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組織工作盤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 黨建引領 鄉村振興奏響新樂章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各地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做好“三農(nong) ”工作,接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確保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農(nong) 民穩步增收、農(nong) 村穩定安寧。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歸根結底要靠黨(dang) 的領導。一年來,各地充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作用,紮實有序做好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重點工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斷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育頭雁 強堡壘

村級運轉更加順暢高效

  截至2022年2月,全國49.1萬(wan) 個(ge) 村班子順利完成換屆,一大批有誌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優(you) 秀人才進入村“兩(liang) 委”班子,為(wei) 實現農(nong) 村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換好是基礎,幹好是關(guan) 鍵。各地抓配套、緊銜接、搞培訓、強監督,做好換屆後半篇文章,推動新班子擼起袖子加油幹。全麵開展換屆“回頭看”,重慶雲(yun) 陽縣、寧夏同心縣等地以派出回訪調研工作組的方式,由縣級班子成員對所有鄉(xiang) 鎮、村回訪調研一遍,為(wei) 新班子敲警鍾、鼓幹勁。聚焦提升新班子履職能力,湖南、海南、貴州、甘肅等地由省級開展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大培訓;福建、四川、寧夏、陝西銅川市等地結合“導師幫帶製”試點,組織對新任村幹部傳(chuan) 幫帶。截至2022年12月,各地村“兩(liang) 委”成員培訓已全部完成,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由省市兩(liang) 級培訓的占60%,“兩(liang) 委”其他成員普遍由縣一級輪訓。

  強化鄉(xiang) 鎮和村黨(dang) 組織的領導地位,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保證。各地強化縣級黨(dang) 委抓鄉(xiang) 促村職責,深化鄉(xiang) 鎮管理體(ti) 製改革,健全鄉(xiang) 鎮黨(dang) 委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機製,強化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責任,落實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負責同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聯係點製度。同時,充分利用換屆選舉(ju) 重要契機,重塑班子精神氣象,堅持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推動補齊短板,實現華麗(li) 蝶變。新疆實行地(州、市)、縣(市、區)領導幹部包幹整轉,統籌整合各方麵力量和資源,由黨(dang) 政部門包軟村、經濟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亂(luan) 村。貴州台江縣由聯係村(社區)的縣領導帶隊,組織力量不定時入村查找短板,及時為(wei) 軟弱渙散村找準病灶、開好藥方。浙江金華市金東(dong) 區從(cong) 集體(ti) 經濟強村中選派86名優(you) 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作為(wei) “治村導師”,幫助提升薄弱村“兩(liang) 委”班子創富、帶富能力。內(nei) 蒙古赤峰市開展“最強黨(dang) 支部”建設提質升級工作,聚焦“三強三優(you) ”工作目標進行揭榜領題。

  本輪換屆後,全國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村主任“一肩挑”比例達到95.6%,村級運轉更加順暢高效,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進一步密切。各地細化落實中央紀委機關(guan) 、中央組織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對村幹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管理監督的通知》,推動他們(men) 履職履責,規範細化鄉(xiang) 鎮“三重一大”事項,全麵落實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liang) 公開”,不斷加強科學決(jue) 策和民主監督。福建出台具體(ti) 措施,著力推動責任落實、提高能力素質、防範廉政風險。江蘇泰州市推出監督十項製度,黑龍江綏化市出台監督管理辦法,天津市北辰區推行村“一肩挑”家訪製,進一步提升“一肩挑”後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監管質效,嚴(yan) 防“一肩挑”變為(wei) “一言堂”。

聚賢能 強保障

鄉(xiang) 村人氣旺起來

  鄉(xiang) 村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持續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工作隊是重要手段。截至2022年5月,各地各部門通過集中輪換,共選派第一書(shu) 記20.96萬(wan) 人,工作隊隊員56.3萬(wan) 人。

  接續奮鬥,邁入田間,如何督促他們(men) 沉在一線真抓實幹?四川省委組織部印發工作指引,全麵梳理駐村幫扶工作任務,指導駐村幹部進一步找準職責定位。湖南舉(ju) 辦鄉(xiang) 村振興(xing) 駐村第一書(shu) 記示範培訓班,開展政策解讀、開設專(zhuan) 題課程,組織學員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點現場觀摩,讓284名學員滿載收獲,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火熱實踐。雲(yun) 南樹立提拔任用、交流重用、職級晉升、職稱評聘“4個(ge) 優(you) 先”導向,對幫扶成效明顯、群眾(zhong) 公認的及時使用。安徽泗縣、山東(dong) 鄒城市製定駐村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實行工作隊和派出單位雙重管理,讓第一書(shu) 記越幹越會(hui) 幹、越幹越能幹。江蘇南通市推行第一書(shu) 記“雙導師”幫帶製度,廣西梧州市搭建“第一書(shu) 記項目直通車”平台,幫助第一書(shu) 記盡快熟悉村情、有的放矢開局。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各地啟動“神農(nong) 英才”計劃,加快培養(yang) 科技領軍(jun) 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實施高素質農(nong) 民培育計劃、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春建功行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巾幗行動;落實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傾(qing) 斜政策,支持辦好涉農(nong) 高等學校和職業(ye) 教育。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製度,做好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選派,實行產(chan) 業(ye) 技術顧問製度,有計劃開展教育、醫療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截至2022年11月,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工作開展半年多來,共選派近5000名幹部人才深入160個(ge) 重點幫扶縣開展幫扶,開局良好、初見成效。

  堅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機結合,各地積極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黑龍江統籌全省鄉(xiang) 鎮事業(ye) 單位編製資源,麵向大學生“張榜求才”“帶編引才”,全省實現每村1—2名大學生,農(nong) 業(ye) 管理、城鄉(xiang) 規劃、電子商務等鄉(xiang) 村急需專(zhuan) 業(ye) 的占65%。廣西深入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建立市縣鄉(xiang) 三級鄉(xiang) 土人才庫。吉林加大“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力度,優(you) 先滿足艱苦邊遠、重點幫扶、少數民族鄉(xiang) 及沿邊地區對高素質人才的補充需求。遼寧實施“興(xing) 遼英才計劃”,浙江杭州市實施“人才西進”工程,北京市開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理員崗位,讓更多人才集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天津市成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人才創新創業(ye) 聯盟,湖南湘西州致力打造脫貧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全方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青海西寧市組建村級集體(ti) 經濟專(zhuan) 家指導團,新疆輪台縣注重發揮鄉(xiang) 土人才和現有農(nong) 技人才作用,加強與(yu) 高校、涉農(nong) 企業(ye) 合作,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充實鄉(xiang) 村發展力量,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輸血”賦能。

  為(wei) 激勵農(nong) 村基層幹部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履職盡責、苦幹實幹,各地普遍建立起以財政投入為(wei) 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製度,並建立正常增長機製,農(nong) 村基層幹部待遇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黨(dang) 組織凝聚服務群眾(zhong) 能力明顯增強。福建以縣為(wei) 單位探索製定分級管理考評細則,實行村幹部差異化績效獎勵機製。新疆巴州、四川廣元市推行“基本報酬+績效考核+集體(ti) 經濟發展創收獎勵”的薪酬激勵製度,山西陽高縣建立“四分法”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考核體(ti) 係,激發其幹事創業(ye) 積極性。

興(xing) 產(chan) 業(ye) 幫致富

村級集體(ti) 經濟蛋糕越做越大

  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抓手。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鞏固提升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成果,探索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路徑。

  強化各級黨(dang) 組織統籌協調,黨(dang) 員幹部包聯,“一村一策”落實發展措施。各地推動黨(dang) 員幹部包聯到戶察民情,開展“百縣千鄉(xiang) 萬(wan) 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創建。遼寧實施村級集體(ti) 經濟“提質增量”行動,青海推進村級集體(ti) 經濟“破零”工程,切實提高村級集體(ti) 經濟收入。吉林建立“賽馬”機製,推動各級黨(dang) 組織和基層幹部比有標準、追有目標,持續推動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上海市鼓勵年輕人回村經營民宿、建設現代化農(nong) 業(ye) ,讓土地產(chan) 生更大價(jia) 值,探索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路徑。山西晉中市、安徽馬鞍山市、新疆博州因地製宜打造示範點,精準確定村級扶持項目,逐步形成“村村有項目”的發展格局。河南漯河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頭號工程,壓實書(shu) 記責任,科學謀劃,山東(dong) 曹縣建立縣委書(shu) 記主導、組織部部長主推、鎮街書(shu) 記主抓、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攻的責任聯動機製,把村級集體(ti) 經濟這塊蛋糕越做越大。

  產(chan) 業(ye) 興(xing) 帶動百業(ye) 旺,從(cong) 南到北,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步履鏗鏘。各地因地製宜確定主導產(chan) 業(ye) 和經營模式,促進資源共享、抱團發展。聚焦關(guan) 鍵薄弱環節和小農(nong) 戶,通過黨(dang) 建引領,支持農(nong) 業(ye) 服務公司、農(nong) 民合作社、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等各類主體(ti) 開展訂單農(nong) 業(ye) 、加工物流、產(chan) 品營銷等,提高綜合效益;落實黨(dang) 員“雙培雙帶”機製,把黨(dang) 員培養(yang) 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中的先進分子培養(yang) 成黨(dang) 員,黨(dang) 員帶領群眾(zhong) 共同發展,黨(dang) 組織帶領致富帶頭人不斷進步,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可靠力量。黑龍江從(cong) 致富帶頭人、新型經營主體(ti) 領辦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群體(ti) 中,選拔優(you) 秀黨(dang) 員擔任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通過新一輪換屆,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高中及以上學曆的占80%、提高9%。雲(yun) 南啟動實施村社幹部學曆水平和能力素質“雙提升”行動計劃,培養(yang) 一大批鄉(xiang) 村致富帶頭人,村社“兩(liang) 委”換屆完成後,12000多名“雙提升”學員通過選舉(ju) 進入新一屆村社“兩(liang) 委”班子。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做強做優(you) 做大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重點打造八大產(chan) 業(ye) 鏈,推進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發展;西藏圍繞“四地一通道”,打出高原牌、綠色牌、特色牌,加快發展種養(yang) 業(ye) 、文化旅遊業(ye) 、民族手工業(ye) 等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福建屏南縣成立片區黨(dang) 委,湖北鹹寧市推動產(chan) 業(ye) 相近、地域相鄰、資源互補的村(社區、企業(ye) )組建聯合黨(dang) 委,統籌引領村村融合,推動抱團發展。浙江寧波市做強組團合作經營主體(ti) 、打造就業(ye) 增收“共富工坊”,雲(yun) 南祿豐(feng) 市探索“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實現資源流動、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

  各地各部門發揮職能作用,引導企業(ye) 和機關(guan) 單位結對聯村,切實幫助解決(ju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推進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湖北武漢市開展“國企聯村”行動,推動城市優(you) 勢資源向農(nong) 村集聚。內(nei) 蒙古包頭市通過機關(guan) 黨(dang) 組織+嘎查村黨(dang) 組織聯建共建方式,采取“三會(hui) 一課”和主題黨(dang) 日活動聯辦、黨(dang) 員承諾踐諾等方式,入戶幫扶解困。江蘇丹陽市搭建貫通農(nong) 副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紅色“E”聯盟,提供惠農(nong) 貸款、技術指導、銷售帶貨等“一條龍”服務。

  紅色村莊記載紅色足跡、蘊含紅色曆史,各地深入開展紅色美麗(li) 村莊試點工作,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資源,書(shu) 寫(xie) 出產(chan) 業(ye) 旺、百姓樂(le)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可喜答卷。湖北黃岡(gang) 市將11個(ge) 紅色美麗(li) 村莊納入新型集體(ti) 經濟、文旅開發、大別山紅色旅遊線等發展項目,整合產(chan) 業(ye) 資金5700萬(wan) 元、盤活三資3500萬(wan) 元。江西吉安市推進“紅色+移風易俗”,在紅色名村製定完善村規民約,發揮村民理事會(hui) 、紅白理事會(hui) 等群眾(zhong) 組織作用。廣西平南縣搭建黨(dang) 員紅色文化網絡學習(xi) 矩陣,打響紅色旅遊品牌。山東(dong) 巨野縣村“兩(liang) 委”成員走訪村裏老人,收集整理紅色故事,組建黨(dang) 群講解員隊伍,為(wei) 遊客義(yi) 務提供講解服務。

廣西永福縣太平村、大羅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幫助村民種植水稻。

在安徽阜陽市潁東(dong) 區插花鎮,科技特派員正在向農(nong) 戶傳(chuan) 授番茄病蟲害防治技術。

  貴州天柱縣通過“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高釀鎮豐(feng) 保村黨(dang) 員誌願者幫農(nong) 戶采摘布福娜果實。

  浙江仙居縣上張鄉(xiang) 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ye) ”,因地製宜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方山村村民在產(chan) 業(ye) 基地晾曬薯粉。

四川敘永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員幹部下沉敘永鎮紅岩村集體(ti) 經濟茶葉加工廠,開展製茶技術指導。

  延伸閱讀

  2022年組織工作盤點

  2022年組織工作十大新聞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17日 09:48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