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趨勢,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全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體(ti) 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jue)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是一筆既買(mai) 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回溯人類曆史,進入工業(ye) 文明時代以來,傳(chuan) 統工業(ye) 化迅猛發展,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係統原有的循環和平衡,造成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緊張。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men)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躍升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在創造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奇跡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同時,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係統脆弱,獨特的地理環境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建設生態文明,關(guan) 係人民福祉,關(guan) 乎民族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生態環境工作曆來看得很重。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間,他都把這項工作作為(wei) 一項重大工作來抓。2012年12月,黨(dang) 的十八大召開後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時就指出:“我們(men) 在生態環境方麵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cong) 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jia) 會(hui) 更大。在這個(ge) 問題上,我們(men) 沒有別的選擇。”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內(nei) 容和重要特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zhong) 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洱海邊“立此存照”,囑咐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質;汾河沿岸駐足凝望,要求“讓一泓清水入黃河”;青海湖邊細問詳情,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西溪濕地步行察看,思考“統籌好生產(chan) 、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如此關(guan) 切祖國的山山水水,展現了心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深厚情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ti) 賬、算綜合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擲地有聲的話語閃耀思想光芒,彰顯了對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邃思考。在“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紮實有力的具體(ti) 舉(ju) 措,體(ti) 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中的地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為(wei) 當代計,為(wei) 萬(wan) 世謀。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求解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之道,深刻回答了為(wei) 什麽(me)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麽(me) 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係統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為(wei) 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指明出路;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強調“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製度創新,強化製度執行,讓製度成為(wei) 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ti) ,把大自然當成一個(ge) 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係統,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強調“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yu) 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jue) 方案……既有藍圖規劃,也有具體(ti) 路徑;既有戰略層麵的認識論,也有戰術層麵的方法論;既有立足中國的長遠眼光,也有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為(wei) 共同建設美麗(li) 中國確立了價(jia) 值導航。
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人民凝心聚力,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汙染治理力度之大、製度出台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yan) 、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交出了一份令世人驚歎的綠色答卷:2020年,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能耗和碳排放分別比2015年下降13.2%、18.8%,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87%,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率達到83.4%,中國民眾(zhong) 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滿意度達89.5%……一個(ge) 個(ge) 數字記錄下生態領域的根本性變化、曆史性成就。防治汙染、修複生態、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山變綠了、江河清了、霧霾少了,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優(you) 化結構、轉換動能、提高能效,高質量發展綠色根基不斷夯實,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正在從(cong) 藍圖變為(wei) 現實。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呈現出穩中向好趨勢。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挑戰重重、壓力巨大、矛盾突出,正處於(yu)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guan) 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jue) 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還有不少難關(guan) 要過,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還有不少頑瘴痼疾要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新發展階段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下大氣力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引領世界發展潮流。”新征程上,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you) 先、保護優(you) 先、自然恢複為(wei) 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li) 中國圖景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麵前。
在我國這個(ge) 14億(yi) 多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其影響將是世界性的。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建設生態文明的時代責任已經落在了我們(men) 這代人的肩上。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齊心協力、攻堅克難,不懈奮鬥、永遠奮鬥,為(wei) 不斷開創美麗(li) 中國建設新局麵、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延伸閱讀
【新時代的關(guan) 鍵抉擇】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述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