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2021年1月11日)
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ge) 方麵就是要回答好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ge) 重大問題。2015年10月29日,我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說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實踐告訴我們(men) ,發展是一個(ge) 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環境不會(hui) 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hui) 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hui) 一成不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引導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革。這裏,我概要講一下其中主要的方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我就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5年10月29日,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我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2020年10月29日,在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上,我進一步強調要努力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二是不再簡單以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率論英雄。201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我強調不能不顧客觀條件、違背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上,我強調不要把國家確定的調控目標作為(wei) 各地經濟增長的底線,更不要相互攀比甚至層層加碼,要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生產(chan) 總值,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三是我國經濟處於(yu) “三期疊加”時期。2013年7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上,我強調我國經濟正處於(yu) 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階段,加上世界經濟也在深度調整,發展環境十分複雜,要準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實事求是進行改革調整。四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我提出“新常態”。2014年12月9日,也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我從(cong) 9個(ge) 方麵的趨勢性變化分析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原因,強調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五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2013年11月,在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上,我強調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jue) 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強調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對市場作用作了全新定位。六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3年9月7日,在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我明確提出這個(ge) 觀點,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li) 中國是我們(men) 的一項戰略任務,要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2014年3月7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我進一步強調了這個(ge) 觀點。七是堅持新發展理念。2015年10月,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我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調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人與(yu) 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發展內(nei) 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jue) 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問題,強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是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八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hui) 議上,我提出要著力加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2015年12月18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我強調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關(guan) 鍵是抓好“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2018年12月19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我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8字新要求,強調這八字方針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管總的要求。九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2017年10月,在黨(dang) 的十九大上,我強調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強調這是關(guan) 係全局的曆史性變化。十是推動高質量發展。2017年10月,在黨(dang) 的十九大上,我強調基於(yu) 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事實,以及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一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2017年10月,在黨(dang) 的十九大上,我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跨越關(guan) 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十二是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會(hui) 議上,我強調要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十三是統籌發展和安全。2015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時,我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zhuan) 題研討班上,我從(cong) 4個(ge) 方麵分析了我們(men) 搞開放發展所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我從(cong) 8個(ge) 方麵列舉(ju) 了16個(ge) 需要高度重視的風險。2019年1月21日,我們(men) 專(zhuan) 門舉(ju) 辦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zhuan) 題研討班,我在開班式上分析了要防範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對美經貿鬥爭(zheng) 、科技、社會(hui) 、對外工作、黨(dang) 自身等8個(ge) 領域的重大風險並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我們(men) 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
我回顧這個(ge) 過程是要強調,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ge) 係統的理論體(ti) 係,回答了關(guan) 於(yu) 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係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men) 黨(dang) 關(guan) 於(yu) 發展的政治立場、價(jia) 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全黨(dang) 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從(cong) 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古人說:“天地之大,黎元為(wei) 本。”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這既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隻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hui) 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取得過輝煌成就,但後來失敗了、解體(ti) 了,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是蘇聯共產(chan) 黨(dang) 脫離了人民,成為(wei) 一個(ge) 隻維護自身利益的特權官僚集團。即使是實現了現代化的國家,如果執政黨(dang) 背離人民,也會(hui) 損害現代化成果。
實現共同富裕不僅(jin) 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我們(men) 決(jue) 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jue) 不能在富的人和窮的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當然,實現共同富裕,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同時,這項工作也不能等,要自覺主動解決(jue) 地區差距、城鄉(xiang) 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推動社會(hui) 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民群眾(zhong) 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
第二,從(cong) 問題導向把握新發展理念。我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要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更加精準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解決(jue) 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比如,科技自立自強成為(wei) 決(jue) 定我國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能力,存在諸多“卡脖子”問題。比如,我國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差距較大,而究竟怎樣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有很多新的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區域板塊分化重組、人口跨區域轉移加快、農(nong) 民落戶城市意願下降等問題要抓緊研究、明確思路。比如,加快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已經形成高度共識,而我國能源體(ti) 係高度依賴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產(chan) 和生活體(ti) 係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都很大,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務極其艱巨。比如,隨著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外部環境越來越複雜多變,大家認識到必須處理好自立自強和開放合作的關(guan) 係,處理好積極參與(yu) 國際分工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關(guan) 係,處理好利用外資和安全審查的關(guan) 係,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擴大開放。總之,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斷深化,舉(ju) 措要更加精準務實,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從(cong) 憂患意識把握新發展理念。“不困在於(yu) 早慮,不窮在於(yu) 早豫。”隨著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內(nei) 外部風險空前上升,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隨時準備應對更加複雜困難的局麵。“十四五”規劃《建議》把安全問題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強調要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如果安全這個(ge) 基礎不牢,發展的大廈就會(hui) 地動山搖。要堅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既要敢於(yu) 鬥爭(zheng) ,也要善於(yu) 鬥爭(zheng) ,全麵做強自己,特別是要增強威懾的實力。宏觀經濟方麵要防止大起大落,資本市場上要防止外資大進大出,糧食、能源、重要資源上要確保供給安全,要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安全,要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野蠻生長,還要確保生態環境安全,堅決(jue) 抓好安全生產(chan) 。在社會(hui) 領域,要防止大規模失業(ye) 風險,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有效化解各類群體(ti) 性事件。要加強保障國家安全的製度性建設,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研究如何設置必要的“玻璃門”,在不同階段加不同的鎖,有效處理各類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
※這是習(xi) 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