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 |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1年1月11日)

  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從(cong) 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各國內(nei) 顧傾(qing) 向上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到幾個(ge) 省進行調查研究,深入了解抗疫情況,調研複工複產(chan) 中出現的問題。我在浙江考察時發現,在疫情衝(chong) 擊下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發生局部斷裂,直接影響到我國國內(nei) 經濟循環。當地不少企業(ye) 需要的國外原材料進不來、海外人員來不了、貨物出不去,不得不停工停產(chan) 。我感覺到,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必須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所以,去年4月,我就提出要建立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全麵部署。這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發展階段要著力推動完成的重大曆史任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ju) 措。

  我國作為(wei) 一個(ge) 人口眾(zhong) 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曆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yan) 峻挑戰。毛澤東(dong) 同誌1936年的一段話,至今都對我們(men) 有啟示意義(yi) 。他說:“無論處於(yu) 怎樣複雜、嚴(yan) 重、慘苦的環境,軍(jun) 事指導者首先需要的是獨立自主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敵逼迫到被動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複主動地位。如果不能恢複到這種地位,下文就是失敗。”“主動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體(ti) 的,物質的。”我們(men) 隻有立足自身,把國內(nei) 大循環暢通起來,努力煉就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才能任由國際風雲(yun) 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沒有任何人能打倒我們(men) 、卡死我們(men)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men) 的生存力、競爭(zheng) 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

  在實踐中,我們(men) 要注意防範一些認識誤區:一是隻講前半句,片麵強調“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主張在對外開放上進行大幅度收縮;二是隻講後半句,片麵強調“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不顧國際格局和形勢變化,固守“兩(liang) 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舊思路;三是各自為(wei) 政、畫地為(wei) 牢,不關(guan) 心建設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暢通全國大循環,隻考慮建設本地區本區域小市場、搞自己的小循環;四是認為(wei) 暢通經濟循環就是暢通物流,搞低層次物流循環;五是一講解決(jue) “卡脖子”技術難題,什麽(me) 都自己幹、搞重複建設,專(zhuan) 盯“高大上”項目,不顧客觀實際和產(chan) 業(ye) 基礎,結果成了爛尾項目;六是講擴大內(nei) 需、形成國內(nei) 大市場,又開始搞盲目借貸擴大投資、過度刺激消費,甚至又去大搞高能耗、高排放的項目;七是不重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隻注重需求側(ce) 管理,無法形成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八是認為(wei) 這隻是經濟科技部門的事,同自己部門關(guan) 係不大,等等。這些認識都是片麵的甚至是錯誤的,必須加以防範和糾正。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就像人們(men) 講的要調理好統攝全身陰陽氣血的任督二脈。經濟活動需要各種生產(chan) 要素的組合在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cong) 而實現循環流轉。在正常情況下,如果經濟循環順暢,物質產(chan) 品會(hui) 增加,社會(hui) 財富會(hui) 積聚,人民福祉會(hui) 增進,國家實力會(hui) 增強,從(cong) 而形成一個(ge) 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過程。如果經濟循環過程中出現堵點、斷點,循環就會(hui) 受阻,在宏觀上就會(hui) 表現為(wei) 增長速度下降、失業(ye) 增加、風險積累、國際收支失衡等情況,在微觀上就會(hui) 表現為(wei) 產(chan) 能過剩、企業(ye) 效益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等問題。在我國發展現階段,暢通經濟循環最主要的任務是供給側(ce) 有效暢通,有效供給能力強可以穿透循環堵點、消除瓶頸製約,可以創造就業(ye) 和提供收入,從(cong) 而形成需求能力。因此,我們(men) 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任務,全麵優(you) 化升級產(chan) 業(ye) 結構,提升創新能力、競爭(zheng) 力和綜合實力,增強供給體(ti) 係的韌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投入產(chan) 出關(guan) 係,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

  我講過,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出現了變化,特別是生產(chan) 要素相對優(you) 勢出現了變化。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了瓶頸,舊的生產(chan) 函數組合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全麵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因此,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第一條重大舉(ju) 措就是科技創新,第二條就是突破產(chan) 業(ye) 瓶頸。我們(men) 必須把這個(ge) 問題放在能不能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加以認識,全麵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you) 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guan) 的“揭榜掛帥”體(ti) 製機製,加強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對接,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製,適合部門和地方政府牽頭的要牽好頭,適合企業(ye) 牽頭的政府要全力支持。中央企業(ye) 等國有企業(ye) 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chan) 業(ye) 鏈的“鏈長”。

  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是市場。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you) 勢,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ge) 優(you) 勢,不斷鞏固和增強這個(ge) 優(you) 勢,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擴大內(nei) 需並不是應對金融風險和外部衝(chong) 擊的一時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建立起擴大內(nei) 需的有效製度,釋放內(nei) 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內(nei) 需體(ti) 係,加強需求側(ce) 管理,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nei) 市場成為(wei) 一個(ge) 可持續的曆史過程。

  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具備強大的國內(nei) 經濟循環體(ti) 係和穩固的基本盤,並以此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zheng) 中的強大競爭(zheng) 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既要持續深化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又要穩步拓展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要加強國內(nei) 大循環在雙循環中的主導作用,塑造我國參與(yu) 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要重視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nei) 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產(chan) 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要通過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增強我國出口產(chan) 品和服務競爭(zheng) 力,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增強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我國企業(ye) 的利益已延伸到全球各個(ge) 角落,大家要注重了解國際事務,深入研究利益攸關(guan) 國、貿易夥(huo) 伴國、投資對象國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趨利避害。

  總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現實邏輯決(jue) 定的,三者緊密關(guan) 聯。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曆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wei) 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

  ※這是習(xi) 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07日 17:44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