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青海篇】青海築牢基層黨建工作陣地 黨建引擎激活鄉村振興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初夏時節,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xiang) 民主村河溝邊上,70多畝(mu) 金絲(si) 皇菊長勢喜人,桃樹、軟梨、花椒等經濟林一片翠綠——從(cong) 成立合作社,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喬(qiao) 維棟兼任負責人,將河溝荒地開墾成致富良田,到“桃梨花穀”產(chan) 業(ye) 項目展露雛形,不過用了一年時間。

  築牢基層黨(dang) 建工作陣地、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主村隻是一個(ge) 縮影。近年來,青海各地組織部門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推動基層黨(dang) 建工作在規範中提升、在創新中突破,展現出新時代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chan) 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

  開源活水,築牢基層黨(dang) 組織根基

  不久前,西溝鄉(xiang) 張家莊村張炳先當選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根據民和縣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檔案目錄要求,他交齊了個(ge) 人證明材料。“按照省委組織部的管理辦法,我們(men) 建立了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縣級黨(dang) 委備案管理製度,做到‘一鄉(xiang) 一櫃、一村一檔’。”民和縣委組織部部長侯全明說,“有了備案管理製度,就能心中有譜,有效解決(jue) 過去‘人難管’的問題。”

  與(yu) 此同時,青海省委組織部實施“223”村級後備人才培養(yang) 計劃,為(wei) 村級組織建設持續注入新鮮血液。創新實施村幹部學曆素質提升工程,分批次對全省4146個(ge) 村和474個(ge) 社區符合條件的兩(liang) 委成員、後備幹部進行大專(zhuan) 和中職學曆層次培養(yang) 。截至目前,青海全省已有3000餘(yu) 名村(後備)幹部報讀國家開放大學大專(zhuan) 班和中職班。青海省委組織部幹部四處處長馮(feng) 天璽說:“學曆素質提升工程,是青海開放大學轉型發展促進全民終身學習(xi) 、提供終身教育公共服務的生動實踐,將為(wei) 推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供人才保障的源頭活水。”

  狠抓支部,打造長治久安的堡壘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xing) 海縣大學生周增太,畢業(ye) 於(yu) 青海大學藏醫學院,今年1月,通過換屆選舉(ju) 成為(wei) 曲什安鎮莫多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和周增太一樣,全縣已有22名本科生和65名大專(zhuan) 生進入村和社區兩(liang) 委班子,其中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學曆全部達到大專(zhuan) 以上,形成“頭雁帶群雁”的良好局麵。

  青海抓住今年村級兩(liang) 委班子換屆的契機,著力選優(you) 配強村兩(liang) 委成員,優(you) 化班子結構,提高村級黨(dang) 組織的戰鬥力和領導力。數字顯示,全省共有1106名高校畢業(ye) 生、4397名致富帶富能手、2229名外出經商務工人員、589名退伍軍(jun) 人進入村兩(liang) 委,村級“領頭雁”隊伍能力素質得到全麵提升。

  興(xing) 海縣海拔高、冬寒時間長,許多偏遠牧區黨(dang) 支部活動場所在冬春季幾乎無法使用。針對這個(ge) 問題,興(xing) 海縣委組織部在溫泉鄉(xiang) 長水村、蓋什幹村,中鐵鄉(xiang) 杜宗村、吉浪村,龍藏鄉(xiang) 浪琴村等實施了石墨烯地暖鋪設工程。

  “全縣35個(ge) 村級黨(dang) 員活動室共投資129萬(wan) 元實施‘溫暖工程’,解決(jue) 了農(nong) 村黨(dang) 組織最棘手的問題。”興(xing) 海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議德吉說。

  黨(dang) 建引領,切實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

  今年年初,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毛莊鄉(xiang) 麻永村兩(liang) 委班子因地製宜、創新思路,在縣城開設了一家藏餐館,賓客盈門,村集體(ti) 增收不少。2018年以來,囊謙縣依靠發展畜牧業(ye) 與(yu) 服務業(ye) 、擴大村級合作社,有69個(ge) 村實現了村集體(ti) 經濟“破零”的目標。

  為(wei) 破解村集體(ti) 空殼困局,青海成立了全省村集體(ti) 經濟“破零”工程領導小組,建立了“省級抓統籌、市州抓組織、縣鄉(xiang) 抓落實、村級抓實施”分級負責的工作機製,確保“破零”工程領導到位、協調有力、推進有方。

  “我們(men) 出台有關(guan) 政策措施,強化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領導作用,助推了村集體(ti) 經濟增收壯大,村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進一步提升。”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治國說。截至目前,全省4146個(ge) 行政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全部“破零”,2417個(ge) 村年收益超過5萬(wan) 元,占總數的58.3%。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正在青海高質量開展。青海注重引導黨(dang) 員幹部把學習(xi) 成效轉化為(wei) 責任擔當,真心實意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西寧市城西區虎台街道堅持為(wei) 民辦實事,給老舊小區更換樓道窗戶,樓梯間牆麵粉刷,改造雨水、汙水等管網,舊貌換新顏,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幸福感滿滿。

  青海民族大學堅持政治引領,實施“黨(dang) 建+就業(ye) ”“黨(dang) 建+專(zhuan) 業(ye) 學習(xi) ”“黨(dang) 建+協同育人”等項目,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保障師生權益、履行服務社會(hui) 職責。省委編辦持續完善全省應急管理體(ti) 係和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ti) 係。海東(dong) 市信訪局建立信訪陪訪員和代理員製度,信訪陪訪員和代理員代表群眾(zhong) 反映信訪事項並跟蹤落實,做到了依法有序信訪。

發布時間:2021年06月04日 09:2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