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組織工作盤點·人才工作 | 塑造人才引領發展新動能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wei)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錨定了戰略坐標,指引了前進航向。2022年,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精神,紮實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加快建設人才創新高地

形成人才競爭(zheng) 比較優(you) 勢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zheng) 的比較優(you) 勢。各地把握戰略主動,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為(wei)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確立了“時間表”“路線圖”。北京推動“三城一區”內(nei) 的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高校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積極參與(yu) 國家實驗室建設,打造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上海彰顯國際化人才導向,實行更開放人才政策、造就戰略人才力量、強化人才自主培養(yang) ,構築世界級人才平台。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建設如火如荼,中國散裂中子源、大亞(ya) 灣中微子實驗等一係列大裝置相繼布局,深圳鵬城實驗室、東(dong) 莞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等重量級實驗室陸續建成,科技人才隊伍顯著壯大,人才高地效應日益顯現,世界級“人才灣區”起步成勢。浙江深入推進“鯤鵬行動”計劃,“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為(wei) 引進頂尖人才提供事業(ye) 平台、科研經費、團隊組建、生活保障等全方位支持。江蘇撥、投、貸三管齊下,為(wei) 人才發展插上金融翅膀。吉林構建人才引育留用生態圈。湖北武漢推行“城市合夥(huo) 人”計劃,建立起領軍(jun) 人才共同參與(yu) 創新決(jue) 策、創新執行的機製。多個(ge) 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增強縣域人才競爭(zheng) 優(you) 勢。隨著人才引領發展意識的增強,基層市縣通過強體(ti) 係、聚人才、造平台、優(you) 生態等舉(ju) 措,不斷增強縣域人才競爭(zheng) 優(you) 勢。江蘇昆山創新實施“頭雁人才”工程,實行項目資金“包幹製”,累計資助總計4.85億(yi) 元,帶來人才集聚效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福建晉江充分發揮企業(ye) 引才主體(ti) 作用,實施短期租賃、互兼互派、項目攻關(guan) 、平台共建、聯合培養(yang) 等“人才共享”機製。江西南昌高新區采取項目合作、兼職、有償(chang) 谘詢、參與(yu) 技術診斷與(yu) 設計、擔任技術顧問等方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河南三門峽“借巢”棲鳳,“飛地”引才。成都龍泉驛區與(yu) 清華、北大等高校保持長期校地戰略合作,提能升級校地合作平台。廣州海珠區探索創建全鏈條式人才服務體(ti) 係,為(wei) 數字經濟人才提供廣覆蓋、快速度、零距離的人才服務。浙江麗(li) 水創新推廣“人才科技銀行”服務模式,解創業(ye) 人才和科技項目孵化燃眉之急。陝西鹹陽渭城區以人才“微服務”創設人才好生態,打造“人才管家”服務團隊,當好人才服務“紅小二”和創新創業(ye) “小秘書(shu) ”。從(cong) 成立機構完善人才工作體(ti) 係,到柔性共享高端人才;從(cong) 推進校地深度融合協同育人,到創新機製留住適用人才;從(cong) 推進改革務求精準管用,到補齊人才雙創服務短板,基層市縣打造人才競爭(zheng) 力亮點頻現。

走好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

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

  2022年11月29日,中國航天人再次刷新飛天壯舉(ju) 。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接力空間站建造階段載人飛行任務的最後一棒,向著建造空間站的終點衝(chong) 刺。中國空間站裏,兩(liang) 個(ge) 航天員乘組“勝利會(hui) 師”的背後,凝結著航天人的辛勤與(yu) 汗水,積澱著老一輩航天專(zhuan) 家言傳(chuan) 身教、新一代青年人才接續奮鬥的人才培養(yang) 之道。

  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堅持高端引領、整體(ti) 推進,加快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充分發揮高校主力軍(jun) 作用,走好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四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的意見,進一步對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yang) 進行了全方位部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77所高校布局建設了288個(ge) 創新拔尖學生培養(yang) 基地,累計吸引1萬(wan) 多名優(you) 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全國800多個(ge) 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向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戰場輸送了60多萬(wan) 名博士和650多萬(wan) 名碩士。

  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yang) 造就核心技術人才。中央到地方紛紛加快建設創新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平台,以重大人才工程為(wei) 牽引,加快培養(yang) 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國家戰略科技人才力量。山東(dong) 把培育戰略人才力量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開展引育專(zhuan) 項行動,深化“萬(wan) 名博士、十萬(wan) 碩士、百萬(wan) 大學生創業(ye) 齊魯計劃”。安徽持續實施院士培養(yang) 計劃,加大青年人才培養(yang) 支持力度,在重點工程中設立青年專(zhuan) 項,占比不低於(yu) 30%。文昌國際航天城與(yu) 西工大、哈工大等高校就設立研究生院和實訓基地達成合作意向,培養(yang) 航天人才。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力度。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ye) 之本。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從(cong)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力度、完善技能導向的使用製度、建立技能人才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和多元化評價(jia) 機製、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勵機製等方麵作出明確部署,以更大範圍、更大力度,推動技能人才隊伍總量不斷擴大、素質穩步提升、活力充分釋放。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中國代表團金牌榜和團體(ti) 總分再次位居世界第一,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推動人才服務國家戰略

把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

  “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種業(ye) 安全是解決(jue) 種業(ye) “卡脖子”危機的大國戰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時刻將種子科技創新掛在心間。2022年4月,三亞(ya) 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成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海南考察的第一站。這個(ge) 重大科研平台,已經初步形成了由院士創新團隊、全職科研人員、雙聘科研人員和全職博士後組成的科研隊伍,成為(wei) 全國種業(ye) 科研人才聯合攻關(guan) 的重要陣地。

  推動人才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國家需要我幹什麽(me) ,我就幹什麽(me) ”,廣大人才埋頭在科技攻關(guan) 的實驗室裏,把根深深紮進人民群眾(zhong) 之中,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讓創新創造與(yu) 國家發展需要“絲(si) 絲(si) 入扣”。中科院積極參與(yu) 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創新高地建設,圍繞網絡安全、空天信息、稀土資源、生態安全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新組建了一批科研機構。清華大學持續強化對數學科學、量子物理與(yu) 量子信息、分子科學、生命與(yu) 健康等方向重大科學問題的布局,瞄準“卡脖子”技術難題,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集智攻關(guan) 。

  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到哪裏,人才工作就跟進服務到哪裏。人才振興(xing)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力培養(yang) 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xiang) ,推動專(zhuan) 業(ye) 人才服務鄉(xiang) 村。中央組織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實施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教育、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和選派科技特派員工作,為(wei) 160個(ge) 重點幫扶縣選派993名醫療人才、2392名教育人才、1546名科技特派員。福建啟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計劃5年裏每年為(wei) 每個(ge) 縣培育10名左右“頭雁”。新疆柯坪縣張貼144張“人才地圖”,充分發揮鄉(xiang) 土人才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群眾(zhong) 增收作用。2022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0餘(yu) 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通過“三支一扶”計劃投身基層。海南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製,進一步挖掘使用好“候鳥”人才,打造海南自貿港人才競爭(zheng) 比較優(you) 勢,為(wei)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集聚英才。人才工作主動對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帶一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等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作,以人才要素的合理流動、優(you) 化配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將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

  以產(chan) 聚才、以才興(xing) 產(chan) 、產(chan) 才融合。福建鼓勵以“校企聯合”方式組建產(chan) 學研創新團隊,促進高校企業(ye) 之間資源共享、學科交叉、人員交叉、優(you) 勢互補與(yu) 創新協同。青海西寧聚焦鋰電儲(chu) 能、光伏製造、化工新材料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瞄準生物醫藥、綠色農(nong) 牧業(ye) 、藏毯絨紡等特色產(chan) 業(ye) ,繪製產(chan) 業(ye) 地圖和特色人才地圖,編製創新目錄和引才目錄,精準引才、靶向引才,推動人才引進培育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深度融合。

體(ti) 製機製改革向縱深推進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2022年9月,第四屆“科學探索獎”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首位“90後”獲獎人誕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格局,帶來了火熱的創新實踐和豐(feng) 富的創新成果。

  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是構築人才製度優(you) 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ju) 。從(cong) 授權鬆綁到“揭榜掛帥”,從(cong) 破除“四唯”到“帽子熱”降溫,體(ti) 製機製改革不斷向深處破冰。

  積極為(wei) 人才鬆綁,建立以信任為(wei) 基礎的人才使用機製,鼓勵支持科學家團隊勇闖科學的“無人區”,充分釋放才華和能量。浙江建立保障科研人員專(zhuan) 心科研製度,探索設立“無會(hui) 日”、配備科研助理等做法,切實減輕人才事務性負擔。青海不斷擴大科研需求和項目征集渠道,不論資曆、不設門檻麵向全國開展“技術挑戰”和“揭榜掛帥”,將科技手段和先進技術“下沉”草原、鹽湖,以國家科技力量解決(jue) 區域難題。浙江金華迭代升級“揭榜掛帥”,由側(ce) 重構建工作方法到實現攻關(guan) 成果的集成放大,推動產(chan) 業(ye) 整體(ti) 升級。上海探索頂尖科學家全權負責製,賦予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和技術路線決(jue) 定權、內(nei) 部機構設置權。重慶推行人才項目經費“包幹製”,領銜專(zhuan) 家自主確定研究課題、科研團隊和經費使用。鵬城實驗室實施國內(nei) 人才“雙聘製”和國際人才“合同製”的人才流動聚合模式。湖南在四家省級實驗室中探索“訪學製”“雙署名製”“登記製”等,打破人與(yu) 項目之間的固有聯係,營造一個(ge) 人才自由流動的環境。

  完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營造有利的環境。開展科技人才評價(jia) 改革試點,以“評什麽(me) 、誰來評、怎麽(me) 評、怎麽(me) 用”為(wei) 著力點,致力於(yu) 按照創新活動類型,構建以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為(wei) 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深圳支持非競爭(zheng) 領域用人主體(ti) 設置特聘崗位,自主評聘高精尖缺人才,給予崗位獎勵,推動以“帽”取人向以崗擇人轉變。西安開辟高層次人才“以才薦才”的人才確認渠道,拓寬發現人才、培養(yang) 人才的視野。江西新餘(yu) 開辟人才積分評價(jia) 和企業(ye) 舉(ju) 薦評價(jia) 2條高層次人才評價(jia) 新渠道,雲(yun) 南玉溪賦予企業(ye) 1個(ge) 人才剛性引進專(zhuan) 項和3個(ge) 人才培育專(zhuan) 項的自主評價(jia) 認定權,用實績來說話,以貢獻論人才,人才評價(jia) 由企業(ye) “唱主角”。江蘇宿遷探索鄉(xiang) 土人才“培訓+評價(jia) ”的培評一體(ti) 模式,將“種養(yang) 麵積50畝(mu) 以上、年創收50萬(wan) 元以上、帶動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3人以上”等實績、技藝水平和示範帶動作用作為(wei) 職稱的重點評價(jia) 標準,建立鄉(xiang) 土人才職稱評價(jia) 綠色通道。甘肅把基層人才、民族地區人才、艱苦單位人才“作出貢獻”與(yu) 省市屬其它單位人才“作出貢獻”區別對待,突出基層人才品德、能力、業(ye) 績貢獻導向,為(wei) 基層人才成長發展“架橋鋪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2022年人才培養(yang) 大會(hui) 。

在海南三亞(ya)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院長、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副主任彭軍(jun) 在工作。

在西藏拉薩市當雄縣格達鄉(xiang) 格達村,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專(zhuan) 家為(wei) 村民講解健康知識。

修建天地通信“高速公路”的“90後”航天人。

  在杭州市臨(lin) 安區錦南街道產(chan) 業(ye) 孵化園服務中心,一名員工谘詢人才補貼方麵事宜。該服務中心為(wei) 企業(ye) 和人才搭建與(yu) 相應部門溝通的平台。

  延伸閱讀

  2022年組織工作盤點

  2022年組織工作十大新聞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17日 09:53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