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公開發布之際,中央農(nong) 辦、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就《意見》的製定印發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意見》的出台有什麽(me) 背景和重大意義(yi) ?
答:健全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是築牢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應有之義(y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建設,從(cong) 完善基礎設施條件、人員隊伍建設、機構運行機製等方麵采取一係列措施,持續提升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基本實現了農(nong) 民群眾(zhong) 公平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農(nong) 村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也要看到,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與(yu) 農(nong) 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意見》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衛生與(yu) 健康工作方針,對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進行係統部署,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yi) 。一是有助於(yu) 強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統籌和布局優(you) 化。在現有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框架下,強化縣域統籌,合理配置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醫療資源,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分級分類解決(jue) 不同問題。二是有助於(yu) 強化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改革的係統集成。推進醫療、醫保、醫藥、醫教改革協同聯動,創新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管理體(ti) 製和運行機製,提高縣域整體(ti) 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三是有助於(yu) 形成促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的政策合力。從(cong) 基礎條件、政府投入、人才培養(yang) 、薪酬待遇、醫保支付、對口幫扶等方麵提出了一攬子改革舉(ju) 措,強化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的政策保障。
問: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的總體(ti) 要求是什麽(me) ?
答:《意見》強調,把鄉(xiang) 村醫療衛生工作擺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位置,以基層為(wei) 重點,以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驅動,加快縣域優(you) 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健全適應鄉(xiang) 村特點、優(you) 質高效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讓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意見》明確4項工作原則:一是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鄉(xiang) 村醫療衛生工作的全麵領導。強調堅持鄉(xiang) 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益屬性,壓實地方特別是市縣兩(liang) 級黨(dang) 委和政府主體(ti) 責任。二是堅持強化醫療衛生資源縣域統籌。強調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推進縣域醫共體(ti) 建設。三是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強調把工作重點放在農(nong) 村和社區,推動鄉(xiang) 村醫生向執業(ye) (助理)醫師轉化,打造一支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鄉(xiang) 村醫生隊伍。四是堅持進一步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強調統籌解決(jue) 好鄉(xiang) 村醫生收入和待遇保障問題,健全多勞多得、優(you) 績優(you) 酬的激勵製度,激發改革發展內(nei) 生動力。
《意見》還提出了到2025年的目標任務,即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發展壯大,人員素質和結構明顯優(you) 化;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運行機製進一步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改革發展取得明顯進展。
問:如何加強縣域內(nei) 醫療衛生資源統籌和優(you) 化布局?
答:目前,我國縣鄉(xiang) 村三級醫療衛生體(ti) 係網絡基本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國2844個(ge) 縣(區、市)、2.96萬(wan) 個(ge) 鄉(xiang) 鎮、49.0萬(wan) 個(ge) 行政村共設縣級醫院1.7萬(wan) 個(ge) ,鄉(xiang) 鎮衛生院3.5萬(wan) 個(ge) ,村衛生室59.9萬(wan) 個(ge) 。《意見》著眼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重點從(cong) 四個(ge) 方麵部署提出了改革舉(ju) 措。
一是優(you) 化機構布局。根據鄉(xiang) 村形態變化和人口遷徙流動情況,因地製宜合理配置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醫療衛生資源,宜鄉(xiang) 則鄉(xiang) 、宜村則村,從(cong) 注重機構全覆蓋轉向更加注重服務全覆蓋。重點支持建設一批能力較強、具有一定輻射和帶動作用的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確有需要的可以在縣城之外選建1至2個(ge) 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使其基本達到縣級醫院服務水平。建好用好村衛生室,不適宜單設衛生室的行政村,可以通過鄰村合建衛生室、鄉(xiang) 鎮衛生院定期巡診、派駐以及鄰(聯)村延伸服務等方式,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供給。
二是強化拓展服務功能。健全以縣級醫院為(wei) 龍頭、鄉(xiang) 鎮衛生院為(wei) 樞紐、村衛生室為(wei) 基礎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縣級醫院重點是提高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診療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搶救和疑難複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能力,力爭(zheng) 常住人口超過5萬(wan) 人或服務半徑大的縣(市、旗)至少有1所縣級醫院(包含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鄉(xiang) 鎮衛生院重點是全麵提升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鼓勵拓展服務功能,健全急診急救和巡診服務體(ti) 係,可以按照相關(guan) 診療規範開展常規手術。村衛生室重點是加強能力建設,強化其基本醫療服務功能。
三是加強疾病預防控製能力建設。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製,製定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加強縣域傳(chuan) 染病防控救治體(ti) 係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強化村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嚴(yan) 格落實傳(chuan) 染病疫情報告責任,提高風險隱患早期識別能力,築牢農(nong) 村疾病預防控製網底。
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區域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體(ti) 係,到2025年統籌建成縣域衛生健康綜合信息平台。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構建鄉(xiang) 村遠程醫療服務體(ti) 係,推廣遠程會(hui) 診、預約轉診、互聯網複診、遠程檢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在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的配置應用。
問:如何加強鄉(xiang) 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答:鄉(xiang) 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紮根農(nong) 村一線,為(wei) 農(nong) 村居民提供預防保健、臨(lin) 床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是農(nong) 村居民的“健康守門人”。《意見》聚焦鄉(xiang) 村醫療衛生人才短缺突出問題,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使用、激勵等方麵提出了一係列有含金量的政策舉(ju) 措。
一是多渠道引才用才。改革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人才培養(yang) 機製,增加全科、兒(er) 科等緊缺人才供給,逐步擴大農(nong) 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yang) 規模,地方可根據實際需求麵向農(nong) 村規範培養(yang) 擬從(cong) 事全科醫療的高職層次醫學生。到2025年將鄉(xiang) 村醫生中具備執業(ye) (助理)醫師資格的比例提高到45%左右,逐步形成以執業(ye) (助理)醫師為(wei) 主體(ti) 、全科專(zhuan) 業(ye) 為(wei) 特色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
二是創新人才使用機製。以縣為(wei) 單位每5年動態調整鄉(xiang) 鎮衛生院人員編製總量,盤活用好存量編製。加強縣域醫療衛生人才一體(ti) 化配置和管理,實行縣管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雙向流動機製,並在職稱評聘方麵給予一定傾(qing) 斜。統籌縣域內(nei) 醫療衛生人才資源,建立健全定期向鄉(xiang) 村派駐醫務人員工作機製,鼓勵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與(yu) 縣域內(nei) 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共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三是完善人才激勵製度。收入和待遇保障方麵,落實“兩(liang) 個(ge) 允許”,合理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提升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與(yu) 當地縣級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lin) 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服務的鄉(xiang) 村醫生,地方要適當增加補助。養(yang) 老和醫療保障方麵,按照分類解決(jue) 的辦法,引導其按照規定參加有關(guan) 社會(hui) 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給予適當補助,采取多種形式提高鄉(xiang) 村醫生養(yang) 老待遇。
問:在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運行機製方麵有哪些改革舉(ju) 措?
答:《意見》主要從(cong) 三個(ge) 方麵對改革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運行機製提出要求。
一是強化縣域統籌。圍繞加快構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在編製使用、人員招聘、人事安排、績效考核、收入分配、職稱評聘等方麵賦予醫共體(ti) 更多自主權,推動實行人財物統一集中管理。推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ti) 化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公辦村衛生室轉為(wei) 鄉(xiang) 鎮衛生院延伸舉(ju) 辦的村級醫療服務點。
二是健全投入機製。中央財政和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大對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建設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新增財力向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領域傾(qing) 斜。省級加大統籌力度,確保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均衡健康發展。落實市縣兩(liang) 級黨(dang) 委和政府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建設主體(ti) 責任。
三是城市支援健康鄉(xiang) 村建設。完善城鄉(xiang) 協同、以城帶鄉(xiang) 幫扶機製,深化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將支持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建設作為(wei) 東(dong) 西部協作的重要內(nei) 容。將指導基層、下沉服務作為(wei) 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基本職責。建立健全城市三級醫院包縣、二級醫院包鄉(xiang) 、鄉(xiang) 鎮衛生院包村工作機製。
問:如何推動醫保與(yu) 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改革發展協同聯動?
答: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意見》在提高農(nong) 村地區醫療保障水平方麵作出相應部署。
一是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綜合保障機製。落實分類資助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參保政策。強化高額醫療費用支出預警監測,建立健全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長效機製。
二是加大醫保基金支持力度。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建立結餘(yu) 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機製。積極通過鄉(xiang) 村一體(ti) 化管理實現村衛生室醫保結算,在有條件的地方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合理提高醫保基金對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的總額控製指標,年度新增醫保基金重點向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傾(qing) 斜,逐步提高縣域內(nei) 醫保基金用於(yu) 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
三是優(you) 化農(nong) 村醫保管理服務。既要加強農(nong) 村地區醫保經辦管理服務和監督管理能力建設,探索將村級醫保服務納入農(nong) 村網格化服務管理;也要加強基層醫保基金監管能力建設,持續加大對騙保套保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打擊力度。
延伸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的意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