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發布廳》發布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先進事跡

微信掃一掃 ×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men) 遠離祖國親(qin) 人
足跡遍布全球76個(ge) 國家和地區
有這樣一支隊伍
3萬(wan) 餘(yu) 人60年賡續接力
診治患者近3億(yi) 人次
拯救生命無數!
他們(men)
就是勇擔使命、救死扶傷(shang)
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讚譽的
中國援外醫療隊
關(guan) 於(yu) 他們(men) 的故事
還要從(cong) 一封特殊的信說起……

“西諾瓦,中國醫生好!”

1962年12月
中國衛生部收到了
一封特殊的信件——
剛剛宣告獨立的阿爾及利亞(ya) 政府
通過國際紅十字會(hui)
向全世界發出緊急醫療援助的呼籲
讓阿政府沒想到的是
剛度過困難時期
正在艱難恢複中的中國第一個(ge) 宣布
選派優(you) 秀醫生組成中國援外醫療隊
馳援非洲兄弟 

1963年4月6日
第一支中國援外醫療隊從(cong) 北京出發
輾轉10天
最終抵達了地處撒哈拉沙漠邊緣
被稱為(wei) “沙漠之門”的
阿爾及利亞(ya) 賽義(yi) 達
在首批援阿爾及利亞(ya) 醫療隊中
有一位24歲的鎮江姑娘邱月華
最遠隻去過南京的她
連非洲在哪兒(er) 都不知道
但也義(yi) 無反顧
選擇了奔赴使命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如今已經80多歲的邱老回憶:
“當時,賽義(yi) 達省醫院孕產(chan) 婦多,
我們(men) 醫療隊隻有一名婦產(chan) 科醫生,
幾乎要負責醫院全部婦產(chan) 工作。”

“這是我接出來的孩子,
其中的一個(ge) 母親(qin) 患肺結核,
孩子交給我們(men) 喂養(yang) ,
現在已經快到一個(ge) 月了……”
1965年4月
年輕的邱月華
在一張滿月嬰兒(er) 的照片背麵
記錄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盡管時光已經過去將近60年
我們(men) 仍能從(cong) 這娟秀的字跡中
看到年輕的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
飽含深情迎接新生命的
大愛與(yu) 責任

1993年
同為(wei) 婦產(chan) 科醫生的徐長珍
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與(yu) 前輩邱月華一樣遠赴萬(wan) 裏之遙 

2000年春,已經48歲的徐長珍
又一次奔赴阿爾及利亞(ya)
讓她感到驚喜的是
在前來就診的病人中
竟然看到了一個(ge) 熟悉的麵孔
6年前由於(yu) 戰亂(luan) 緊急撤離
未來得及做肌瘤切除手術的拉塞拉
可讓她深感不安的是
拉塞拉的子宮肌瘤
已經擴大到跟新生兒(er) 頭大小
再加上拉塞拉身體(ti) 不斷地流血
情況相當嚴(yan) 重
必須盡快手術
可是,徐長珍知道
拉塞拉四十多歲了還沒有結婚
她了解拉塞拉有多麽(me) 想要一個(ge) 孩子
希望能有一個(ge) 美滿的家庭…… 

徐長珍陷入了沉思
盡管極具挑戰性
但她還是堅定地選擇了
保住子宮的手術方案
整整三個(ge) 半小時後
手術宣布成功
與(yu) 徐長珍並肩作戰的
阿爾及利亞(ya) 醫生護士激動不已
他們(men) 高興(xing) 地豎起大拇指稱讚:
“西諾瓦,中國醫生好!” 

西諾瓦是法語“中國人”的發音
為(wei) 了感謝中國醫生給予的“新生”
當地很多孩子被父母取名為(wei)
“西諾瓦”
60年來,一批又一批
像徐長珍一樣的“中國媽媽”們(men)
已經在阿爾及利亞(ya)
累計接生新生兒(er) 207萬(wan) 餘(yu) 名

從(cong) 與(yu) 死神殊死較量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正是因為(wei) 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實在放心不下”的情感
徐長珍四次回到非洲

她永遠忘不了
患有直腸陰道瘺
30多年沒有穿過一條幹淨褲子的達赫老人
手術成功後
激動得像孩子一樣
抱著她的胳膊失聲痛哭……
與(yu) 非洲這片土地有著
“過命交情”的還有
援桑給巴爾中國醫療隊隊長盧建林
2011年9月10日
坦桑尼亞(ya) 發生了震驚世界的
沉船海難事件 

在這場與(yu) 死神的賽跑中
麵對上百人的溺水救治
麵對落後的醫療條件和語言不通
盧建林和隊員們(men)
開出了一份中國方案
在短短一天內(nei)
處置傷(shang) 者150多位
搶救重傷(shang) 患者13名
三天時間的救援
讓400多位沉船事故受傷(shang) 者陸續康複
國雖有界,醫者無疆
從(cong) 應對突發救援事件
中國援外醫生的身影從(cong) 未缺席
2014年初
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 

回憶起那段向險而行的往事
中國第24批援幾內(nei) 亞(ya) 醫療隊隊員
王振常、陳旭仍心有餘(yu) 悸
在幾內(nei) 亞(ya) 的一年半
王振常和隊友們(men) 一起
為(wei) 幫助幾內(nei) 亞(ya) 抗擊埃博拉作出積極貢獻
他們(men) 也成了
第一支得到由幾內(nei) 亞(ya) 總統
頒發共和國勳章的醫療隊

而讓陳旭憂心忡忡的
還有這裏醫療條件、醫療水平的
嚴(yan) 重落後
“當時,全幾內(nei) 亞(ya) 隻有中幾友好醫院有
唯一一台手術用顯微鏡,
卻因為(wei) 當地醫生不會(hui) 用,
長期閑置在庫房。”
陳旭決(jue) 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
改變幾內(nei) 亞(ya) 醫生的看法
他帶領醫生們(men)
做了幾內(nei) 亞(ya) 第一台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兩(liang) 個(ge) 月後
幾內(nei) 亞(ya) 醫生獨立完成了
第一台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正式開啟了幾內(nei) 亞(ya) 神經外科顯微時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017年,在南蘇丹的朱巴教學醫院
隊長朱興(xing) 國在國內(nei) 專(zhuan) 家的遠程協助下
成功完成了該院
第一例巨大腮腺腫瘤手術
寧夏援貝寧醫生郎誌存
在當地建立
“中國—貝寧遠程會(hui) 診中心”
廣東(dong) 援多米尼克醫療隊員吳德熙
建立起當地
曆史上第一個(ge) 心血管專(zhuan) 科
2022年11月
位於(yu) 赤道幾內(nei) 亞(ya) 的
中赤幾友好醫院順利竣工…… 

60年來
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們(men)
為(wei) 發展中國家
援建醫療衛生設施共130多所
培養(yang) 醫療人員10萬(wan) 多人次
極大提高了受援國醫療技術水平
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相知者 不以萬(wan) 裏為(wei) 遠

凡為(wei) 醫者,遇有請召
不擇高下,遠近必赴
60年間,一代又一代
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前赴後繼
他們(men) 中有的是父子接力
有的是夫妻共進、姐妹攜手……
甚至,有50餘(yu) 位隊員
永遠地長眠在了異國他鄉(xiang) 的土地……
在埃塞俄比亞(ya) 南部的季馬市
澤烏(wu) 迪·海爾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精心打掃和守護一座墓園
墓園中長眠著的就是“中國醫生”——梅庚年
1974年,心血管專(zhuan) 家梅庚年
作為(wei) 中國首批援助
埃塞俄比亞(ya) 醫療隊隊長來到季馬市
雖然已經50歲
但他從(cong) 不考慮自己
仍然堅持著為(wei) 病人高強度工作 

當年,澤烏(wu) 迪老人的父親(qin)
正是接受過梅庚年的救治
1975年,梅庚年在參與(yu) 救災返程的途中
不幸遭遇車禍以身殉職
年僅(jin) 51歲
梅庚年的遺體(ti) 被送回季馬市的時候
澤烏(wu) 迪的父親(qin) 失聲痛哭
他找到醫療隊
要求將梅醫生的墓地建在自家地裏
並要為(wei) 梅庚年守墓 

這位“白求恩”式的中國醫生
從(cong) 此長眠在了這個(ge) 異國他鄉(xiang) 的小鎮上
可梅庚年並不孤單
此後整整三十年的時間
澤烏(wu) 迪的父親(qin)
一直盡心守護著墓地
老人去世後
他的女兒(er) 澤烏(wu) 迪·海爾承擔起
繼續看守梅庚年墓園的責任
梅庚年犧牲多年後
他的三個(ge) 子女都選擇子承父業(ye)
相繼成為(wei) 醫生
1998年,長子梅學謙如願以償(chang)
作為(wei) 援助埃塞俄比亞(ya) 醫療隊的一員
踏上了父親(qin) 長眠的土地
繼續完成父親(qin) 牽掛的援外事業(ye)

兩(liang) 代人共守一座墓園
兩(liang) 代人同赴一場使命!
如今,梅庚年離世已經整整48年了
但這份來自中國的無私援助
早已不僅(jin) 僅(jin) 是國家使命
更超越了醫生與(yu) 患者之間的情誼
在這一場場雙向奔赴的人間大愛裏
一代代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
也在播撒希望、拯救生命的旅途上
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收獲幸福與(yu) 圓滿
四次援非的佟玲醫生
經曆了槍林彈雨
但她最驕傲的是
讓許多非洲患者重見光明
在位於(yu) 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克
吳德熙3年診治患者5000人次
走在大街上
常常遇到熱情地叫出他名字的病人
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從(cong) 率隊迎戰埃博拉
到帶領中國抗疫醫療專(zhuan) 家組再赴非洲
抗擊新冠疫情
作為(wei) 援剛果(金)中國醫療隊隊長
王俊輝最感動難忘的
是一群當地的孩子輕輕地哼唱起
中國的《茉莉花》…… 

在國外,病人們(men) 可能記不住
口罩後麵他們(men) 的模樣
但都清楚地記得
他們(men) 白衣上的那麵醒目的五星紅旗
都清楚地記得
他們(men) 有一個(ge) 共同的名字——中國醫生!
60年、3萬(wan) 餘(yu) 人、76個(ge) 國家和地區
他們(men) 賡續傳(chuan) 遞著
“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
救死扶傷(shang) 、大愛無疆”的
中國醫療隊精神
今天,這份無私奉獻與(yu) 深厚情誼
也早已超越國界、超越民族、超越膚色
他們(men) 像一簇簇迎風而起的蒲公英
載著天下大同、人類大愛的種子
跨越山河大海
一次次不遠萬(wan) 裏、為(wei) 愛奔赴
一次次落地生根、薪火相傳(chuan) ……
正如剛果(金)的留學生
正在中國醫科大學心內(nei) 科
讀博士研究生的穆英雄所說:
愛心是中國醫生最好的語言
我也要成為(wei) 那一顆種子
懷揣著濟世救人的英雄夢
努力把在中國學的知識和技術
帶回家鄉(xiang) ,帶到世界!
不以山海為(wei) 遠
不懼天高海闊
今天,中國援外醫療隊
正在全球5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
115個(ge) 醫療點開展工作
其中近一半在偏遠艱苦地區
60年不是到達終點
而是整裝再出發!
未來,中國援外醫療隊的腳步
還會(hui) 抵達更加遼遠壯闊的遠方——
將來自中國的友誼帶到世界各地
將來自中國的大醫精誠
帶到全世界患者身邊
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世界各國
共同譜寫(xie)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美美與(yu) 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篇章
為(wei) 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為(wei)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為(wei) 增進世界人民衛生健康福祉
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延伸閱讀

  中央宣傳(chuan) 部授予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ti) 代表“時代楷模”稱號

  中國援外醫療隊:用仁心仁術書(shu) 寫(xie) 大愛與(yu) 擔當

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1日 09:37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