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ge) 重大問題※
習(xi) 近平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需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guan) 鍵環節,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
(一)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會(hui) 再生產(chan) 實現良性循環。我國通過擴大內(nei) 需有效應對了1998年亞(ya) 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積累了成功經驗,要優(you) 化政策舉(ju) 措,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
一是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我國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深入推進,消費日益成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力量。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特別是要提高消費傾(qing) 向高、但受疫情影響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yang) 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ti) 育服務等消費。
二是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當前,民間投資預期較弱,政府投資必須發揮好引導作用,這是應對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有力工具。政府投資要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力度,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nong) 業(ye) 、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要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要加大科技和產(chan) 業(ye) 投資,超前開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建設。政策性金融要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和產(chan) 業(ye) 政策導向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兼顧好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要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要加強項目儲(chu) 備和前期工作,強化要素保障。
要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要穩住對發達國家出口,擴大對新興(xing) 經濟體(ti) 出口,提升加工貿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擴大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鞏固拓展新能源汽車等新產(chan) 業(ye) 出口優(you) 勢,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產(chan) 品進口,發揮好中歐班列作用,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我們(men) 要練好內(nei) 功、站穩腳跟。我國有世界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潛力最大的內(nei) 需市場,要切實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抓緊補短板、鍛長板。
202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zhong) ,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這是習(xi) 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同北京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的商戶和采購年貨的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流。
一是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我國經濟必須確保國家安全,確保基本民生,確保基礎設施、基礎產(chan) 業(ye) 總體(ti) 正常運轉。要大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特別是要把糧食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向耕地和科技要產(chan) 能,向國土資源要食物。要加強重要能源、礦產(chan) 資源國內(nei) 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上產(chan) ,統籌布局電力源網荷儲(chu) ,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支持企業(ye) “組團出海”,加快進口多元化。要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chu) 備保障能力。
二是加快實現產(chan) 業(ye) 體(ti) 係升級發展。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化水平,既鞏固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又創造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抓住全球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於(yu) 開辟新領域、製勝新賽道。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ye) 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ye) 、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
(三)切實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hui) 上對我們(men) 是否還搞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是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有一些不正確甚至錯誤的議論。我們(men) 必須亮明態度、決(jue) 不含糊,始終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
一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zheng) 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見成效,要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wei) 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行動方案。我國經營性國有資產(chan) 規模大,一些企業(ye) 資產(chan) 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同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的要求不相適應。要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hui) 責任關(guan) 係,健全以管資本為(wei) 主的國資管理體(ti) 製,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國企整合重組,打造一批創新型國有企業(ye) 。要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ye) 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製運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
二是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就業(ye) 、財政稅收、科技創新等具有重要作用。要從(cong) 製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cong) 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要全麵梳理修訂涉企法律法規政策,持續破除影響平等準入的壁壘。要完善公平競爭(zheng) 製度,反對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為(wei) 民營企業(ye) 開辟更多空間。要加強中小微企業(ye) 管理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為(wei) 民營企業(ye) 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國企、民企、外企都要依法合規經營。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今年我國利用外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縱觀全球,發達國家和新興(xing) 經濟體(ti) 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資作為(wei) 重大國策,招商引資國際競爭(zheng) 更加激烈。我們(men) 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以國內(nei) 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要把優(you) 質存量外資留下來,還要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一是擴大市場準入。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ye) 領域開放力度,發揮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類開發區和保稅區等開放平台的先行先試作用,已宣布的外資準入政策要抓緊落地見效。
二是全麵優(you) 化營商環境。要落實好外資企業(ye) 國民待遇,促進公平競爭(zheng) ,保障外資企業(ye) 依法平等參與(yu) 政府采購、招投標、標準製定,加大知識產(chan) 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要積極推動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DEPA)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並主動對照相關(guan) 規則、規製、管理、標準,深化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改革。
三是有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ye) 服務工作。要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為(wei) 外商來華從(cong) 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時也要推動經貿人員常態化走出去招商引資。
(五)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我們(men) 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
一是防範房地產(chan) 業(ye) 引發係統性風險。房地產(chan) 對經濟增長、就業(ye) 、財稅收入、居民財富、金融穩定都具有重大影響。要正確處理防範係統性風險和道德風險的關(guan) 係,做好風險應對各項工作,確保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各地區和有關(guan) 部門要扛起責任。要因城施策,著力改善預期,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落實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決(jue) 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鼓勵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和城鎮化格局等重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抓緊研究中長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來“高負債(zhai) 、高杠杆、高周轉”發展模式弊端,推動房地產(chan) 業(ye) 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二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金融事關(guan) 發展全局。要統籌好防範重大金融風險和道德風險,壓實各方責任,及時加以處置,防止形成區域性、係統性金融風險。要加強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
202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zhong) ,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這是習(xi) 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同塔裏木油田公司輪南油氣儲(chu) 運中心西氣東(dong) 輸第一站克拉集氣區員工親(qin) 切交流。
三是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要壓實省級政府防範化解隱性債(zhai) 務主體(ti) 責任,加大存量隱性債(zhai) 務處置力度,優(you) 化債(zhai) 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穩步推進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和法定債(zhai) 務合並監管,堅決(jue) 遏製增量、化解存量。要禁止各種變相舉(ju) 債(zhai) 行為(wei) ,防範地方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平台化”。要加強對融資平台公司的綜合治理,推動分類轉型。要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ti) 係,健全省以下財政體(ti) 製,穩步推進地方稅體(ti) 係建設,夯實地方基本財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明年還有許多重要工作要做。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穩定糧食生產(chan) ,堅決(jue) 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暢通城鄉(xiang) 要素流動和循環,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要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謀劃新一輪全麵深化改革。要籌備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優(you) 勢互補、各展其長。要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創造條件加快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製度,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建設美麗(li) 中國。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 習(xi) 近平李克強李強作重要講話 趙樂(le) 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hui) 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