 麵對麵,受理問題86件,12件當場答複解決(jue) ,其餘(yu) 的要求相關(guan) 部門一個(ge) 月內(nei) 處理完畢。當晚的總結會(hui) 上,他要求“約訪製度和下基層開展信訪接待日活動的製度要堅持下去”。一個(ge) 被幹部稱為(wei) “服務日”“公仆日”、群眾(zhong) 稱為(wei) “連心節”的日子由此誕生,每月20日成為(wei) 寧德市、縣、鄉(xiang) 鎮三級領導接待群眾(zhong) 來訪日。
1989年7月19日,習(xi) 近平帶著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在山路上徒步跋涉2個(ge) 多小時,來到省定貧困鄉(xiang) 壽寧縣下黨(dang) 鄉(xiang) 。鄉(xiang) 政府沒有辦公場所,就在鸞峰廊橋上現場辦公,決(jue) 定支持下黨(dang) 鄉(xiang) 水電建設資金40多萬(wan) 元,盡快解決(jue) 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用電問題。隨後,他又兩(liang) 次到下黨(dang) 調查研究、現場辦公。鸞峰橋,成為(wei) 閩東(dong) 人民心中的黨(dang) 群連心橋。
1989年10月,習(xi) 近平到福安調研。在範坑老區特困鄉(xiang) ,他和群眾(zhong) 促膝談心,宣講黨(dang) 的農(nong) 村政策、扶貧政策,打消了群眾(zhong) 擔心政策會(hui) 變的疑慮。
在習(xi) 近平的推動下,“四下基層”在寧德形成風氣,幹部作風大為(wei) 轉變,閩東(dong) 麵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1990年5月,習(xi) 近平在給寧德地直機關(guan) 領導幹部的臨(lin) 別贈言中說,“四下基層”工作“得到了人民群眾(zhong) 的歡迎和稱讚。今後,要繼續堅持下去,並注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還要不斷探索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的新途徑、新方法”。
30多年來,“四下基層”在寧德傳(chuan) 承不斷,並紮根八閩、推向全國。如今,作為(wei) 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層”正被不斷學習(xi) 推廣、深化運用,成為(wei) 密切聯係群眾(zhong) 、走好新時代群眾(zhong) 路線的重要法寶。
延伸閱讀
學習(xi) 推廣“四下基層”優(you) 良傳(chuan) 統
“四下基層”與(yu) 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理論研討會(hui) 發言摘編
“四下基層”,習(xi) 近平在福建工作時大力倡導 身體(ti) 力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