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新青海建設也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對青海牽掛於(yu) 心,對青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十三五”開局之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到青海考察時提出“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和“四個(ge) 紮紮實實”重大要求。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開幕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來賀信,寄語“為(wei) 攜手創造世界生態文明的美好未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貢獻”。“十四五”起步之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提出“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重大要求。青海認真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要求,緊扣黨(dang) 中央部署,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全省經濟總量邁上3000億(yi) 元台階,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成就,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在即,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持續穩定在75%以上,率先實現所有市州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高原兒(er) 女將與(yu) 全國人民同步邁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
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紮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wei) 青海的優(you) 勢和驕傲……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海的殷切囑托。青海作為(wei) 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每年向下遊輸送600多億(yi) 立方米的源頭活水;作為(wei) 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資源服務價(jia) 值18.39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接續儲(chu) 備地,已探明礦產(chan) 資源潛在價(jia) 值約105萬(wan) 億(yi) 元。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把堅持生態優(you) 先作為(wei) 第一抉擇,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抓住生態文明的時代際遇,堅定生態自信,提高生態自覺,實現生態自強,加快形成與(yu) 生態保護相匹配的製度體(ti) 係、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生產(chan) 生活方式,保護好“中華水塔”,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推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綠水青山成為(wei) 青海各族人民永續享用的最大財富,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把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為(wei) 目標追求,建設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hui) 全麵進步的現代化。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提升經濟發展的整體(ti) 效能,構建體(ti) 現青海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共同富裕進程,持續辦好民生實事,著力提升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把保護“地球第三極”作為(wei) 最大擔當,建設青藏高原生態文明治理體(ti) 係的現代化。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重要指示要求,落實好青海行動方案,全力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綠色發展新高地、國家公園示範省新高地、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新高地、生態文明製度創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綜合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高地,推動青海生態文明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善。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把培育“四種經濟形態”作為(wei) 現實路徑,建設具有青海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培育壯大生態經濟,推動生態與(yu) 農(nong) 業(ye) 、工業(ye) 、文旅、康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打造生態經濟核心增長極。持續推進循環經濟,構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產(chan) 出的循環產(chan) 業(ye) 集群,拓展良性循環的產(chan) 業(ye) 鏈。著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廣新一代信息技術,啟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協同共建平台經濟,依托產(chan) 業(ye) 園培育一批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闖出合作共贏的新路子。通過持續培育“四種經濟形態”,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把打造“五個(ge) 示範省”作為(wei) 總體(ti) 戰略,建設各族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的現代化。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聚力國家所需、青海所能、群眾(zhong) 所盼、未來所向,創建國家公園示範省、清潔能源示範省、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示範省、高原美麗(li) 城鎮示範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讓各族群眾(zhong) 享用清潔能源帶來的更多福利,獲得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的更多實惠,在象征著現代文明的美麗(li) 城鎮生產(chan) 生活,讓青海大地處處盛開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啟航新征程,建設現代化,實現複興(xing) 夢,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貫徹總要求、凝聚精氣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紮紮實實打基礎,與(yu) 時俱進攀高峰,讓綠水青山更有顏值、金山銀山更有價(jia) 值,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青海貢獻。
延伸閱讀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青海篇】青海築牢基層黨(dang) 建工作陣地 黨(dang) 建引擎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