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2020年9月22日)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全麵發展、全麵進步的偉(wei) 大事業(ye) ,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ge) 新的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並列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四個(ge) 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製度確立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體(ti) 係的一項根本製度,把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這幾年,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開創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新局麵提供了強大正能量。
我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nei) 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時期,我們(men) 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緊緊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hui) 、推動發展的作用。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要把提高社會(hui) 文明程度作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堅持重在建設、以立為(wei) 本,堅持久久為(wei) 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麵貌、文明風尚、行為(wei) 規範。要深化黨(dang) 的創新理論學習(xi) 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加強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引導人們(men) 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促進全體(ti) 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wei) 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ti) 係。要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誌願服務建設、誠信社會(hui) 建設、網絡文明建設,不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yang) 。要提倡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堅決(jue) 反對鋪張浪費,在全社會(hui) 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發展文化事業(ye) 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要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方針,全麵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hui) 科學事業(ye) ,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建設,優(you) 化城鄉(xiang) 文化資源配置,完善農(nong) 村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增加農(nong) 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供給,縮小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差距。
衡量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chan) 品。要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ti) 製改革,完善文化產(chan) 業(ye) 規劃和政策,不斷擴大優(you) 質文化產(chan) 品供給。要順應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ye) 態,改造提升傳(chuan) 統文化業(ye) 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zheng) 力。要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把握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特點規律和資源要素條件,促進形成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men) 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這是習(xi) 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體(ti) 育領域專(zhuan) 家代表座談會(hui) 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