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京召開
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麵問題、迎難而上,完善國家創新體(ti) 係,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李克強主持 栗戰書(shu) 汪洋王滬寧趙樂(le) 際韓正出席
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hui) 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麵問題、迎難而上,完善國家創新體(ti) 係,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hui) 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大會(hui)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shu) 、汪洋、王滬寧、趙樂(le) 際、韓正出席。
上午10時,大會(hui) 開始。全場起立,高唱國歌。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hui) 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召開。習(xi) 近平、李克強、栗戰書(shu) 、汪洋、王滬寧、趙樂(le) 際、韓正等出席大會(hui)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hui) 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是我們(men) 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共商推進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大計的一次盛會(hui) 。習(xi) 近平代表黨(dang) 中央,向大會(hui) 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各個(ge) 崗位辛勤奉獻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慰問。5月30日是第五個(ge)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習(xi) 近平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
習(xi) 近平強調,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我們(men) 黨(dang) 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ye) ,科技事業(ye) 在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黨(dang) 中央全麵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zheng) 態勢,深入研判國內(nei) 外發展形勢,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麵謀劃科技創新工作。我們(men) 堅持黨(dang) 對科技事業(ye) 的全麵領導,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ti) 係和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我們(men) 牢牢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以隻爭(zheng) 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zheng) 先。我們(men)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我們(men) 全麵部署科技創新體(ti) 製改革,出台一係列重大改革舉(ju) 措,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我們(men) 著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men) 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積極參與(yu) 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重大挑戰,努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習(xi) 近平指出,幾年來,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cong) 點的突破邁向係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跨越,高端產(chan) 業(ye) 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國防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就。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ye) 是大有可為(wei) 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wei) 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與(yu) 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習(xi) 近平強調,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基礎研究要勇於(yu) 探索、突出原創,拓展認識自然的邊界,開辟新的認知疆域。科技攻關(guan) 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從(cong) 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要增強企業(ye) 創新動力,發揮企業(ye) 出題者作用,加快構建龍頭企業(ye) 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ti) 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ti) ,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要大力加強多學科融合的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研究,帶動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發展,形成完整的現代科學技術體(ti) 係。
習(xi) 近平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多出戰略性、關(guan) 鍵性重大科技成果,著力解決(jue) 影響製約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加快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you) 勢,成為(wei) 基礎研究的主力軍(jun) 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jun) 。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要發揮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台的優(you) 勢,提升我國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各地區要立足自身優(you) 勢,結合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布局科技創新。
習(xi) 近平強調,要推進科技體(ti) 製改革,形成支持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要健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充分發揮國家作為(wei) 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要重點抓好完善評價(jia) 製度等基礎改革,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wei) 核心的評價(jia) 導向,全麵準確反映成果創新水平、轉化應用績效和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實際貢獻。要拿出更大的勇氣推動科技管理職能轉變,按照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定位,轉變作風,提升能力,強化規劃政策引導,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jue) 定權和經費使用權,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cong) 繁瑣、不必要的體(ti) 製機製束縛中解放出來。要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製度,做到不論資曆、不設門檻,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
習(xi) 近平指出,要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參與(yu) 全球科技治理。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問題,加強同各國科研人員的聯合研發。要深度參與(yu) 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讓中國科技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更大貢獻。
習(xi) 近平強調,要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全球人才高地。當今世界的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教育競爭(zheng) 。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yang) ,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團隊,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yang) 出大師來的,我們(men) 要有這個(ge) 自信!要構築集聚全球優(you) 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專(zhuan) 業(ye) 人才來華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要讓科技人員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決(jue) 不能讓科技人員把大量時間花在一些無謂的迎來送往活動上,花在不必要的評審評價(jia) 活動上,花在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的種種活動上。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hui) 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習(xi) 近平指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是國家科學技術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學術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發揮兩(liang) 院作為(wei) 國家隊的學術引領作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作用、創新人才培養(yang) 作用,解決(jue) 重大原創的科學問題,勇闖創新“無人區”,突破製約發展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發現、培養(yang) 、集聚一批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要強化兩(liang) 院的國家高端智庫職能,發揮戰略科學家作用,積極開展谘詢評議,服務國家決(jue) 策。
習(xi) 近平強調,中國科協要肩負起黨(dang) 和政府聯係科技工作者橋梁和紐帶的職責,堅持為(wei) 科技工作者服務、為(wei) 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wei)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wei) 黨(dang) 和政府科學決(jue) 策服務,更廣泛地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yang) 優(you) 良學風。要堅持麵向世界、麵向未來,增進對國際科技界的開放、信任、合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更大貢獻。
習(xi) 近平指出,兩(liang) 院院士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要深化院士製度改革,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維護院士稱號的純潔性。希望廣大院士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堅守學術道德、嚴(yan) 謹治學的表率,甘為(wei) 人梯、獎掖後學的表率。廣大院士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響應黨(dang) 的號召,聽從(cong) 祖國召喚,敢為(wei) 人先,追求卓越,堅守學術道德和科研倫(lun) 理,甘做提攜後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為(wei) 黨(dang) 、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鞠躬盡瘁、不懈奮鬥。
習(xi) 近平強調,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人才,對院士要政治上關(guan) 懷、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guan) 心,認真聽取包括院士在內(nei) 的廣大科研人員意見,加強對科研活動的科學管理和服務保障,為(wei) 科研人員創造良好創新環境。
李克強在主持大會(hui) 時指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回顧了我們(men) 黨(dang) 在各個(ge) 曆史時期對科技事業(ye) 的高度重視,總結了我國科技事業(ye) 取得的新的曆史性成就,分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演化趨勢,明確了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點任務,對更好發揮兩(liang) 院院士和中國科協作用提出殷切希望,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要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深入貫徹落實。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以優(you) 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華誕,為(wei) 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國務院、全國政協有關(guan) 領導同誌出席大會(hui) 。
中央黨(dang) 政軍(jun) 群有關(guan) 部門主要負責同誌、兩(liang) 院院士、部分外籍院士、中國科協十大會(hui) 議代表等約3000人參加大會(hui) 。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hui) 、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講話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