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 |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2020年12月28日)

  “五穀者,萬(wan) 民之命,國之重寶。”我反複強調,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今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糧食和重要農(nong) 副產(chan) 品供給充裕功不可沒,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改變,結構性矛盾剛著手解決(jue) ,總量不足問題又重新凸顯。今後一個(ge) 時期糧食需求還會(hui) 持續增加,供求緊平衡將越來越緊,再加上國際形勢複雜嚴(yan) 峻,確保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得很緊很緊,寧可多生產(chan) 、多儲(chu) 備一些,多了的壓力和少了的壓力不可同日而語。糧食生產(chan) 年年要抓緊,麵積、產(chan) 量不能掉下來,供給、市場不能出問題。

  “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早在2013年,我就講過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嚴(yan) 防死守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這些年,我先後對清理整治大棚房、違建別墅、亂(luan) 占耕地建房和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非糧化”等提出要求,有關(guan) 部門打了一套組合拳。但是,耕地亂(luan) 象仍屢禁不止。比如,一些地方占用基本農(nong) 田大搞綠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鐵路、河渠兩(liang) 旁占用良田建設幾十米甚至幾百米寬的綠化帶。我們(men) 土地是不少,但同14億(yi) 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資源!建城市、搞工業(ye) 、保生態都要用地,必須精打細算,排出優(you) 先序,絕不能占用耕地和違背自然規律去搞造林綠化。各省區市現有用於(yu) 糧食生產(chan) 的耕地必須保住,不能再往下降了!保耕地,不僅(jin) 要保數量,還要提質量。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是一個(ge) 重要抓手,要堅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這個(ge) 決(jue) 心一定要下,該拿的錢一定要拿!要把黑土地保護作為(wei) 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yang) 好。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要嚴(yan) 肅追究責任。

  耕地就那麽(me) 多,穩產(chan) 增產(chan) 根本出路在科技。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wei) 特征的新一輪農(nong) 業(ye) 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國都在搶占製高點。作為(wei) 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國,我們(men) 絕不能落後。要堅持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我反複思考,感到有一條必須明確,就是農(nong) 業(ye) 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我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專(zhuan) 門強調了這個(ge) 問題。這設備那設備,這條件那條件,沒有良種難以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大豆等種子講了多少年,但突破進度還是很不理想。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幹勁,明確方向和目標,加快實施農(nong) 業(ye) 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早日實現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的種源自主可控。有關(guan) 部門要在嚴(yan) 格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快推進生物育種研發應用。要加快打通科技進村入戶的通道,促進政府公益性服務和市場社會(hui) 化服務協同發力。既要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也要加快補上烘幹倉(cang) 儲(chu) 、冷鏈保鮮、農(nong) 業(ye) 機械等現代農(nong) 業(ye) 物質裝備短板,特別是要加大農(nong) 業(ye) 重要裝備自主研製力度,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體(ti) 係、防災減災體(ti) 係等建設。

  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關(guan) 鍵是讓農(nong) 民種糧有錢掙。這幾年種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不少地方甚至連年虧(kui) 損。要穩定和加強種糧農(nong) 民補貼,提升收儲(chu) 調控能力,堅持完善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範圍。現在,糧食生產(chan) 一大軟肋是生產(chan) 成本偏高,解決(jue) 辦法還是要創新經營方式,要培育好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起來不劃算的事交給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來辦。要加強農(nong) 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技術和管理能力培訓,促進管理現代化。

  地方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這些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明顯向主產(chan) 區集中,這有其合理性,但集中過度也會(hui) 帶來風險。如果各地都隻想吃飯不想種糧、隻想吃肉不想養(yang) 豬﹐那誰來保供給!不能把糧食當成一般商品,光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光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麵積、保產(chan) 量,飯碗要一起端、責任要一起扛。此乃國之大者!糧食安全要實行黨(dang) 政同責,“米袋子”省長要負責,書(shu) 記也要負責。長期以來,產(chan) 糧大省、大市、大縣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值得表揚。要完善糧食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加大獎補力度,決(jue) 不能讓重農(nong) 抓糧吃虧(kui) !

  現在,城鄉(xiang) 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今後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要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要繼續抓好生豬生產(chan) 恢複,促進產(chan) 業(ye) 穩定發展。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麥等一些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要抓緊研究部署,該擴大產(chan) 量的要果斷下決(jue) 心,不能讓人家拿住我們(men) !這是涉及國家安全的大事!要打好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這張牌,但關(guan) 鍵要控風險、可替代、有備手,實施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多元化戰略,支持企業(ye) 走出去,提高關(guan) 鍵物流節點掌控能力,增強供應鏈韌性。保糧食安全要一個(ge) 品種一個(ge) 品種深入研究、製定方案、落實下去。製止餐飲浪費最近有所好轉,必須長期抓下去,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勤儉(jian) 節約的良好風尚。

  ※這是習(xi) 近平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 舉(ju)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之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24日 18:54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